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机内旋转夹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526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3:28
一种桩机内旋转夹持结构,是桩机的夹持部分,所述夹持外框梁为中空结构,该夹持外框梁的中空部位设有一个内回转夹持体,所述内回转夹持体内固定安装所述夹持油缸,在所述内回转夹持体和所述夹持外框梁之间通过回转轴承相连接,在所述夹持外框梁上固定装有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通过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使所述内回转夹持体相对于所述夹持外框梁作回转运动。带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桩机的夹桩部分能够在夹持机构内部轻松回转,而不需要桩机整体在大范围内旋转,只需顺向移动到施工地点对位,内回转夹持体旋转到施工要求位置即可。因而压桩过程快速、便捷,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桩机设备
,具体说是一种桩机内旋转夹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板桩压桩机压桩时常采用鳄式夹持,夹紧钢板桩顶端,通过导向架梁定位后,进行压桩。U型钢板桩可通过锁口互相连接,适用于地基及地下水位较高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简便,止水性能好,可以重复使用。如图4所示,U型钢板桩的连接特点是每相邻的两个U型钢板桩需要方向相对设置连接,该连接结构使得U型钢板桩在压桩过程中需要反复整体回转转动桩机对位,虽然现有的桩机已有整体回转结构,但是整体回转使得桩机需要的占地面积大,回转耗时长,施工进度缓慢,而且带有安全隐患。现有的桩机加持机构在对称设置的压桩铰座上同时加压,由于两侧所加压力不可能相等,压力不平衡直接对夹持机构和钢桩本身可能造成严重损坏,容易造成钢板桩的变形,目前是在两侧分别使用压力传感器来反馈压力,指导两侧压力的施加,但是由于压力反馈和施压动作的滞后,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压力不平衡带来的压桩机损坏问题。夹持机构在面对不同的钢板桩时,需要配合使用不同的夹持头相对应,现有的机构需要更换夹持总成,操作较为复杂,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桩机内旋转夹持结构,免除整机大幅回转的缺陷,解决两侧压桩铰座受力不平衡和夹持头更换复杂的问题。所述桩机内旋转夹持结构,是桩机的夹持部分,包括压桩铰座、夹持外框梁、夹持油缸、导向滑座,所述压桩铰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持外框梁顶部的两侧,所述夹持外框梁的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装有导向滑座,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外框梁为中空结构,该夹持外框梁的中空部位设有一个内回转夹持体,所述内回转夹持体内固定安装所述夹持油缸,在所述内回转夹持体和所述夹持外框梁之间通过回转轴承相连接,在所述夹持外框梁上固定装有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通过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使所述内回转夹持体相对于所述夹持外框梁作回转运动。作为优化方案,在所述夹持外框梁的一对所述压桩铰座下方装有一对压力平衡油缸,并通过液压油路连接成一个压力平衡分配器,所述压力平衡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外框梁和所述内回转夹持体固定,用于自动平衡作用于一对所述压桩铰座的压桩压力。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内回转夹持体内装有可拆换的一对夹持前板,其中一块夹持前板可拆换地安装在所述夹持油缸的活塞杆前端,另一块夹持前板可拆换地安装在内回转夹持体内与所述夹持油缸的活塞杆前端相对的位置。作为优化方案,所述一对夹持前板为针对桩体结构形状设置的仿形夹持板。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回转轴承为上回转轴承和下回转轴承,分别安装于所述内回转夹持体的上部和下部的外周。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由液压马达带动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带动所述回转轴承转动。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夹持油缸在所述内回转夹持体内设有垂直对齐的两个。本专利技术能满足U型钢板桩施工连接形式的要求,并且:一、桩机的夹桩部分能够在夹持机构内部轻松回转,而不需要桩机整体在大范围内旋转,只需顺向移动到施工地点对位,内回转夹持体旋转到施工要求位置即可。因而压桩过程快速、便捷,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进度。二、两个压力平衡油缸通过压力平衡分配器工作,保证两个压桩铰座的压力自动平衡及内旋转夹持机构的整体自动平衡,不仅可以防止U型钢板桩的弯曲变形,同时也加强了夹桩机构的整体可靠性,保证了U型钢板桩的施工垂直度。三、内回转夹持体通过上、下回转轴承在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定位旋转。回转快速、精度高,保证U型钢板桩施工的精确度和垂直度。四、在进行不同型号、规格的U型钢板桩的转换时,不用更换夹持总成,只需调换夹持仿形前板即可,从而节省了施工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钢板桩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静压桩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桩铰座,2—压力平衡油缸,3—夹持外框梁,4—夹持油缸,5—下回转轴承,6—夹持前板,7—旋转驱动机构,8—内回转夹持体,9—上回转轴承,10—导向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3、5中所示,所述桩机内旋转夹持结构,是桩机的夹持部分,包括压桩铰座1、压力平衡油缸2、夹持外框梁3、夹持油缸4、回转轴承5和9、夹持前板6、旋转驱动机构7、内回转夹持体8、导向滑座10,所述压桩铰座1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持外框梁3顶部的两侧,所述夹持外框梁3的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装有导向滑座10,压桩机构通过静压或其它加压方式直接作用于压桩铰座1上,从而带动夹持机构和所夹持的钢板桩整体移动。所述夹持外框梁3为中空结构,该夹持外框梁3的中空部位设有一个内回转夹持体8,所述内回转夹持体8内固定安装所述夹持油缸4,在所述内回转夹持体8和所述夹持外框梁3之间通过回转轴承相连接,在所述夹持外框梁3上固定装有旋转驱动机构7,用于通过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的作用下使所述内回转夹持体8相对于所述夹持外框梁3作回转运动。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回转轴承为上回转轴承9和下回转轴承5,分别安装于所述内回转夹持体8的上部和下部的外周。上回转轴承9和下回转轴承5分别通过旋转驱动机构7驱动,如图实施例为下回转轴承5的直径略大于上回转轴承9的直径。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为由液压马达带动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带动所述回转轴承转动。驱动轮可通过旋转角度控制器精确控制内回转夹持体8的转动。不需要桩机整体在大范围内旋转,只需顺向移动到施工地点对位,内回转夹持体旋转到施工要求位置即可。因而压桩过程快速、便捷,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进度。作为优化方案,在所述夹持外框梁3的一对所述压桩铰座1下方装有一对压力平衡油缸2,并通过液压油路连接成一个压力平衡分配器,所述压力平衡油缸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外框梁3和所述内回转夹持体8固定,用于自动平衡作用于一对所述压桩铰座1的压桩压力。所述压力平衡分配器的液压管路结构可利用通用的压力平衡分配器结构构成。可保证两个压桩铰座的压力自动平衡及内旋转夹持机构的整体自动平衡,不仅可以防止U型钢板桩的弯曲变形,同时也加强了夹桩机构的整体可靠性,保证了U型钢板桩的施工垂直度。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内回转夹持体8内装有可拆换的一对夹持前板6,其中一块夹持前板6可拆换地安装在所述夹持油缸4的活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桩机内旋转夹持结构,是桩机的夹持部分,包括压桩铰座(1)、夹持外框梁(3)、夹持油缸(4)、导向滑座(10),所述压桩铰座(1)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持外框梁(3)顶部的两侧,所述夹持外框梁(3)的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装有导向滑座(10),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外框梁(3)为中空结构,该夹持外框梁(3)的中空部位设有一个内回转夹持体(8),所述内回转夹持体(8)内固定安装所述夹持油缸(4),在所述内回转夹持体(8)和所述夹持外框梁(3)之间通过回转轴承相连接,在所述夹持外框梁(3)上固定装有旋转驱动机构(7),用于通过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的作用下使所述内回转夹持体(8)相对于所述夹持外框梁(3)作回转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机内旋转夹持结构,是桩机的夹持部分,包括压桩铰座
(1)、夹持外框梁(3)、夹持油缸(4)、导向滑座(10),所述压桩铰
座(1)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持外框梁(3)顶部的两侧,所述夹持外框
梁(3)的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装有导向滑座(10),其特征是:所述夹
持外框梁(3)为中空结构,该夹持外框梁(3)的中空部位设有一个
内回转夹持体(8),所述内回转夹持体(8)内固定安装所述夹持油缸
(4),在所述内回转夹持体(8)和所述夹持外框梁(3)之间通过回
转轴承相连接,在所述夹持外框梁(3)上固定装有旋转驱动机构(7),
用于通过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的作用下使所述内回转夹持体(8)
相对于所述夹持外框梁(3)作回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机内旋转夹持结构,其特征是:在所
述夹持外框梁(3)的一对所述压桩铰座(1)下方装有一对压力平衡
油缸(2),并通过液压油路连接成一个压力平衡分配器,所述压力平
衡油缸(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外框梁(3)和所述内回转夹持体
(8)固定,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涛李顺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毅力机械有限公司张汉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