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文宗专利>正文

具有保险功能的汽车电瓶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398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接头主体、至少一转接插座与保险丝,接头主体为电导体并具有夹合部能夹固于电瓶的电极上,其上设有T形或鸠尾形卡槽,转接插座具有一绝缘块及置于其内且绝缘隔离的第一、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块具有能连接至卡槽的T形或鸠尾形卡板,第二导电块上设有可供电源线连接的接线孔,该二导电块上相对应处分设有电极插孔或插片而可供插入式保险丝插接。它可保护电子器材的使用安全,便利保险丝的检视与装配更换。(*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电瓶接头。一般汽车由于配备有多种耗电的电子器材,例如发动机、照明灯、音响或是冷暖空调等,然而提供电源的电瓶数量却相当有限,在僧多粥少下,各种电子器材的电线布局如何整合配置显得相当重要,尤其新车种不断推陈出新,除了性能与安全性上加强改良外,更会强调舒适性与方便性,因此往往会进一步加装先进但贵重的电子仪器(例如ABS防煞车锁死系统或GPS卫星导航系统等)或更高级的影音视听设备等各式新颖电子器材,如此电源线的数量将自然增多,然而传统上这些电源线均以端部夹环直接夹套在电瓶的同一电极上,因此各电源线相对于电极不但在组装与拆卸上甚为不便,并且各电源线间相互邻接叠压,安全性亦堪虞。因此,业界便发展出有多种特殊的电瓶接头结构来克服这些问题。这些接头主要为一体成型的铜制导电体,其中多设有由迫紧螺栓控制的一C形夹以供夹设于电瓶的电极上,而该接头异于C形夹的另处则可扩大其体积而成型为任意形状的块体,并于适当处广设相间隔的多数个接线孔且于各接孔垂直方向上锁设迫紧螺栓,以供各电源线的蕊线可分别插入接线孔中后藉锁紧迫紧螺栓予以连接固定,使各电源线得以相分离地采用间接方式衔接在同一电极上。然而,实际上为确保贵重电子器材具有更佳的使用安全性,通常会于电源线上再加装一保险装置,例如保险丝,以利万一有特殊状况发生而造成电流量负载过大时,能藉由该保险丝熔断或跳开而自动断电,但一般保险丝的装设位置不一,常是串接在电源线中段,因此深藏或混杂在汽车庞杂的机械装置中或是邻近于高温装置或电气设施旁而难以于发生问题时检查或更换,如何能有效地将该电瓶接头与保险装置作有创意的精巧结合以发挥相乘效应,乃是本技术的发展初衷所在。鉴于上述,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保险功能的汽车电瓶接头,它不但可供电源线电性连接并且更可供一般插入式保险丝轻易集中插设,以保护电子器材且更能便利于检视与更换。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保险功能的汽车电瓶接头,它包括一接头主体,为电导体,具有能夹固于电瓶的电极上的夹合部,并具有至少一承接部;一转接插座,具有一绝缘块以及设置于该绝缘块内且绝缘隔离的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其中第一导电块具有伸出绝缘块外而能电性连接至前述接头主体承接部的接合部,而第二导电块上则设有可供电源线的蕊线电性连接的至少一外露接线孔,且该二导电块上相对应处分设有外露电极部;一保险丝,具有一对电极部而能连接于前述转接插座的二电极部上而藉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形成电导通状态。所述接头主体的承接部为一卡槽,而转接插座的接合部则为一相对应的卡板。所述承接部的卡槽与接合部的卡板成型为相对应的T形或鸠尾形。所述保险丝为一般插入片式保险丝。所述保险丝的电极部为公型电极插片,而转接插座的电极部则配合为母型电极插孔。所述保险丝的电极部为母型电极插孔,而转接插座的电极部则配合为公型电极插片。所述转接插座的第二导电块上设有与各接线孔相垂直贯通而能锁入迫紧螺丝以供迫抵电源线蕊线的螺孔。所述接头主体的承接部具有容整个转接插座卡合其中的凹槽。本技术的优点由于电源线循序透过第二导电块、保险丝、第一导电块与接头主体而与电瓶间接连接,不但可供电源线电性连接,并且更可供一般插入式保险丝轻易集中插设,故可保护电子器材的使用安全;由于保险丝集中在电瓶接头上,因此更能便利于检视与装配更换。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应用第一种公型保险丝的分解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相对于图1的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相对于图2的组合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应用第二种公型保险丝的分解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应用第二种母型保险丝的分解结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采用另一种接头主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相对于图6的组合立体图。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结构基本上包括有一接头主体1、至少一转接插座2以及一保险丝3,其中接头主体1为铜制电导体,其具有一C形夹合部10,配合一螺栓100能夹固于电瓶的电极上,其上设有供电源线4的蕊线40插接的接线孔101以及与该接线孔101相垂直贯通而能供迫紧螺栓102锁设的螺孔103,尤其,其主体上并设有至少一承接部11,该承接部可以实施成T形或鸠尾形的卡槽110。转接插座2具有一绝缘块20以及设置于该绝缘块20内且绝缘隔离的第一导电块21与第二导电块22。第一导电块21具有伸出绝缘块20外而能与前述承接部11相对的接合部23,且其可配合实际承接部11型态而实施成T形或鸠尾形的卡板230,使转接插座2藉由卡板230滑入卡槽110中而电性连接在接头主体1上。第二导电块22上设有至少一接线孔220以及与其相垂直而可锁入一迫紧螺栓221的螺孔222,以供电源线4的蕊线40电性连接于接线孔220中固定。此时由于第一导电块21与第二导电块22仍尚处于绝缘隔离的状态,因此即使接头主体1已夹设于电瓶电极上,电源线4与电瓶间仍处于断路状态。故再于第一导电块21与第二导电块22上相对应处各分设有一电极部210、223,以供一般插入式保险丝3的二电极部30电性连接,其中二导电块21、22上的电极部210、223与保险丝3的电极部30于实施上系公母相对,当采用具电极插片型态电极部30的第一种(如图1所示)或第二种(如图4所示)公型保险丝3时,二导电块21、22的电极部210、223则设置成母型电极插孔;反之,如图5所示,当采用具电极插孔型态电极部30的第二种母型保险丝3时,二导电块21、22的电极部210、223则设置成公型电极插片。如此当将保险丝3插设在转接插座2上后,如图2、3所示,第一导电块21与第二导电块2 2之间即可藉该保险丝3的连接而形成电导通状态,亦即电源线4可循第二导电块22、保险丝3、第一导电块21与接头主体1而间接转接至电瓶的电极,使电力得以沿电源线4输出至电子器材。由此可知,藉由该接头本体1配合转接插座2的设置,不但可供各电源线4井然有序各别连接其上而间接连接至电瓶,并且更可供一般保险丝3轻易插设与更换,除能控制电流量而藉以保护电子器材外,尤其更因保险丝3能完全集中在接头主体1上而非串接在电源线4中,且该接头主体1又正夹设于电瓶的电极上,故使用者欲检视或更换均相当方便而不会受到任何阻碍或干扰。此外,如图6所示,在实施上可适当扩大接头主体1的体积而令其上成型有恰可容纳整个转接插座2的凹槽12,使转接插座2卡合其中时不致凸出而能保持整个接头外观的平整美观,如图7所示。并且亦可同时广设更多数量的接线孔101以及转接插座12,以供更多的电源线4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结构与应用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皆包含于本技术的范围内,合予陈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保险功能的汽车电瓶接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接头主体,为电导体,具有能夹固于电瓶的电极上的夹合部,并具有至少一承接部;一转接插座,具有一绝缘块以及设置于该绝缘块内且绝缘隔离的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其中第一导电块具有伸出绝 缘块外而能电性连接至前述接头主体承接部的接合部,而第二导电块上则设有可供电源线的蕊线电性连接的至少一外露接线孔,且该二导电块上相对应处分设有外露电极部;一保险丝,具有一对电极部而能连接于前述转接插座的二电极部上而藉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块与第 二导电块形成电导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保险功能的汽车电瓶接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接头主体,为电导体,具有能夹固于电瓶的电极上的夹合部,并具有至少一承接部;一转接插座,具有一绝缘块以及设置于该绝缘块内且绝缘隔离的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其中第一导电块具有伸出绝缘块外而能电性连接至前述接头主体承接部的接合部,而第二导电块上则设有可供电源线的蕊线电性连接的至少一外露接线孔,且该二导电块上相对应处分设有外露电极部;一保险丝,具有一对电极部而能连接于前述转接插座的二电极部上而藉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形成电导通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保险功能的汽车电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的承接部为一卡槽,而转接插座的接合部则为一相对应的卡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保险功能的汽车电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的卡槽与接合部的卡板成型为相对应的T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宗郑文和
申请(专利权)人:郑文宗郑文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