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春晓专利>正文

车用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275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车用风力发电机-该机是风能学和电学的混和体,属于机电类,它是根据空气流动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发明专利技术的,该机主要解决电动汽车不能跑长途就需要不断充电的问题,该机利用漏斗型的外壳,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被挤压的空气有力的推动前后两组风力发电机时发电。又通过我自行设计的自动调节器来完成两组电池交替充电供电,汽车就能正常运行了。两组发电机又能解决电动汽车的夜间照明问题,前组充电后组照明,充电切换过程完全自动化,汽车可以连续行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风力发电机的制作方法为人类进入现代文明时期,汽车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加,汽车的尾气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飞灰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同时环境也受到很大污染、在川流不息的公路旁噪声高达90分贝以上,城市的空气越来越污浊,晴日的能见度越来越低、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情况将越来越严重,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将面临严重的危胁。地球上的地下矿藏总是有限的,而我们人类正在进行掠夺性的开采,按照目前这些能源的消耗速度,并考虑人口等因素,有人估计石油和天然气不过几十年就会消耗完,煤也不过一百二十多年,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到那时我们的内燃机汽车将怎么办呢?还有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就应该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让它更好更多地为人类服务,蒸汽机的效率不过8%,内燃机只有30%-40%就连最先进的燃气轮机的效率也不过50%-60%,而目前我国研制的车用电动机效率可达90%以上,它将为人类更有效地利用能源提供了有效手段。电动汽车——它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交通工具,它几乎不产生噪音,也不产生污染,它克服了内燃机汽车的所有不足,但令人遗憾的是电动汽车需要不断的充电才能运行,目前世界上研制的最先进的电动汽车也只能跑二百公里就需要充电,而当今这是一个最大的技术难题,如果就当前的汽车数目全部换成电动汽车需要充电的话,那就需当前拥有的发电站的的十五倍,这当然不合乎现实,要使上长途呢?路边能建那么多充电站吗?这需要多大的材力和人力呢?车用风力发机——它将能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下面我们先分析一下汽车的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做的功要克服三种力,一是汽车的重力,二是地面对轮胎的摩擦力,三是空气的阻力。现在我们所说的就是利用空气的阻力,当汽在前进过程中,要排开前方的空气,这时空气就迅速流向后方,去填补失去的空间,当你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里,如果你打开玻璃,就有一股强劲的风吹得你睁不开眼睛,如果你伸出手去,就会感到风将你的手吹向后方,这时你就会感到风力有多大了,根据牛顿第三定理可以知道,汽车的前进速度和空气的阻力成正比,当汽车的速度在72m·h时,风力的流动速度为20m·h·v当汽车在144km·h时,风力可达40m.V,如果我们用直径30cm的风扇算一下他流过的风量是1.413m3和2.826m3,这时风叶产生的动能将是361.728焦耳和2893.824焦耳,这么大的风能我们就白白的浪费掉,其不可惜。目前英国专利技术的新型电动汽车,自重只有892Kg,时速可达190Km,并且蓄电池只需充电1小时,充电量就达95%以上,所以这种风力发电机完全能够满足这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任务。车用风力发电机属于机电类,它是风能学和电学的混和体。其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图2、图3所示,(图2图3为分解图,这里不再详述)。下面就图1详细介绍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形状是外壳1做成漏斗型,在其内装有一个特别的发电机,这个发电机加长机身3,其内装有两组独立的前后定子绕组4、8和前后独立的前后转子5、9,在中心隔板6的两边各筑入一组轴承7,前后风叶2、11相互独立旋转,支架12能调节发电机的水平度,前面的风叶直径30cm,是三个刀型叶片,每个叶片的中心扭角是0.5cm,后面的叶轮是4片,它的形状是平形于叶柄的梯形,每相邻的两组叶片,相互垂直,每个叶片中心扭角是2cm,叶轮的直径是24cm,当汽车前进时产生的风能推动前风扇高速旋转,这时前一组的发电机开始发电,风扇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涡流,这股强劲的涡流向后冲出,这时后一组风扇就随着高速旋转的涡流空气高速旋转,这样两组发电机同时发电,又不致风能的浪费,把它装在小汽车的前脸内部,这样又不破坏整车的外型美观,根据需要可以安装同样的发电机2--3只,该发电机的好处是1、不需外加动力,只是利用空气的阻力;2、它充电快,能在低速行驶时,也可以满足充电要求,只要保持在10m.V;3、可以解决电动汽车的夜间行驶老大难问题,因为该发电机是两组独立发电,所以当打开照明开前时,后一组发电机接通了照明系统M2,下面解释自动调节器的工作原理自动调节器是利用杠杆和电磁学原理制成,支柱的两边是两个电磁线圈L1和L2,D是磁硌,它的两头是协铁,当汽车在运行前先给Li电池A用专用充电器充足电,汽车开始工作在运行过程中R1是(热敏电阻)把它连在L1中要返回负极,这时DW1是(稳压二极管)也就导通,电流就流向负极,这时电磁铁L1产生磁性这时协铁A′端被吸住,动触点F1接通C1(静触点)Li电池A开始供电,电动机开始工作。当汽车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前后发电机同时发出的电并联接在F2(动触点),因为当L1吸住D的A′端时,B′端就要翘起,F2接通C3,Li电池B开始充电。这时汽车行驶200公里以后,Li电池A中的电流通越来越弱,当电流减弱到一定值时,DW1和R1同时阻断电流,L1没有电流通过,也就失去了磁性,弹簧将协铁D的A′端拉起,这时Li电池B中的电流足以让DW2和R2导通,这时L2中有了电流通过,同时产生了磁性,D的B′端被L2吸住,(动触点)F2接通(静触点)C2,风力发电机给Li电池A充电,于此同时而D的A′端翘起F1接通C2,Li电池B开始给电动机供电,汽车又开始正常运行了,这样交替充电,交替供电,汽车就能正常运行。当夜间行车时,需要有照明系统,而照明系统的耗电量是500W以上,它消耗这么大的电流,电池的能量是很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得先分析一下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它是由前后两个独立的发电机构成,在白天不开照明系统时,K是后一组发电机的开关,一直接通M1并连在前发电机的开关的电路中。而在晚上开启照明开关K时,K又接通了M2照明系统的静触片,这时照明系统就开始工作了,这样就减轻了电池的负载,又因为风力发电机的电压随汽车的速度而变化,这样照明灯就会随着车速减低而变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M2和电动机的接线端并联JFT(晶体管调节器)就能解决这个难题,当汽车在低速行驶过程中JFT将调节M3中的一部分电流补充给照明系统,当汽车在高速运行时,JFT就会自动断开M3,照明系统就直接由K通过后一组发电机来供电。我认为该专利技术的最好方法是他的外壳可以用1mm厚的铁皮冲压成如图所画的形状,其实它跟高音喇叭的形状差不多。发电机体只是一个整体外壳,内部却是两个独立的转子和绕组,所以在没有这种发电机的情况下,可以先用两个同样大小的发电机头对头焊接起来,这样就能达到所需要求,但这种发电机要选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永磁直流发电机,如包头刚研制的稀土永磁发电机,这种发电机不需要另加电源激磁,另外它能在低速运转下有稳定的电压。外壳和机体的连接可用四根长锣丝卡住前边两个纵向于机体中心线,应保持机体与外壳之间的距离相符,后面的两根锣丝横向贯穿后支架,然后卡在机体上,应保持机体于外壳左右距离相等,这样机体和外壳就相连接完整了。Li电池也要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电池、如日本、或英国电动汽车上用的那种,它只需1小时充电,蓄电量就高达95%左右,这就很合乎电动汽车的要求。自动调节器可以设计在长20cm在小的灭孤罩里,它的各个触点都应镀银,不然会产生强弧,而导致其工作不显,K其实是汽车用的双执双抛开关就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该车用风力发电机主要特征是:利用漏斗型外壳压缩了空气的体积,形成了具有高速运动的风能推动前一组发电机高速旋转,在此过程中,产生更快的旋转涡流排向后方从尾部喷出带动后一组风力发电机高速运转,这样大大提高了风能利用率,自动调节器辅助风力发电机完成二组电池的自动充电过程。该风力发电机的机身是一个整体机壳,在机壳内部1/2处有2.5cm厚的隔板,这的两边各筑入两个相同的轴承,所以就构成两组独立的发电机,它能解决因前后风力大小不一样,而转速的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该车用风力发电机主要特征是利用漏斗型外壳压缩了空气的体积,形成了具有高速运动的风能推动前一组发电机高速旋转,在此过程中,产生更快的旋转涡流排向后方从尾部喷出带动后一组风力发电机高速运转,这样大大提高了风能利用率,自动调节器辅助风力发电机完成二组电池的自动充电过程。1、该风力发电机的机身是一个整体机壳,在机壳内部1/2处有2.5cm厚的隔板,这的两边各筑入两个相同的轴承,所以就构成两组独立的发电机,它能解决因前后风力大小不一样,而转速的不同。2.前风叶是三片刀形轴流式风叶,每片从轴心到叶尖中心距是15cm,每叶叶片中心扭距0.5cm,三片叶的最大特点是能随车速增大而转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孟春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