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071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十四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六电容、第一三极管至第四三极管、光敏电阻、电位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时基芯片、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双向晶闸管。本发明专利技术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与电位器、第七电阻、第九电阻组成环境光照检测电路,在光照强度发生改变的时候,放大器输出变化的电流到时基芯片,时基芯片输出信号控制双向晶闸管的门极的导通角,控制了发光二级管两端的电压,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灯光亮度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十四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六电容、第一三极管至第四三极管、光敏电阻、电位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时基芯片、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双向晶闸管。本专利技术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与电位器、第七电阻、第九电阻组成环境光照检测电路,在光照强度发生改变的时候,放大器输出变化的电流到时基芯片,时基芯片输出信号控制双向晶闸管的门极的导通角,控制了发光二级管两端的电压,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灯光亮度的功能。【专利说明】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亮度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远远的不能供给当今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因此节能成为社会所努力的目标,现在大多数LED灯都采用的是恒定亮度,不能根据环境的亮度自动调节其亮度,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十四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六电容、第一三极管至第四三极管、光敏电阻、电位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时基芯片、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双向晶闸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市电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后并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接正极电压,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基芯片的清零端连接,所述时基芯片的接地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后并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时基芯片的电压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时基芯片的低触发端、所述时基芯片的高触发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时基芯片的放电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时基芯片的电源端连接并接正电压,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双向晶闸管的门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时基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一阳极分别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二阳极和市电负极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专利技术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与电位器、第七电阻、第九电阻组成环境光照检测电路,在光照强度发生改变的时候,放大器输出变化的电流到时基芯片,时基芯片输出信号控制双向晶闸管的门极的导通角,控制发光二级管两端的电压,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灯光亮度的功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l至第十四电阻R14、第一电容Cl至第六电容C6、第一三极管VTl至第四三极管VT4、光敏电阻RW、电位器RP、第一放大器IC1、第二放大器IC2、时基芯片IC3、二极管D、发光二极管LED和双向晶闸管SCR,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和市电正极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VTl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Tl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三三极管VT3的发射极和第四三极管VT4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和第三三极管VT3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Tl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第三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光敏电阻RW的第一端和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后并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并接正极电压,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电位器RP的第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二放大器IC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位器RP的第二端分别与电位器RP的滑动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和光敏电阻RW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和第一放大器ICl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ICl的反相输入端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ICl的输出端和第二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输出端与时基芯片IC3的清零端连接,时基芯片IC3的接地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和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后并接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与时基芯片IC3的电压控制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分别与时基芯片IC3的低触发端、时基芯片IC3的高触发端、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的正极分别与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时基芯片IC3的放电端和第十电阻RlO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lO的第二端与时基芯片IC3的电源端连接并接正电压,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十一电阻Rll的第一端和双向晶闸管SCR的门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ll的第二端与时基芯片IC3的输出端连接,双向晶闸管SCR的第一阳极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和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分别与双向晶闸管SCR的第二阳极和市电负极连接。 本专利技术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本自动亮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的自动亮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十四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六电容、第一三极管至第四三极管、光敏电阻、电位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时基芯片、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双向晶闸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市电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后并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接正极电压,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基芯片的清零端连接,所述时基芯片的接地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后并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时基芯片的电压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时基芯片的低触发端、所述时基芯片的高触发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时基芯片的放电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时基芯片的电源端连接并接正电压,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双向晶闸管的门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时基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一阳极分别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二阳极和市电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靖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昊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