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
,尤其涉及一种框架椅。
技术介绍
中国古代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扶手椅,如四处头官帽椅、男官帽椅和玫瑰椅,都完全是功能主义的产物,是当时的时代所能产生的最符合现代生态设计理念和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原创设计。它们的基本结构都是由坐面框架加四足和横枨系统组成的超稳定复合框架体系,加上精巧耐用的榫卯结构系统,使得这种扶手椅成为现代化功能主义设计的典范。日常生活中,框架椅是比较常用的家具,现有框架椅样式很多,包括框架、支承架、坐面、靠面等基本部件。但是,现有框架椅较为传统,结构复杂,不能达到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理的最佳角度,在使用舒适度方面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框架椅,用于使得框架椅结构简单而且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框架椅的技术方案包括:两个侧支架、坐面、靠面,所述侧支架为两个独立支架,所述坐面和靠面分别位于所述两个侧支架之间,还包括支承架,所述支承架为两个竖形支承架,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侧支架的中部;所述坐面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所述靠面相对于竖直面向后倾斜;所述坐面与所述靠面之间的角度为钝角。可选地,所述坐面一端与所述侧支架的竖边固定连接,所述坐面另一端与所述支承架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靠面一端与所述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靠面另一端与所述支承架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坐面、靠面与侧支架、支承架的固定连接是螺栓连接。 >可选地,所述坐面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的角度是2°~5°。可选地,所述靠面相对于竖直面向后倾斜的角度是12°~21°。可选地,所述两个侧支架的底部的两端均加垫木。可选地,所述侧支架为竖长方形支架。可选地,所述坐面由两个以上的板条组成。可选地,所述靠面由两个以上的板条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侧支架的独立式设计打破了中国古代扶手椅四足与坐面框架复合结构设计的套路,从而打造出一种相对独立的装饰性主体结构构件;与此同时,坐面与靠面的设计也完全脱离中国古代扶手椅设计中四足与坐面框架交融式复合结构的模式,形成各自完整独立的家具部件,坐面、靠面与侧支架之间固定连接,这种以各自分散的部件为设计主体的框架椅,不仅结构简单,为批量化的生产提供极大方便,而且更重要的是,框架椅的坐面与靠面之间的角度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理的最佳角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框架椅的整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框架椅的左视图;图3为图1框架椅实施例的侧支架的主视图;图4为图1框架椅实施例的坐面的俯视图;图5为图1框架椅实施例的靠面的主视图。图示说明:侧支架1,坐面2,靠面3,支承架4,垫木5,坐面板条6,靠面板条7,螺栓孔8。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框架椅,用于解决现有框架椅结构复杂、使用舒适度差的技术问题。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架椅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本实施例的框架椅的基本部件是两个独立的侧支架1、坐面2和靠面3,本实施例的框架椅采用的是上述部件的组合结构模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框架椅主要用于会议、餐厅、办公等场合。如图1所示,侧支架1为两个独立支架,侧支架1为竖长方形,坐面2和靠面3分别位于两个侧支架1之间,坐面2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靠面3相对于竖直面向后倾斜,坐面2与靠面3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为钝角。本实施例中,坐面2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的角度是2°,靠面3相对于竖直面向后倾斜的角度是12°。可以理解的是,侧支架1既是扶手,也是坐面2和靠面3所赖以依托的支架。如图1和图2所示,支承架4为两个竖形支承架,分别固定于两个侧支架1的中部,直接嵌入侧支架1的上下框板条中,支承架4不仅是位置居中,而且要同时承担侧支架1的结构稳定支承和坐面2与靠面3构件的承载。需要说明的是,支承架4单板外侧可以刻有浅浮雕图案如草龙纹和梅兰竹菊纹样等,使的框架椅在具备实用功能时同时达到美观的效果。如图1所示,坐面2一端与侧支架1的竖边固定连接,坐面2另一端与支承架4固定连接,靠面3一端与侧支架1固定连接,靠面3另一端与支承架4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螺栓孔8分别位于侧支架1和支承架4上,坐面2、靠面3与侧支架1、支承架4的固定连接是螺栓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螺栓孔8的数量为8个就可以保证产品结构稳定。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坐面2由两个以上的板条6组成,靠面3由两个以上的板条7组成。坐面2和靠面3采用板条式结构,其优点是兼具透气性及一定的弹性,同时也方便清洁。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框架椅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侧支架1底部的两端均加垫木5,以浅榫嵌入侧支架1底部杆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框架椅每一构件是由榫卯结构完成,而且每个构件都可以用不同类型的榫卯结合方式,由于榫卯结合方式种类繁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框架椅的各部件相互独立,各部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而且坐面与靠面之间的角度是钝角,满足了人体工程学设计。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坐面2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的角度是3°,靠面3相对于竖直面向后倾斜的角度是18°,坐面2与靠面3的斜向倾角为钝角。采用该结构的框架椅,当人坐在上面时,身体会向后倾斜,满足了人体的工程学设计,提高了舒适度。本实施例中,框架椅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在此不做赘述。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坐面2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的角度是5°、靠面3相对于竖直面向后倾斜的角度是21°时,坐面2与靠面3的斜向倾角为钝角。坐面2与靠面3的钝角角度在保证了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框架椅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框架椅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框架椅,包括两个侧支架、坐面、靠面,所述侧支架为两个独立支架,所述坐面和靠面分别位于所述两个侧支架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承架,所述支承架为两个竖形支承架,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侧支架的中部;所述坐面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所述靠面相对于竖直面向后倾斜;所述坐面与所述靠面之间的角度为钝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椅,包括两个侧支架、坐面、靠面,所述侧支架为两个独立
支架,所述坐面和靠面分别位于所述两个侧支架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承架,所述支承架为两个竖形支承架,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侧支架的中部;
所述坐面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所述靠面相对于竖直面向后倾斜;所述坐
面与所述靠面之间的角度为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面一端与所述侧
支架的竖边固定连接,所述坐面另一端与所述支承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面一端与所述侧
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靠面另一端与所述支承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椅,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海,约里奥·库卡波罗,印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方海,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