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V型调节阀,包括阀体、主动轴、阀球、从动轴和杂质处理装置,所述阀体、主动轴和从动轴同轴设置,所述主动轴从阀体上端装入到阀体内腔中,阀球上端与第一定位套之间、阀球下端与第二定位套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底法兰与从动轴之间设有密封垫片,所述阀体左端设有进口、右端设有出口,压圈固定在阀座上,且设于阀体内的进口处,所述阀座与阀球切面方向的下方设有杂质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杂质处理装置,可以接收到刮下来的残粘介质,当收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转动下体上的圆盖,使得下体脱离通道,部分液体会随着水流将晶体从腔体中流出,有效地防止阀球卡死现象。(*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V型调节阀,包括阀体、主动轴、阀球、从动轴和杂质处理装置,所述阀体、主动轴和从动轴同轴设置,所述主动轴从阀体上端装入到阀体内腔中,阀球上端与第一定位套之间、阀球下端与第二定位套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底法兰与从动轴之间设有密封垫片,所述阀体左端设有进口、右端设有出口,压圈固定在阀座上,且设于阀体内的进口处,所述阀座与阀球切面方向的下方设有杂质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杂质处理装置,可以接收到刮下来的残粘介质,当收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转动下体上的圆盖,使得下体脱离通道,部分液体会随着水流将晶体从腔体中流出,有效地防止阀球卡死现象。【专利说明】一种新型V型调节阀
本技术属于工业仪表调节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V型调节阀。
技术介绍
我国盐化工行业发展迅猛,行业各装置用阀门的需求量逐年递增,但盐化介质易结晶,且颗粒硬度高,所以子啊此行业中使用的阀门以产生阀体流量堵塞、腔体结晶腐蚀等现象。现有技术中的阀座密封面与阀球密封面形成刮擦,可清理球面上的残粘介质,但是刮下来的残粘介质会掉到阀体内腔中,导致流体在流动时会掺杂些杂质,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行;有时刮下来的晶体会沿着阀球的弧面滑落到阀球与阀体内腔连接处,使得阀球转动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自动使残粘介质储存到杂质处理装置中,防止了阀球卡死的现象的新型V型调节阀,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V型调节阀,包括阀体、主动轴、阀球、从动轴和杂质处理装置,所述阀体、主动轴和从动轴同轴设置,所述主动轴从阀体上端装入到阀体内腔中,主动轴最上端设有五星把手,所述从动轴从阀体下端装入到阀体内腔中,阀球的上、下两端分别于主动轴、从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从动轴的外侧轴向设有弹性部件,所述主动轴上套设有第一定位套,从动轴套上设有第二定位套,阀球上端与第一定位套之间、阀球下端与第二定位套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阀体上端内设有调料压盖,且调料压盖套设有在主动轴上,阀体下端设有底法兰,所述底法兰与从动轴之间设有密封垫片,所述阀体左端设有进口、右端设有出口,压圈固定在阀座上,且设于阀体内的进口处,所述阀座与阀球切面方向的下方设有杂质处理装置,所述杂质处理装置包括切口、下体,所述切口位于进口端的下壁上,切口的纵截面为倒梯形,切口的上端为开口的,且与阀体内腔相通,切口的下端设有椭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的横向长度小于上端开口的横向长度,所述切口的长边一端与阀座下边缘接触,另一端与阀球弧面的下端接触,所述切口的下端设有通道,下体装入到通道内,且与通道是螺纹连接的,所述下体包括挡片、连接杆、圆柱套和圆盖,所述挡片设在椭圆形通孔处,且挡住椭圆形通孔,所述挡片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圆盖,插入到通道内连接杆下端套设有圆柱套,所述圆柱套下端固定在圆盖上,所述圆柱套外圆周设有螺纹,通道内壁上设有与之对应的螺纹,所述连接杆上端的两侧设有通口,连接杆内设有与通口相通的竖直腔体,圆盖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水平腔体,所述水平腔体通向外界。 进一步,所述挡片为椭圆形挡片,且其横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椭圆形通孔的横向长度。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圆柱套和圆盖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支撑环、密封环和定距调整垫,所述定距调整垫分别阀球的上、下端面,密封环分别设于定距调整垫的卡槽内,支撑环安装于衬套与密封环之间。 进一步,所述从动轴上设有轴肩定位防飞出台阶。 进一步,所述阀座通过一压圈螺母固定于阀体中。 进一步,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压盖,压盖的下方填充有四氟填料。 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杂质处理装置,可以接收到刮下来的残粘介质,当收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转动下体上的圆盖,使得下体脱离通道,部分液体会随着水流将晶体从腔体中流出,有效地防止阀球卡死现象。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阀球与第一定位套、第二定位套之间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杂质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切口的俯视图。 图中: 1、阀体2、主动轴 3、阀球 4、从动轴5、螺纹6、第一定位套 7、第二定位套 8、调料压盖 9、底法兰 10、密封垫片11、进口12、出口 13、阀座14、压圈15、切口 16、下体17、通道 18、挡片 19、连接杆20、圆柱套 21、圆盖 22、椭圆形通孔23、通口24、竖直腔体 25、水平腔体 26、支撑环 27、密封环 28、定距调整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V型调节阀,包括阀体1、主动轴2、阀球3、从动轴4和杂质处理装置,所述阀体1、主动轴2和从动轴4同轴设置,所述主动轴2从阀体I上端装入到阀体I内腔中,主动轴2最上端设有五星把手,所述从动轴4从阀体I下端装入到阀体I内腔中,阀球3的上、下两端分别于主动轴2、从动轴4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2、从动轴4的外侧轴向设有弹性部件,所述主动轴2上套设有第一定位套6,从动轴4套上设有第二定位套7,阀球3上端与第一定位套6之间、阀球3下端与第二定位套7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阀体I上端内设有调料压盖8,调料压盖8的下方填充有四氟填料,且调料压盖8套设有在主动轴2上,阀体I下端设有底法兰9,所述底法兰9与从动轴4之间设有密封垫片10,所述阀体I左端设有进口 11、右端设有出口 12,阀座13通过压圈螺母固定于阀体I中,压圈14设于阀体I内的进口 11处,所述阀座13与阀球3切面方向的下方设有杂质处理装置,所述杂质处理装置包括切口 15、下体16,所述切口 15位于进口 11端的下壁上,切口 15的纵截面为倒梯形,切口 15的上端为开口的,且与阀体I内腔相通,切口 15的下端设有椭圆形通孔22,椭圆形通孔22的横向长度小于上端开口的横向长度,所述切口 15的长边一端与阀座13下边缘接触,另一端与阀球3弧面的下端接触,所述切口 15的下端设有通道17,下体16装入到通道17内,且与通道17是螺纹连接的,所述下体16包括挡片18、连接杆19、圆柱套20和圆盖21,所述挡片18设在椭圆形通孔22处,且挡住椭圆形通孔22,所述挡片18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下端连接有圆盖21,插入到通道17内的连接杆19下端套设有圆柱套20,所述圆柱套20下端固定在圆盖21上,所述圆柱套20外圆周设有螺纹5,通道17内壁上设有与之对应的螺纹5,所述连接杆19上端的两侧设有通口 23,连接杆19内设有与通口 23相通的竖直腔体24,圆盖21上设有与竖直腔体24相通的水平腔体25,所述水平腔体25通向外界。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片18为椭圆形挡片,且其横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椭圆形通孔22的横向长度,所述连接杆19、圆柱套20和圆盖21为一体结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支撑环26、密封环27和定距调整垫28,所述定距调整垫28分别阀球3的上、下端面,密封环27分别设于定距调整垫28的卡槽内,支撑环26安装于衬套与密封环27之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V型调节阀,包括阀体、主动轴、阀球、从动轴和杂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主动轴和从动轴同轴设置,所述主动轴从阀体上端装入到阀体内腔中,主动轴最上端设有五星把手,所述从动轴从阀体下端装入到阀体内腔中,阀球的上、下两端分别于主动轴、从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从动轴的外侧轴向设有弹性部件,所述主动轴上套设有第一定位套,从动轴套上设有第二定位套,阀球上端与第一定位套之间、阀球下端与第二定位套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阀体上端内设有调料压盖,且调料压盖套设有在主动轴上,阀体下端设有底法兰,所述底法兰与从动轴之间设有密封垫片,所述阀体左端设有进口、右端设有出口,压圈固定在阀座上,且设于阀体内的进口处,所述阀座与阀球切面方向的下方设有杂质处理装置,所述杂质处理装置包括切口、下体,所述切口位于进口端的下壁上,切口的纵截面为倒梯形,切口的上端为开口的,且与阀体内腔相通,切口的下端设有椭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的横向长度小于上端开口的横向长度,所述切口的长边一端与阀座下边缘接触,另一端与阀球弧面的下端接触,所述切口的下端设有通道,下体装入到通道内,且与通道是螺纹连接的,所述下体包括挡片、连接杆、圆柱套和圆盖,所述挡片设在椭圆形通孔处,且挡住椭圆形通孔,所述挡片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圆盖,插入到通道内连接杆下端套设有圆柱套,所述圆柱套下端固定在圆盖上,所述圆柱套外圆周设有螺纹,通道内壁上设有与之对应的螺纹,所述连接杆上端的两侧设有通口,连接杆内设有与通口相通的竖直腔体,圆盖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水平腔体,所述水平腔体通向外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超强,郑雄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