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电动环保汽车动力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11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电动环保汽车动力转换器,包括内燃机动力输入轴和电池动力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为所述动力转换器的输出端;内燃机动力输入轴与电池动力输入轴互相平行并通过传动齿轮组相互联接。这种动力转换器结构简单、合理,便于电动装置在底盘上安放,同时具有传动平稳等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燃机驱动和电动多动力系统的复合电动环保汽车的动力转换器。ZL99211216.8号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清洁省油多能源复合动力电动车的构想,该复合动力电动车在配备一套内燃机动力系统的同时,还配备一套电动动力系统,在人口密集地区仅以电动系统驱动,以降低污染,甚至实现完全无污染;在人口稀少的路段行驶时,用内燃机动力驱动,以保证汽车一次充电后行驶足够的里程,并且利用内燃机动力系统的余能对电动动力系统的蓄电池充电,达到既降低污染,又节约能源的目的。但该技术给出的该车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动力转换器的结构不合理,导致电动装置无法在汽车底盘上合理布置;同时,其动力转换器采用了伞型齿轮传动部件,造成结构复杂,传动不稳定等缺陷,使得在实际中其目的根本无法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电动环保汽车动力转换器,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电动装置在底盘上安放,同时具有传动平稳等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合电动环保汽车动力转换器,包括内燃机动力输入轴和电池动力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为所述动力转换器的输出端;内燃机动力输入轴与电池动力输入轴互相平行并通过传动齿轮组相互联接。如上所述的本技术复合电动环保汽车动力转换器,由于其内燃机动力输入轴与电池动力输入轴互相平行,使电动装置便于平行于汽车底盘大梁布置,并布置在底盘大梁与汽车传动主轴之间,从而保证汽车车身的重心具有正常高度,使内燃机动力及电池动力多动力系统在同一车辆汽车上的实现成为可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ZL99211216.8号中国技术专利中动力转换装置内部结构图;图2为ZL99211216.8号中国技术专利中电动/发电机在汽车底盘上可能的布置形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复合电动环保汽车动力转换器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用本技术动力转换器时电动/发电机的第一种布置方式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动力转换器用于复合电动环保汽车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ZL99211216.8号中国技术专利中,其动力转换装置的内燃机动力输入轴10与电池动力输入轴11相互垂直,使电动/发电机只能垂直于底盘大梁布置,实际中无法实现。此外,该动力转换装置采用了伞型齿轮24传动方案,工作可靠性难于保证。如图2所示,由于内燃机动力输入轴10与电池动力输入轴11相互垂直,决定了电动/发电机7必须与底盘大梁20垂直安装,由于其动力转换器1与底盘大梁20之间的距离无法安放电动/发电机7,使电动/发电机7必须安放在底盘大梁20之上,这必然造成车身上移,车体重心过高,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如图3所示,本技术复合动力汽车动力转换器实施例包括内燃机动力输入轴10和电池动力输入轴11;输入轴10的一端接内燃机变速器的输出;输入轴10的另一端为动力转换器的输出端23,接汽车的主减速器的输入端;输入轴10与电池动力输入轴11互相平行并通过传动齿轮组C相互联接。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组C包括齿轮12、齿轮13、齿轮14、齿轮15和齿轮16,齿轮12装在输入轴10上,齿轮13装在轴17上,齿轮14和齿轮15装在轴18上,齿轮16装在输入轴11上;轴17和轴18均与输入轴10和输入轴11平行;齿轮12与齿轮13啮合,齿轮13与齿轮14啮合,齿轮15与齿轮16啮合。齿轮12的直径大于齿轮13的直径,齿轮13的直径大于齿轮14的直径,齿轮15的直径大于齿轮14及齿轮16的直径。如图3和图4所示,齿轮12、13、14、15、16在以电池为动力驱动汽车时,起传动和减速作用,将电动/发电机7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动力转换器的输出端23并进一步输入主减速器2,驱动车轮前进。当以内燃机为动力驱动汽车时,发动机3的动力通过离合器4的接合传至变速器5,再接入动力转换器1的输入轴10,从动力转换器1的输出端23传给主减速器2,再驱动车轮。两套动力系统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其功能的实现是由动力转换器的操作来实现的。上述动力转换器实施例中,各转轴间互相平行,并且全部采用圆柱齿轮,传递动力稳定可靠;同时,其内燃机动力输入轴10与电池动力输入轴11互相平行,便于将电动/发电机7与传动主轴22平行布置,从而将其布置于主轴22与底盘大梁20之间,保证车体的正常高度。当以内燃机为动力时,发动机3输出的动力一部分通过动力转换器1的输出端23传给主减速速器2,驱动车轮前进,另一部分通过传动齿轮组C传至电动/发电机7的输入轴11,使输入轴11反转,使电动/发电机7成为一个发电机,并通过控制器向电池组6充电。也可以在动力转换器1的第二输入端与电池动力系统B的输出端之间设一个离合器,即在电动/发电机7的输出端与输入轴11之间设一个离合器,当该离合器分离时,内燃机动力全部用来驱动汽车;当该离合器接合时,根据需要可以有两种工况,一种是内燃机动力系统与电池动力系统共同驱动汽车前进,主要适用于高速前进或爬坡等情况,另一种即为如前段所述的内燃机动力系统在驱动汽车前进的同时,利用富余能量向电池组充电。在动力转换器1的第一输入端与内燃机动力系统A的输出端之间,即在变速器5的输出端与动力转换器1的输入轴10之间最好也设一个离合器,当使用内燃机动力时,该离合器接合;当使用电池动力时,该离合器分离,这样可以避免电池动力输入变速器5形成磨擦,浪费电能。图5为本技术动力转换器用于复合电动环保汽车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该复合电动环保汽车实施例包括内燃机动力系统A、电池动力系统B、动力转换器1和主减速器2;内燃机动力系统A包括顺序联接的发动机3、离合器4和变速器5;其动力转换器1的第一输入端接变速器5的输出,动力转换器1的第二输入端接电池动力系统B的输出,动力转换器1的输出端接主减速器2的输入端。其电池动力系统B包括电池组6、在电能作用下具有电动机功能、而在机械能作用下具有发电机功能的电动/发电机7以及联接于电池组6与电动/发电机7之间并对其工作状况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电动/发电机7的输出端接动力转换器1的第二输入端。控制器在电池组6向电动/发电机7供电驱动汽车时,根据需要控制功率大小及汽车运行工况;在内燃机动力系统将富余能量转换为电池组6的电能时,将电动/发电机7转换为发电机状态,对电池组6充电。现有技术中已有多种控制器,在实际运用中,可根据需要,以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制成适合的芯片来实现其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电动环保汽车动力转换器,包括内燃机动力输入轴(10)和电池动力输入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动力输入轴(10)的另一端为所述动力转换器的输出端(23);内燃机动力输入轴(10)与电池动力输入轴(11)互相平行并通过传动齿轮组(C)相互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复合电动环保汽车动力转换器,包括内燃机动力输入轴(10)和电池动力输入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动力输入轴(10)的另一端为所述动力转换器的输出端(23);内燃机动力输入轴(10)与电池动力输入轴(11)互相平行并通过传动齿轮组(C)相互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C)包括齿轮(12)、齿轮(13)、齿轮(14)、齿轮(15)和齿轮(16),所述齿轮(12)装在输入轴(10)上,齿轮(13)装在轴(17)上,齿轮(14)和齿轮(15)装在轴(18)上,齿轮(16)装在输入轴(11)上;所述轴(17)和轴(18)均与输入轴(10)和输入轴(11)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楚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明华环保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