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合芳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0686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川楝子、桔核、荔枝核、山楂、乌药、黄芪、当归、山药、莪术、半枝莲、木香、没药、丹参、茯苓、五灵脂、赤小豆、甘草等17味中药材通过现代制药工艺加工而成。该中药制剂对腹壁切口疝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其制备工艺简便、普适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腹壁切口疝是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切口突出的疝,主要表现为站立时切口处有疝块突出,咳嗽或用力时更明显;通常疝环较大,平卧后疝块即自行回纳消失;如疝块较大有较多脏器和组织突出,可有腹部隐痛、牵扯下坠等不适。切口感染是切口疝最主要的病因,感染后切口二期愈合,疤痕组织多,腹壁有不同程度的缺损,切口部位腹壁强度明显降低。据统计,切口感染后切口疝的发生率是一期愈合切口的5~10倍,另外,腹壁薄弱或患有使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患易诱发切口疝,故多见于年老或肥胖患者。因此,预防切口感染、加强锻炼、强健体格乃是降低切口疝发生率的最重要的措施。目前,临床上治疗腹壁切口疝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年老体弱和有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慢性疾患者,不宜手术,且疝内容物常突出腹壁的缺损部位并与腹壁浅层组织、甚至与皮肤粘连,稍有不慎便会误伤粘连的脏器,手术难度较大。本专利技术依据中医辨证理论,结合临床应用,反复摸索实践,最终得出一个对腹壁切口疝有良好疗效的中药组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腹壁切口疝有较好治疗效果的中药组合物,并且优化制备工艺,将其制成普适性强、药效显著稳定、易于携带服用的中药制剂。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川楝子5-15份、桔核10-20份、荔枝核10-20份、山楂20-30份、乌药5-15份、黄芪3-8份、当归5-10份、山药10-20份、莪术5-15份、半枝莲10-20份、木香5-15份、没药5-10份、丹参5-15份、茯苓10-20份、五灵脂3-8份、赤小豆10-30份、甘草10-30份。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川楝子10份、桔核15份、荔枝核15份、山楂25份、乌药9份、黄芪5份、当归8份、山药15份、莪术13份、半枝莲15份、木香13份、没药8份、丹参10份、茯苓15份、五灵脂5份、赤小豆20份、甘草2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为以下步骤:步骤1、按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称取川楝子、乌药、桔核、荔枝核、木香、当归6味药材,分别粉碎,混合,加入5-9倍重量的50-6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过滤;滤渣加入4-6倍初始药材重量的50-6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减压蒸馏除去乙醇,获得提取液1,备用;步骤2、按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称取黄芪、山药、莪术、半枝莲、山楂、没药、丹参、茯苓、五灵脂、赤小豆、甘草11味药材,分别粉碎,混合,加入6-10倍药材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3小时,过滤;滤渣加入4-8倍初始药材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2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浓缩为原体积的1/4,即为提取液2;步骤3、将提取液1、2混合,浓缩至密度为1.20-1.36(70-80℃测),即为中药浸膏;步骤4、将中药浸膏添加辅料制成成品中药制剂。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为胶囊剂、片剂或蜜丸剂。本专利技术所用中药材的来源和功用主治:川楝子:舒肝行气,止痛,杀虫,疗癣。主治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治头癣。选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的果实。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选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山楂:味酸性温,气血并走,化瘀而不伤新血,行滞气而不伤正气,应用于肉食积滞证,泻痢腹痛、疝气痛、瘀滞腹痛胸痛、恶露不尽、痛经、吐血、便血等。现代单用本品制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细菌性痢疾等,均有较好疗效,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脑血及其作用机制。当归:补血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选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选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桔核:理气,散结,止痛。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肿痛。选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种子。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主治寒疝腹痛,睾丸肿痛。选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干燥成熟果实。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主治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治疗泄泻腹痛。选菊科植物云木香、川木香的干燥根。乌药:顺气止痛,温肾散寒。主治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选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根。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主治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选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可治疗血滞经闭腹痛、腹部包块、积聚。选单子叶植物姜科蓬莪术或温郁金(又称温莪术)的干燥根茎。没药:散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痈疽肿痛,心腹、筋骨诸痛,损伤瘀血,外用可敛疮生肌。选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爱伦堡没药的干燥树脂。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饺痛。选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现也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选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主治胸胁、脘腹刺痛,通经,经闭,产后血瘀疼痛,跌扑肿痛,蛇虫咬伤。选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主治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选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果实。甘草:生用偏凉,可泻火解毒、缓急止痛;炙用偏温,能散表寒、补中益气。此外,甘草还善于调和药性,解百药之毒。选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茎。本专利技术中药的组方分析: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是以川楝子、桔核、荔枝核、山楂、乌药为君药,理气,散结,止痛,行气活血;以黄芪、当归、山药、莪术、半枝莲为臣药,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以木香、没药、丹参为佐药,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以茯苓、五灵脂、赤小豆为使药,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以甘草调和诸药,君臣佐使诸药配合,相辅相成可以温经行气,补肾固本,化气利水,清热去湿,通肝、脾、肾之水气,舒肝健脾宣肺,温肾除湿,从而对腹壁切口疝显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药标本兼治、疗效稳定、个体差异小、无毒副作用,且制成制剂的工艺简便,易于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楝子5‑15份、桔核10‑20份、荔枝核10‑20份、山楂20‑30份、乌药5‑15份、黄芪3‑8份、当归5‑10份、山药10‑20份、莪术5‑15份、半枝莲10‑20份、木香5‑15份、没药5‑10份、丹参5‑15份、茯苓10‑20份、五灵脂3‑8份、赤小豆10‑30份、甘草1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楝子5-15份、桔核10-20份、荔枝核10-20份、山楂20-30份、乌药5-15份、黄芪3-8份、当归5-10份、山药10-20份、莪术5-15份、半枝莲10-20份、木香5-15份、没药5-10份、丹参5-15份、茯苓10-20份、五灵脂3-8份、赤小豆10-30份、甘草10-3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楝子10份、桔核15份、荔枝核15份、山楂25份、乌药9份、黄芪5份、当归8份、山药15份、莪术13份、半枝莲15份、木香13份、没药8份、丹参10份、茯苓15份、五灵脂5份、赤小豆20份、甘草2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步骤1、按本发明中药组方称取川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合芳
申请(专利权)人:崔合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