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西红格矿区钛铁矿的浮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1579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四川攀西红格矿区钛铁矿的浮选方法,属选矿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钛精矿质量和收率的钛铁矿的浮选方法,该浮选方法步骤如下:制备浮选矿浆:选铁尾矿经磁选得到TiO2品位18-25%,TFe品位15-23%的磁选精矿,浓缩制成浓度为40-55%的浮选矿浆;浮硫作业:加酸调浮选矿浆pH值至3.5-4.5,同时添加黄药、起泡剂进行浮硫作业;浮钛作业:该作业段采用一粗一扫四精工序加硫酸、浮钛捕收剂、柴油、氟硅酸钠进行浮选得到钛精矿。钛铁矿在重酸环境下分选有利于对脉石矿物的抑制,对矿物有酸洗作用,同时简化了药剂制度,减少了浮选的影响因素,对生产稳定运行有促进作用,具有提高钛精矿质量和产收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四川攀西红格矿区钛铁矿的浮选方法,属于选矿

技术介绍
攀西地区钛铁矿开发利用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初采用“重选—电选”工艺进行回收,该工艺回收利用率低,针对磁尾的回收率仅能达到18%左右,后来经过多家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联合攻关,逐步采用“强磁—浮选”工艺回收钛铁矿,系统回收率提高到35%左右,该工艺目前是回收攀西钒钛磁铁矿钛铁矿分选的最先进工艺。红格矿区作为攀西地区四大矿区之一,和其它矿区的矿石性质有较大差异,矿床赋存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属晚期岩浆分异型矿床。矿物组成比较复杂,金属矿物主要为铁钛氧化物-钛磁铁矿、粒状钛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钛普通辉石、钛角闪石、橄榄石、斜长石和绿泥石等。另含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矿物。部分脉石矿物的磁性、可浮性与钛铁矿相近,导致精矿质量不高,药剂制度复杂,钛精矿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小。基于上述原因,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研究开发出一种应用于攀西红格矿区钛铁矿的浮选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攀西红格矿区钛铁矿的浮选方法。该方法具有降低钛精矿生产成本、提高钛精矿质量和收率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浮选方法步骤如下:(1)制备浮选矿浆:选铁尾矿经强磁选得到TiO2品位18-25%,TFe品位15-23%的强磁选精矿,浓缩制成浓度为40-55%的浮选矿浆;其中,优选强磁选得到TiO2品位20%-25%的强磁选精矿;<br>其中,优选强磁选得到TFe15%-20%的强磁选精矿;其中,优选浓缩制成浓度为45-55%的浮选矿浆;(2)浮硫作业:加酸调浮选矿浆pH值至3.5-4.5,同时添加黄药、起泡剂进行浮硫作业;其中,优选加酸调浮选矿浆pH值至3.5-4.2;(3)浮钛作业:加药剂硫酸、浮钛捕收剂、柴油、氟硅酸钠进行浮选得到钛精矿,该作业段采用“一粗一扫四精”工艺,采用强酸工艺,其中粗选工序的pH值为2.8-3.5,扫选工序的pH值为3.0-3.5,精选Ⅰ工序的pH值为2.5-3.0,精选Ⅱ工序的pH值为2.3-2.8,精选Ⅲ工序的pH值为2.2-2.6,精选Ⅳ工序的pH值为2.0-2.5。其中,药剂添加量按每吨钛精矿单耗计:浮钛捕收剂5-6kg/t,柴油1-2kg/t,氟硅酸钠0.6-1.5kg/t,硫酸用量根据各工序pH值控制值确定。优选,药剂添加量按每吨钛精矿单耗计:浮钛捕收剂5.5kg/t,柴油1.5kg/t,氟硅酸钠1.0kg/t,硫酸用量根据各工序pH值控制值确定。原浮选工艺加酸时浮选矿浆pH值为5.5-6.5,本专利技术浮选方法属于本专利技术浮选方法属于强酸工艺,即低pH值法。尤其是逐步降低pH值,实现良好的选别效果。本专利技术浮选方法中,步骤2浮硫作业的目的一是脱去硫化物等杂质,目的二是初步利用pH值低于4.5的强酸对矿物进行酸洗,抑制脉石矿物。本专利技术浮选方法中,步骤3浮钛作业采用的浮钛捕收剂主要起到选择、捕收目的矿物的作用,该专利技术采用湖北荆江选矿药剂有限公司生产的MOH捕收剂,药剂用量约为每吨浮选原矿1500-2000g,优选每吨浮选原矿1800g,也可以采用其它常用捕收剂,只是效果略差于MOH捕收剂。本专利技术浮选方法中,步骤3浮钛作业采用的柴油为非离子辅助性捕收剂,用量为每吨浮选原矿400-800g,优选每吨浮选原矿600g,在生产中具有辅助捕收作用,尤其对粒级较粗的矿物作用比较明显。本专利技术浮选方法中,步骤3浮钛作业采用的氟硅酸钠为抑磷剂,主要作用为抑制原矿中的磷,避免其进入钛精矿,致使钛精矿磷超标,用量为每吨浮选原矿400-500g,采用本专利技术强酸工艺后,氟硅酸钠用量极具下降,已经很少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浮选方法属于强酸工艺,较原浮选工艺加酸时浮选矿浆pH值为5.5-6.5低;同时还减少了草酸、水玻璃两种常用浮选药剂,以及将柴油代替白油后,取得了非常好的选别效果,精矿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不仅能满足钛精矿TiO2品位46%的要求,甚至最高可达49.50%。而且减少了药剂使用量和能耗,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如:捕收剂用量由原来的每吨钛精矿11.5kg降低到每吨钛精矿5.5kg,取消了草酸、水玻璃两种药剂,并且柴油的价格仅为白油的60%,每吨钛精矿可降低生产成本95元左右。)。产收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如:原浮选工艺的产率为32%、收率70%,采用本专利技术后产率为42%、收率达到85%以上),解决了影响该红格矿区的钛铁矿浮选质量的关键技术瓶颈。采用本专利技术浮选方法后,钛铁矿在重酸环境下分选,有利于对脉石矿物的抑制,同时简化了药剂制度,减少了浮选的影响因素,对生产稳定运行有促进作用,具有提高钛精矿质量和产收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传统的矿石浮选方法,通常是从药剂和工艺流程两方面进行控制:药剂方面采用草酸和水玻璃混合使用,用于抑制脉石矿物;采用白油,白油对目的矿物有一定的乳化和活化作用,但效果有限。工艺流程方面,对精一工序中矿再磨,可提高矿石解离度,但该办法有效果有限,且增加了流程的复杂性,同时也造成药剂单耗高。传统方法采用草酸和水玻璃,抑制脉石矿物,但由于草酸酸性比较柔和而抑制效果有限,而本专利技术采用强酸工艺,因其硫酸酸性强、用量大而抑制效果更好,同时对矿物表面具有很好的酸洗作用,所以本专利技术浮选方法中可将草酸和水玻璃去除,既降低了成本又实现了良好的抑制脉石矿物的作用。传统方法采用白油活化目的矿物,可提高原矿可选性,但实际效果不理想。而本专利技术在浮选方法中采用柴油不仅弥补了浮钛捕收剂的缺陷,而且对粗粒级矿物分选效果好,所以本专利技术浮选方法中将白油替换为柴油。应用实例:红格矿区某选矿厂钛铁矿浮选生产线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之前,连续多年钛精矿质量仅能勉强维持46%的钛品位,且经常出现不达标现象,所用浮钛药剂有浮钛捕收剂、硫酸、草酸、水玻璃、白油、氟硅酸钠六种药剂,每吨钛精矿的药剂单耗分别为:浮钛捕收剂11.5kg/t.硫酸3kg/t,草酸5kg/t,水玻璃1kg/t,白油3.5kg/t,氟硅酸钠2.5kg/t。而且精矿产收率不高:浮选作业产率32%,回收率70%。采用本专利技术浮选方法,将矿浆pH值降低到2.0-3.5之间,其中粗选工序的pH值为2.8-3.5,扫选工序的pH值为3.0-3.5,精选Ⅰ工序的pH值为2.5-3.0,精选Ⅱ工序的pH值为2.3-2.8,精选Ⅲ工序的pH值为2.2-2.6,精选Ⅳ工序的pH值为2.0-2.5;浮选药剂优化为浮钛捕收剂、硫酸、柴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红格矿区钛铁矿的浮选方法,其特征及步骤如下:(1)制备浮选矿浆:选铁尾矿经强磁选得到TiO2品位18‑25%,TFe品位15‑23%的强磁选精矿,浓缩制成浓度为40‑55%的浮选矿浆;(2)浮硫作业:加酸调浮选矿浆pH值至3.5‑4.5,同时添加黄药、起泡剂进行浮硫作业;(3)浮钛作业:加硫酸、浮钛捕收剂、柴油、氟硅酸钠进行浮选得到钛精矿,该作业段采用一粗一扫四精工艺,其中粗选工序的pH值为2.8‑3.5,扫选工序的pH值为3.0‑3.5,精选Ⅰ工序的pH值为2.5‑3.0,精选Ⅱ工序的pH值为2.3‑2.8,精选Ⅲ工序的pH值为2.2‑2.6,精选Ⅳ工序的pH值为2.0‑2.5。

【技术特征摘要】
1.红格矿区钛铁矿的浮选方法,其特征及步骤如下:
(1)制备浮选矿浆:选铁尾矿经强磁选得到TiO2品位18-25%,TFe品位15-23%的强磁
选精矿,浓缩制成浓度为40-55%的浮选矿浆;
(2)浮硫作业:加酸调浮选矿浆pH值至3.5-4.5,同时添加黄药、起泡剂进行浮硫作业;
(3)浮钛作业:加硫酸、浮钛捕收剂、柴油、氟硅酸钠进行浮选得到钛精矿,该作业段
采用一粗一扫四精工艺,其中粗选工序的pH值为2.8-3.5,扫选工序的pH值为3.0-3.5,精选
Ⅰ工序的pH值为2.5-3.0,精选Ⅱ工序的pH值为2.3-2.8,精选Ⅲ工序的pH值为2.2-2.6,精
选Ⅳ工序的pH值为2.0-2.5。
2.根据权利要求1红格矿区钛铁矿的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制备浮选矿浆
中,强磁选得到TiO2品位20%-25%的强磁选精矿。
3.根据权利要求1红格矿区钛铁矿的浮选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陈俊王文超王祥波夏廷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