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树芹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2104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由以下中药制成:益母草、细辛、熟地黄、地骨皮、白芍、当归、青蒿、延胡索、厚朴、使君子、蛇床子和甘草。经过临床实验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具有疗程短、总有效率高、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给药剂量小且标本兼治,治愈后不复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则可触及肿块。症状可见:1)慢性盆腔痛: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2)不孕及异位妊娠: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和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3)月经异常:子宫内膜炎常有月经不规则;盆腔淤血可致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4)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由于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体征,若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增大、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呈索条状的增粗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病位在盆腔,其病因多由邪毒或湿热,经阴部上行而犯冲任、胞宫,以致邪气留注或瘀滞或虚损于该部,使气血运行受阻,损害盆腔组织,或病程日久,迁延不愈,粘连增生而成包块。故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是治疗本病的首要法则。清热可解毒和利湿消炎,有利于祛邪解毒;化瘀可散瘀,通过降低炎性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炎症的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由以下中药材制成:益母草、细辛、熟地黄、地骨皮、白芍、当归、青蒿、延胡索、厚朴、使君子、蛇床子和甘草。优选地,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之一,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作为另一优选技术方案,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方中: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青蒿: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使君子: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专利技术中药复方是由12味中药材经过科学配伍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验证得到。长期的临床实验证实:本专利技术中药成分可以相互协同,减毒增益;共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湿消炎之功,进而起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可以制成任何一种口服剂型,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优选胶囊剂。本专利技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本专利技术重量份的益母草、细辛、熟地黄、地骨皮、白芍、当归、青蒿、延胡索、厚朴、使君子、蛇床子和甘草,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灭菌,装入0号胶囊即可。临床实验资料1.一般资料2013年1月份至2014年11月份接收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5例,年龄22-52岁,平均31.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0.8个月;对照组85例,年龄22-52岁,平均31.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1.2个月。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症状:自觉反复腰酸、下腹坠痛、白带增多,有异味,偶伴发热;妇科检查:子宫体压痛,双侧附件区增厚,压痛明显;B超提示:盆腔积液或炎性包块。3、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阳性体征消失,B超显示炎性包块、盆腔积液消失,双侧附件正常;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B超显示炎性包块缩小增厚的附件变薄,盆腔积液减少或趋向消失;无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B超显示炎性包块无改变。4、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胶囊剂,每日3次,每次4粒,连续治疗14天。对照组:按说明书或遵医嘱口服头孢氨苄胶囊和甲硝唑片,连续治疗14天。5、治疗结果5.1两组治疗疗效比较,参见表1。表1两组治疗疗效比较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564(75.3%)210100.0%对照组8522(25.9%)392471.8%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参见表2。表2两组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组别例数下腹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附件增厚治疗组8580(94.1%)70(82.3%)62(72.9%)68(80.0%)对照组8551(60.0%)39(45.9%)40(47.1%)52(61.2%)两组比较,症状及体征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由以下中药制成:益母草、细辛、熟地黄、地骨皮、白芍、当归、青蒿、延胡索、厚朴、使君子、蛇床子和甘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由以
下中药制成:
益母草、细辛、熟地黄、地骨皮、白芍、当归、青蒿、延胡索、厚朴、使君子、蛇床
子和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
中药材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
中药材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
中药材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兆武
申请(专利权)人:刘树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