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2661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8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行尺结构,包括尺体、固定组件、滑轮组件和柔性传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行尺结构将柔性传动件连接在平行尺的尺体两端部,通过滑轮组件使得围绕滑轮组件的柔性传动件带动尺体两个端部同步同向移动,从而实现尺体的平行移动,绘图效果好且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行尺结构
本技术涉及绘图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绘制平行线的平行尺结构。
技术介绍
手绘工程图或其它图示中以平行直线居多,目前用于手工绘制平行直线的工具为丁字尺和一字尺,都需要图板辅助。丁字尺容易受图板边缘平直度和人为操作影响,绘图效果不佳;一字尺也需要图板辅助,且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平行尺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平行直线绘制效果不佳、绘制工具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行尺结构,包括尺体、固定组件、滑轮组件和一个柔性传动件;所述尺体为一平整尺板;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尺体平行且分别设置于绘图区域上、下方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左右两端的两个上滑轮单元,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左右两端的两个下滑轮单元;所述柔性传动件围绕上滑轮单元和下滑轮单元移动,所述柔性传动件连接到所述尺体两个端部并形成环以同步同向移动尺体两个端部。 优选地,所述上滑轮单元包括两个滑轮,所述下滑轮单元包括一个滑轮。 优选地,所述柔性传动件为滑动绳、滑动带、钢索或链条。 优选地,所述柔性传动件通过卡子卡设于所述尺体的两端。 本技术另外提供了一种平行尺结构,包括尺体、固定组件、滑轮组件和两个柔性传动件;所述尺体为一平整尺板;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尺体平行且分别设置于绘图区域上、下方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尺体左右两个端部的两个滑轮单元;所述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两个柔性传动件分别围绕所述两个滑轮单元并形成交叉以同步同向移动尺体的两个端部。 优选地,所述滑轮单元包括两个滑轮,两个滑轮垂直分布。 优选地,所述柔性传动件为滑动绳、滑动带、钢索或链条。 优选地,所述柔性传动件通过卡子卡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的平行尺结构将柔性传动件连接在平行尺的尺体两端部,通过滑轮组件使得围绕滑轮组件的柔性传动件带动尺体两个端部同步同向移动,从而实现尺体的平行移动,绘图效果好且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平行尺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平行尺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 图3是本技术的平行尺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平行尺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请参考图1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平行尺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从图1可以看出,第一实施例的平行尺结构包括尺体1、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滑动组件和柔性传动件4。尺体I为一平整尺板;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分别设置于绘图区域上、下方,且均与尺体I平行,第一固定件21像尺体一样为一平整板,第一固定件2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滑轮单元,右端的上滑轮单元包括第一滑轮31和第二滑轮32,左端的上滑轮单元包括第三滑轮33和第四滑轮34 ;第二固定件22也为一平整板,第二固定件22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下滑轮单元,右端的下滑轮单元包括第五滑轮35,左端的下滑轮单元包括第六滑轮36 ;柔性传动件4为滑绳或滑线形式,柔性传动件4从尺体I右端部向上伸到第一滑轮31,然后基本缠绕第一滑轮31上部约180°,之后斜向下伸到第四滑轮34,然后缠绕第四滑轮34上部约180°,之后直接向下伸到第六滑轮36,缠绕第六滑轮36下部约90°,之后直接向上伸到第三滑轮33,然后缠绕第三滑轮33上部约180°,同时,尺体I的左端部固定在柔性传动件4位于第三滑轮33和第六滑轮36之间的部分(第一部分41),之后从第三滑轮33斜向下伸到第二滑轮32,然后缠绕第二滑轮32上部约180°,再直接向下伸到第五滑轮35,然后缠绕第五滑轮35下部约90°,最后回到尺体右端部,即尺体I的右端部固定在柔性传动件4位于第一滑轮31和第五滑轮35之间的部分(第二部分42)。通过上述六个滑轮的组合,使得柔性传动部件4在缠绕各个滑轮之后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与尺体I垂直,同时通过六个滑轮的配合实现了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的同步同向运动,带动尺体I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同步同向运动,即实现了尺体I的平行移动,使用时推动尺体I任何位置,尺体I平行移动,可方便地绘制平行直线。另外,尺体I的左端部和右端部通过卡子5固定于柔性传动件4上。 接着,请参考图2所示,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不采用平整板的形式,而采用对称设置于左右两端的固定块的形式,图1中的第一固定件21简化为用于固定第一滑轮31和第二滑轮32的第一固定块21a,以及用于固定第三滑轮33和第四滑轮34的第二固定块21b ;图1中的第二固定件22简化为用于固定第五滑轮35的第三固定块22a,以及用于固定第六滑轮36的第四固定块22b。这样使得第一实施例的平行尺结构在组装时调节更灵活。 柔性传动件4还可以采用滑动带、钢索或链条的形式,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的常规选择。 然后,请参考图3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平行尺结构的第二实施例。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实施例的平行尺结构包括尺体1、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滑动组件和柔性传动件4。尺体I为一平整尺板;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分别设置于绘图区域上、下方,且均与尺体I平行,第一固定件21像尺体一样为一平整板,第二固定件22也为一平整板,本实施例中滑轮组件没有设在固定件上,而是设于尺体I的左右两个端部,尺体I的右端部设有垂直分布的滑轮31’和滑轮32’,尺体I的左端部设有垂直分布的滑轮33’和滑轮34’,本实施例中,柔性传动件4数量为二,其中一个柔性传动件4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件21的右端,从第一固定件21右端直接向下伸到滑轮31’,然后缠绕滑轮31’下部约180°,之后斜向下伸到滑轮34’,然后缠绕滑轮34’上部约180°,之后直接向下伸到第二固定件22的左端,将其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件22左端;第二个柔性传动件4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件21的左端,从第一固定件21左端直接向下伸到滑轮33’,然后缠绕滑轮33’下部约180°,之后斜向下伸到滑轮32’,然后缠绕滑轮32’上部约180°,之后直接向下伸到第二固定件22的右端,将其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件22右端;上述两个柔性传动件4形成交叉以同步同向移动尺体I的两个端部。 接着,请参考图4所示,为第二实施例的变形,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不采用平整板的形式,而采用对称设置于左右两端的固定块的形式,图1中的第一固定件21简化为用于分别固定柔性固定件4其中一端的第一固定块21a和第二固定块21b ;图3中的第二固定件22简化为用于分别固定柔性固定件4其中一端的第三固定块22a和第四固定块22b。这样使得第二实施例的平行尺结构在组装时调节更灵活。 柔性传动件4可以采用滑动绳、滑动线、滑动带、钢索或链条的形式,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的常规选择。 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行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尺体、固定组件、滑轮组件和一个柔性传动件;所述尺体为一平整尺板;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尺体平行且分别设置于绘图区域上、下方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左右两端的两个上滑轮单元,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左右两端的两个下滑轮单元;所述柔性传动件围绕上滑轮单元和下滑轮单元移动,所述柔性传动件连接到所述尺体两个端部并形成环以同步同向移动尺体两个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尺体、固定组件、滑轮组件和一个柔性传动件;所述尺体为一平整尺板;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尺体平行且分别设置于绘图区域上、下方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左右两端的两个上滑轮单元,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左右两端的两个下滑轮单元;所述柔性传动件围绕上滑轮单元和下滑轮单元移动,所述柔性传动件连接到所述尺体两个端部并形成环以同步同向移动尺体两个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轮单元包括两个滑轮,所述下滑轮单元包括一个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行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动件为滑动绳、滑动带、钢索或链条。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行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动件通过卡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中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