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1652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04:58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流体通道、冷流体通道和换热组件,所述热流体通道和所述冷流体通道平行设置,所述换热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热流体通道内,所述换热组件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冷流体通道内,所述换热组件包括铜管和设于所述铜管上的多个铜片,多个所述铜片沿所述铜管的轴向间隔设置。上述热能回收装置,热流体进入热流体通道后,热流体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组件,温度降低,热量从换热组件位于热流体通道的一端往换热组件位于冷流体通道的一端传递,与此同时,冷流体进入冷流体通道后,冷流体从换热组件上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从而使热流体的热量传递到需要升高温度的冷流体上,使废热得到回收利用,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能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节能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些设备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对这些热量的处理,有的只能把废弃热量直接排除,不能对废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无法改善能耗问题,成本压力太大。有的则通过残留溶剂进行氧化处理获取热能量,然而该方法成本较为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了一种成本较低,能够有效回收废热的热能回收装置。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流体通道、冷流体通道和换热组件,所述热流体通道和所述冷流体通道平行设置,所述换热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热流体通道内,所述换热组件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冷流体通道内,所述换热组件包括铜管和设于所述铜管上的多个铜片,多个所述铜片沿所述铜管的轴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片的厚度为0.4mm?0.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片为环状,所述铜片套设于所述铜管外,所述铜片的内部边缘固定在所述铜管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铜片沿所述铜管的周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铜片之间的距离为2mm?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组件至少为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组件之间的距离为31_?36mm。 上述热能回收装置,热流体进入热流体通道后,热流体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组件,温度降低,热量从换热组件位于热流体通道的一端往换热组件位于冷流体通道的一端传递,与此同时,冷流体进入冷流体通道后,冷流体从换热组件上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从而使热流体的热量传递到需要升高温度的冷流体上,使废热得到回收利用,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热能回收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热能回收装置100,包括热流体通道10、冷流体通道20和换热组件30。热流体通道10和冷流体通道20平行设置。换热组件30的一端设于热流体通道10内,换热组件30的另一端设于冷流体通道20内。换热组件30包括铜管32和设于铜管32上的多个铜片34,多个铜片34沿铜管32的轴向间隔设置。 热流体通道10内用于流通带有废热的热流体。热流体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热流体通道10包括进口端12和出口端14。热流体从进口端12进入热流体通道10,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组件30后,从出口端14流出热流体通道10。冷流体通道20内用于流通冷流体。冷流体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冷流体通道10包括进口端22和出口端24。冷流体从进口端22进入冷流体通道20,从换热组件30吸收热量后,从出口端24流出冷流体通道20。 换热组件30至少为两个。相邻的换热组件30之间的距离可以为31mm?36mm。换热组件30数量较多且相邻的换热组件30之间的距离合适时,换热效率较高。可以理解,换热组件3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相邻的换热组件30之间的铜片错开设置,以使热流通通道10内的热流体的热量能够更好的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组件30。在本实施方式中,换热组件30可以按照6X4错位排列。即换热组件的数量为24个,24个换热组件分成4排,每排6个,相邻两排的换热组件24错位排列。 铜管32的内径为8mm?10mm,铜管32的外径为1mm?12mm。铜管32两端封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铜片34为环状。铜片34套设于铜管32外。铜片34的内部边缘固定在铜管32的外表面。可以理解,铜片34也可以半圆环状或片状等其他形状。铜片3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热流体通道10的轴向方向。也就是说,铜片3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流体的流动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铜片34沿铜管32的周向延伸。铜片3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流体的流动方向时,铜片34对流体的流动阻力较小。 铜片34的厚度可以为0.4mm?0.6mm。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铜片34的厚度为0.5mm。相邻的铜片34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mm?3mm。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铜片34之间的距离为3mm。铜片34为环状时,铜片34的内径为1mm?12mm。铜片34的外径为30mm?35mm。铜片34的内径和铜管32的外径相等。 上述热能回收装置100工作时,热流体从热流体通道10的进口端12进入热流体通道10。热流体进入热流体通道10后,将热量传递给热流体通道10内的换热组件30,降温后再从热流体通道10的出口端14流出。热量从换热组件30位于热流体通道10的一端往换热组件30位于冷流体通道10的一端传递。与此同时,冷流体从冷流体通道20的进口端22进入冷流体通道20。冷流体进入冷流体通道20后,从冷流体通道20内的换热组件30上吸收热量,升温后再从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24流出。 上述热能回收装置100,热流体进入热流体通道10后,热流体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组件30,温度降低,热量从换热组件30位于热流体通道10的一端往换热组件30位于冷流体通道10的一端传递,与此同时,冷流体进入冷流体通道20后,冷流体从换热组件30上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从而使热流体的热量传递到需要升高温度的冷流体上,使废热得到回收利用,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热能回收装置100,能够将烘箱排放的温度90°C?200°C的废热气的热量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从而使设备达到节能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适合大部设备的市场需求及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流体通道、冷流体通道和换热组件,所述热流体通道和所述冷流体通道平行设置,所述换热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热流体通道内,所述换热组件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冷流体通道内,所述换热组件包括铜管和设于所述铜管上的多个铜片,多个所述铜片沿所述铜管的轴向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流体通道、冷流体通道和换热组件,所述热流体通道和所述冷流体通道平行设置,所述换热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热流体通道内,所述换热组件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冷流体通道内,所述换热组件包括铜管和设于所述铜管上的多个铜片,多个所述铜片沿所述铜管的轴向间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的厚度为0.4mm?0.6mm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健叶海水
申请(专利权)人:中丰田光电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