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2482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24V直流电源,与所述24V直流电源连接的断路器,以及并行设置、且分别与24V直流电源连接的第一变频器信号支路、第二变频器信号支路、第一风机开关支路、第二风机开关支路、第一运行指示支路和第二运行指示支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不方便、可靠性低和不利于人体健康等缺陷,以实现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原环境控制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高原地区低气压、缺氧、高寒的气候环境,会严重的威胁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员的身体健康,给人员带来头疼、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造成人员死亡。目前,尚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避免急、慢性高原病的产生。 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使用不方便、可靠性低和不利于人体健康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24V直流电源,与所述24V直流电源连接的断路器,以及并行设置、且分别与24V直流电源连接的第一变频器信号支路、第二变频器信号支路、第一风机开关支路、第二风机开关支路、第一运行指示支路和第二运行指示支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变频器信号支路,包括依次连接在断路器与24V直流电源之间的第一 PLC控制器Ql和第一继电器线圈KAl ;和/或, 所述第二变频器信号支路,包括依次连接在断路器与24V直流电源之间的第二PLC控制器Q2和第二继电器线圈KA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开关支路,包括依次连接在断路器与24V直流电源之间的第一按钮开关SB14、第二按钮开关SB13、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一继电器线圈KAl ;和/或, 所述第二风机开关支路,包括依次连接在断路器与24V直流电源之间的第三按钮开关SB24、第四按钮开关SB23、第二开关组件和第一继电器线圈KA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包括并联在第二按钮开关SB13与第一继电器线圈KAl之间的第五按钮开关SBl1、第六按钮开关SB12和第一继电器开关KAl ;和/或, 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包括并联在第四按钮开关SB23与第二继电器线圈KA2之间的第七按钮开关SB21、第八按钮开关SB22和第二继电器开关KA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行指示支路,包括依次连接在断路器与24V直流电源之间的第一继电器开关KAl和第一指示灯组件;和/或, 所述第二运行指示支路,包括依次连接在断路器与24V直流电源之间的第二继电器开关KA2和第二指示灯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指示灯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一指示灯Lll和第二指示灯L12 ;和/或, 所述第二指示灯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三指示灯L21和第四指示灯L22。 本技术各实施例的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由于包括24V直流电源,与24V直流电源连接的断路器,以及并行设置、且分别与24V直流电源连接的第一变频器信号支路、第二变频器信号支路、第一风机开关支路、第二风机开关支路、第一运行指示支路和第二运行指示支路;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不方便、可靠性低和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缺陷,以实现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优点。 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技术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即增压份监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手动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针对现有技术的这种情况,我们营造了 “移动式平原环境”,生产了高原医疗保障车。而此智能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与结构简单的优点,安装于高原医疗保障车内,能快速的实现增大舱内压力值,使得舱内气压值和平原环境相同,增高氧分压的目的。此系统的开发,能够有效减少急进高原引发的高原病症的发生,兼具通讯指挥、生活保障等功能,为需要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员,带来了便利和健康。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该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安装于高原医疗保障救护车内,适用于海拔6000m以下的高原地区低气压缺氧的防止、抢救和康复。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使用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气体浓度变送器)、控制器(PLC控制器、彩色触摸显示屏)、执行机构(风机、变频器、电磁阀)组成智能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见图1,控制器通过压力、气体浓度变送器监测舱内各状态参数,检测风机运行状态、电磁阀启停状态,对其进行控制,并传输到触摸屏进行显示。具体描述为:当舱内压力不满足条件(低于70KPa)时,控制器导通增压风机电路支路,风机压缩外界空气向舱内加压。当舱内压力达到设定高值(目标值加阀值)后,风机支路断开,风机停止工作。当舱内空气质量不合格时(高于目标值加阀值的和),控制器导通电磁阀支路,开启电磁阀,进行舱内外气体交换,直至舱内空气质量合格后,关闭电磁阀。如果气体交换过程中,舱内压力达到了设定低值(目标值减阀值),此时控制器会导通风机支路,开启风机以加快舱内外气体交换速度,直至空气质量合格后,关闭电磁阀和风机。其部分程序可见附录I。 通过触摸屏可设置各变量报警限值,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参数设置需要管理员权限及范围限制,防止误操作。控制器能够实时记录各状态变量参数状态,状态数据可在触摸屏进行查看,也可输出到移动存储介质。全中文的人机友好界面,取代了繁杂的操作,实现了操作的便利。 变送器采用了冗余设计原理,来充分保证舱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PLC通过A/D模数转换和高速脉冲测量将浓度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量,经过运算处理得出当时的瞬时浓度,并根据用户设定的给定量,计算二者差值,再经PID算法,一方面,将输出值经D/A数模转换,转换成标准电流信号去控制风机变频器,从而改变风机的转速;另一方面,将输出值经处理后去控制电磁阀的启停。最终达到舱内环境恒定的控制效果O 环境变送器对舱中的压力(P),氧气(02)浓度,二氧化碳(C02)浓度,一氧化碳(CO)浓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转换为4-20ma标准工业信号传输到PLC控制器进行处理。 当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不足3.2mA时,PLC的断线检测功能开始工作,通过输入模拟量的不同的PLC内部继电器位置,进行断线元器件范围诊断,并进行智能报警。当变送器输出信号再次恢复到正常范围时,断线检测功能自动解除,恢复到正常的4-20ma的数据转换。 风机变频器输出变频器故障信号,PLC经过内部处理后,对变频器进行复位,并进行变频器故障报警。 增压监测控制系统实现方式有两种,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方式由用户自行选择。 手动控制采用硬继电器连接的两地控制,风机运行的点开按钮采用并联控制方式,点触任意点开按钮即可实现风机的启动,实现两地控制。风机运行的点关按钮采用串联控制方式,点触任意点关按钮即可实现风机的停止,实现两地控制。其控制原理见图2。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24V直流电源,与所述24V直流电源连接的断路器,以及并行设置、且分别与24V直流电源连接的第一变频器信号支路、第二变频器信号支路、第一风机开关支路、第二风机开关支路、第一运行指示支路和第二运行指示支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24V直流电源,与所述24V直流电源连接的断路器,以及并行设置、且分别与24V直流电源连接的第一变频器信号支路、第二变频器信号支路、第一风机开关支路、第二风机开关支路、第一运行指示支路和第二运行指示支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频器信号支路,包括依次连接在断路器与24V直流电源之间的第一 PLC控制器Ql和第一继电器线圈KAl -M / 或, 所述第二变频器信号支路,包括依次连接在断路器与24V直流电源之间的第二 PLC控制器Q2和第二继电器线圈KA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原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开关支路,包括依次连接在断路器与24V直流电源之间的第一按钮开关SB14、第二按钮开关SB13、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一继电器线圈KAl ;和/或, 所述第二风机开关支路,包括依次连接在断路器与24V直流电源之间的第三按钮开关SB24、第四按钮开关S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倩马鹤坤潘冰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