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261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8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夹具,其包括两个钢管、两个螺母。两个钢管用于夹持固定纤维增强筋锚杆实行抗拉试验,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外表面为呈螺旋延伸的外螺纹。每个螺母的一个端面开设有能螺合于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螺孔,每个螺母的另一个端面开设有与该螺孔相通的通孔,且该螺孔的直径小于该通孔的直径。该两个螺母通过各自的螺孔螺合在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两端,且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两端分别经由该两个螺母的通孔延伸至该两个钢管内,该两个钢管插入在该两个螺母的各自通孔内并通过注胶与该纤维增强筋锚杆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合于纤维增强筋锚杆两端的两个螺母,保证纤维增强筋锚杆与夹具的同轴度,提高纤维增强筋锚杆的抗拉测试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是一种用于夹持固定纤维增强筋锚杆实行抗拉试验的夹具。
技术介绍
抗拉强度是判断纤维增强筋锚杆性能优劣的一大关键性指标,纤维增强筋锚杆的外表面为呈螺旋延伸的外螺纹。纤维增强筋锚杆的抗拉试验采用抗拉试验设备进行,纤维增强筋锚杆在固定时,不直接固定在抗拉试验设备上,而是通过夹具间接固定在抗拉试验设备上。传统的间接固定方式是用两个钢管分别套在纤维增强筋锚杆的两端,然后往钢管内注胶,待胶水凝固后,纤维增强筋锚杆的两端就牢牢的固定在两端的钢管上,接着将两个钢管分别安装在抗拉试验用的设备上进行抗拉试验。 现有使用的抗拉试验夹具由于纤维增强筋锚杆是套在钢管内,而纤维增强筋锚杆的直径稍小于钢管的直径,所以不能保证纤维增强筋锚杆与钢管的同轴度,影响拉力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夹具,能保证纤维增强筋锚杆与所述夹具同轴,提高抗拉测试的准确度。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夹具,其包括两个钢管、两个螺母。两个钢管用于夹持固定纤维增强筋锚杆实行抗拉试验,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外表面为呈螺旋延伸的外螺纹。每个螺母的一个端面开设有能螺合于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螺孔,每个螺母的另一个端面开设有与该螺孔相通的通孔,且该螺孔的直径小于该通孔的直径。该两个螺母通过各自的螺孔螺合在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两端,且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两端分别经由该两个螺母的通孔延伸至该两个钢管内,通孔内注入胶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螺母具有该通孔的一端为六方体,具有该螺孔的一端为圆锥体,该圆锥体上有与该通孔相通的至少一个开口 ;该圆锥体的外面套有套管,该套管的内孔是与该圆锥体锥度相同的内圆锥体。 进一步地,该套管包括内套管和加强套管,该内套管的内孔是与该圆锥体锥度相同的该内圆锥体,该加强套管在该内套管的外面。 优选地,该内套管和该加强套管为一体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两个螺母均为橡胶螺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两个钢管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本技术通过螺合于纤维增强筋锚杆两端的两个螺母,能极大的保证纤维增强筋锚杆与抗拉试验夹具在同一轴线上,保证纤维增强筋锚杆与夹具的同轴度,提高纤维增强筋锚杆的抗拉测试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夹具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图1夹具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的夹具包括两个钢管I和两个螺母2。两个钢管I用于夹持固定纤维增强筋锚杆3实行抗拉试验,纤维增强筋锚杆3的外表面为呈螺旋延伸的外螺纹。 每个螺母2的一个端面开设有能螺合于该纤维增强筋锚杆3的螺孔21,每个螺母2的另一个端面开设有与该螺孔21相通的通孔22,且该螺孔21的直径小于该通孔22的直径。这样,纤维增强筋锚杆3在通过螺孔21螺合于螺母2时,还能经由螺孔21延伸至通孔22内,并经由通孔22延伸出螺母21。 该两个螺母2通过各自的螺孔21螺合在该纤维增强筋锚杆3的两端,且该纤维增强筋锚杆3的两端分别经由该两个螺母2的通孔22延伸至该两个钢管I内,钢管在通孔22内并注入胶水(未标示),使钢管1、螺母2、与纤维增强筋锚杆3固定。通过螺合于纤维增强筋锚杆3两端的两个螺母2,保证纤维增强筋锚杆3与夹具的同轴度,提高纤维增强筋锚杆3的抗拉测试准确度。 每个螺母2具有该通孔22的一端为六方体23,具有该螺孔21的一端为圆锥体24。圆锥体24上有与该通孔22相通的至少一个开口 26,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 26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圆锥体24上。 圆锥体24的外面可套有套管25,套管25的内孔是与圆锥体24锥度相同的内圆锥体27。套管25可包括内套管251和加强套管252,内套管251的内孔是与圆锥体24锥度相同的内圆锥体27,加强套管252在内套管251的外面。内套管251和加强套管252可为一体结构。 由于螺孔21的直径小于通孔22的直径,钢管I插在通孔22内时不会延伸入螺孔21内影响螺孔21的使用。两个螺母2均可为橡胶螺母。两个钢管I的外表面均可设置有防滑纹(图未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具,其包括用于夹持固定纤维增强筋锚杆实行抗拉试验的两个钢管,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外表面为呈螺旋延伸的外螺纹,其特征在于:该夹具还包括两个螺母,每个螺母的一个端面开设有能螺合于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螺孔,每个螺母的另一个端面开设有与该螺孔相通的通孔,且该螺孔的直径小于该通孔的直径;该两个螺母通过各自的螺孔螺合在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两端,且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两端分别经由该两个螺母的通孔延伸至该两个钢管内,通孔内注入胶水。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9.30 CN 20142057537601.一种夹具,其包括用于夹持固定纤维增强筋锚杆实行抗拉试验的两个钢管,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外表面为呈螺旋延伸的外螺纹,其特征在于:该夹具还包括两个螺母,每个螺母的一个端面开设有能螺合于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螺孔,每个螺母的另一个端面开设有与该螺孔相通的通孔,且该螺孔的直径小于该通孔的直径;该两个螺母通过各自的螺孔螺合在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两端,且该纤维增强筋锚杆的两端分别经由该两个螺母的通孔延伸至该两个钢管内,通孔内注入胶水。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军徐超孙佰川应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宇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