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架立装置,包括梁端部搁架和梁中部支撑架,梁端部搁架为伸缩管焊接分离式套筒固定在柱子纵筋上,梁中部支撑架包括基座、手拉葫芦及撑杆,手拉葫芦挂在基座的横杆上,撑杆搁置在一对手拉葫芦的起重锁链上,梁的钢筋两端部搁置在伸缩管上,中部搁置在撑杆上架立,还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方法,通过梁端部搁架和梁中部支撑架架立起梁的主筋,主筋绑扎成钢筋骨架,卸载梁端部搁架,通过梁中部支撑架的手拉锁链调钢筋骨架的高度,以达到平稳入模,整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各个配件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组合选配,周转使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工具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架立装置,还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大截面梁的架立绑扎并能保证钢筋成型质量,使得梁平稳安全入模。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钢筋梁在施工绑扎时,通常截面大的梁是将梁端上部主筋搁置在柱的箍筋上,中间部分则是用钢管穿过梁并固定在支架上,挑住梁上部主筋进行架立,在箍筋套入后,穿入梁底部主筋,并用木方或钢管托住梁底。绑扎完成后,形成了钢筋梁骨架,最后,在几个钢筋工人相互配合下使用钢管将梁撬入模内;对于梁高在Im以上的大截面梁则是直接将梁入模绑扎,最后封闭梁的侧模,使得在钢筋工程完成后,最后还要完善模板及支撑体系。这种传统的施工方式操作不方便,容易使梁主筋变形,箍筋与梁底钢筋绑扎不到位,导致梁底部钢筋偏位等问题,特别是在梁绑扎完成后入模阶段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架立装置,还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方法,操作简单,入模安全可靠。 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架立装置,包括梁端部搁架和梁中部支撑架,所述的梁端部搁架包括伸缩管和两个分离式套筒,伸缩管两端分别与分离式套筒的单片套筒外壁固定连接,伸缩管的中心轴垂直于分离式套筒中心轴,连接在伸缩管上的的单片套筒与另外单独的一片套筒配合套住柱子纵筋,套筒上的螺孔内插入螺钉拧紧螺母固定,所述的梁中部支撑架包括基座、横杆、手拉葫芦、柔性包裹皮和挑住梁主筋中部的撑杆,基座的底板上垂直设置两根平行的立柱,立柱顶部设有凹槽,基座的凹槽内放置横杆搭接两根立柱,手拉葫芦上部挂钩挂在横杆上,手拉葫芦的起重锁链下端的弯转处用柔性包裹皮包裹,撑杆的两端分别搁置在两基座的柔性包裹皮上,起重锁链调整撑杆的高度,使得撑杆与伸缩管位于同一高度,以保证搁置在其上的梁钢筋处于平衡状态。 所述的伸缩管包括管a和管b,管a的外径大于管b,管b套入管a内可以使管b在管a内水平伸缩滑动,管a和管b的端部分别通过焊接与分离式套筒固定连接。 所述的分离式套筒内径为16mm且带勒,适用于固定在16?32mm柱的主筋上,套筒壁上设置螺孔,螺孔内拧入螺栓锁紧两片分离式套筒。 当柱子截面较大时,增加选配式套筒,选配式套筒的单片套筒上焊有套环,套环套紧在伸缩管上,选配式套筒固定在柱子B边或H边的主筋上,增加梁端部搁架的承载力。 所述基座高度为InTl.5m。 所述的柔性包裹皮材质为橡胶;横杆及撑杆均为施工现场常用的钢管脚手架;管a和管b为施工现场常用的方钢。 所述手拉葫芦是将手传统拉葫芦下部起重锁链上的吊钩改为用自行车轮胎皮包裹固定在起重锁链上,通过手拉葫芦上的拉动手拉锁链使得起重锁链上下移动。 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梁端部搁架的固定:伸缩管的两端分别垂直焊接分离式套筒,调节伸缩管的长度,将分离式套筒固定在柱子纵筋上,调整分离式套筒使梁两端的伸缩管的高度一致,这样梁端部搁架就固定在了柱子纵筋上;步骤2、梁中部支撑架的布设:将一根梁上部主筋的两端分别搁置在伸缩管上,梁上部主筋的中部两侧每隔疒3m布设一组基座,在基座顶部凹槽内搁置横杆,手拉葫芦挂在横杆上,再将支撑梁中部的撑杆横搭在一组梁中部支撑架的手拉葫芦上;步骤3、钢筋混凝土梁钢筋骨架的架立及绑扎成型:拉动手拉锁链使得撑杆的高度与伸缩管高度一致,将梁上部主筋搁置在梁端梁端部搁架和撑杆上,完成钢筋混凝土梁钢筋骨架的绑扎,这样整个钢筋混凝土梁钢筋骨架被牢固的架立了起来。 步骤4、钢筋混凝土梁平稳入模:首先拉动手拉锁链使钢筋混凝土梁钢筋骨架整体上升5?10cm,然后拧分离式套筒上的螺母对梁端钢筋搁置装置进行卸载,接着拉动手拉锁链使钢筋混凝土梁钢筋骨架整体下降平稳入模,最后钢筋混凝土梁钢筋骨架入模就位后抽出撑杆。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构造简单,操作方便;2、各个配件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组合选配;3、周转使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架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梁端部搁架与柱子纵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梁端部搁架的分离式套筒的正视图。 图2B是梁端部搁架的正视图。 图2C是梁端部搁架的俯视图。 图2D是梁端部搁架的选配式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2E是选配式套筒与分离式套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梁中部支撑架的正视图。 图4是梁中部支撑架的侧视图。 图5是梁中部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中:1-分离式套筒,2-管a,3-螺孔,4-伸缩管,5-管b,6-梁中部支撑架,7-梁端部搁架,8-柱子纵筋,9-套环,10-选配式套筒,11-梁上部主筋,12-横杆,13-撑杆,14-挂钩,15-起重锁链,16-柔性包裹皮,17-基座,18-手拉葫芦,19-手拉锁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架立装置,包括梁端部搁架7和梁中部支撑架6,所述的梁端部搁架7如图2、2A、2B和2C所示,包括伸缩管4和两个分离式套筒1,伸缩管4两端分别与单片分离式套筒I的外壁固定连接,伸缩管4的中心轴垂直于分离式套筒I中心轴,连接在伸缩管4上的单片分离式套筒I与另外单独的一片分离式套筒I配合套住柱子纵筋8,分离式套筒I上的螺孔3内插入螺钉拧紧螺母固定,所述的梁中部支撑架6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基座17、横杆12、挂钩14、手拉葫芦18、起重锁链15、柔性包裹皮16和挑住梁主筋中部的撑杆13,基座17的底板上垂直设置两根平行的立柱,立柱顶部设有凹槽,基座的凹槽内放置横杆12搭接两根立柱,手拉葫芦18上部挂钩挂在横杆12上,手拉葫芦18的起重锁链15下端的弯转处用柔性包裹皮16包裹,撑杆13的两端分别搁置在两基座17的柔性包裹皮16上,撑杆13与伸缩管4位于同一高度,以保证搁置在其上的梁上部主筋11处于平衡状态。 所述的伸缩管4包括管a2和管b5,管a2和管b5的一端端部分别与分离式套筒I焊接牢固,管b5套入管a2内,管b5在管a2内滑动;所述方管a2和方管b5亦可与分离式套筒I 一体铸造。 所述的分离式套筒I内径为16mm且带勒纹,适用于固定在16?32mm柱子纵筋上,套筒壁上设置螺孔3,通过伸缩调节管a2和管b5的长度并拧紧螺母,这样就将梁端部搁架7固定在了柱子纵筋8上,在梁绑扎时,只需将梁上部主筋11搁置在梁端部搁架7上即可。 当柱子截面较大时,如图2D、2E所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选配式套筒10。选配式套筒在其中一片上焊有套环9,选配式套筒10的套环9套紧在伸缩管4上,选配式套筒10固定在柱子B边或H边的主筋上,增加梁端部搁架7的承载力。 所述基座17高度为InTl.5m。 所述的柔性包裹皮16材质为橡胶,可采用自行车轮胎的外胎。 在梁槽两边的模板上对称放置两个梁中部支撑架6的基座17,每隔2?3m布设一组梁中部支撑架6,在梁施工绑扎前,首先将梁端部搁架7固定在柱子纵筋8上,固定高度为梁高,然后拉动手拉锁链19调整起重起重锁链15和梁中部支撑架6中撑杆13的高度一致,使得伸缩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架立装置,包括梁端部搁架(7)和梁中部支撑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端部搁架(7)包括伸缩管(4)和两个分离式套筒,伸缩管(4)两端分别与分离式套筒(1)的单片套筒外壁固定连接,伸缩管(4)的中心轴垂直于分离式套筒(1)中心轴,连接在伸缩管(4)上的单片套筒与另外单独的一片套筒配合套住柱子纵筋(8),套筒上的螺孔(3)内插入螺钉拧紧螺母固定,所述的梁中部支撑架(6)包括基座(17)、横杆(12)、手拉葫芦(18)、柔性包裹皮(16)和挑住梁主筋中部的撑杆(13),基座(17)的底板上垂直设置两根平行的立柱,立柱顶部设有凹槽,基座(17)的凹槽内放置横杆(12)搭接两根立柱,手拉葫芦(18)上部挂钩(14)挂在横杆(12)上,手拉葫芦(18)的起重锁链(15)下端的弯转处用柔性包裹皮(16)包裹,撑杆(13)的两端分别搁置在两基座(17)的柔性包裹皮(16)上,手拉葫芦(18)的手拉锁链(19)调整撑杆(13)的高度,撑杆(13)与伸缩管(4)位于同一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架立装置,包括梁端部搁架(7)和梁中部支撑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端部搁架(7)包括伸缩管(4)和两个分离式套筒,伸缩管(4)两端分别与分离式套筒(I)的单片套筒外壁固定连接,伸缩管(4)的中心轴垂直于分离式套筒(I)中心轴,连接在伸缩管(4)上的单片套筒与另外单独的一片套筒配合套住柱子纵筋(8),套筒上的螺孔(3)内插入螺钉拧紧螺母固定,所述的梁中部支撑架(6)包括基座(17)、横杆(12)、手拉葫芦(18)、柔性包裹皮(16)和挑住梁主筋中部的撑杆(13),基座(17)的底板上垂直设置两根平行的立柱,立柱顶部设有凹槽,基座(17)的凹槽内放置横杆(12)搭接两根立柱,手拉葫芦(18)上部挂钩(14)挂在横杆(12)上,手拉葫芦(18)的起重锁链(15)下端的弯转处用柔性包裹皮(16)包裹,撑杆(13)的两端分别搁置在两基座(17)的柔性包裹皮(16)上,手拉葫芦(18)的手拉锁链(19)调整撑杆(13)的高度,撑杆(13)与伸缩管(4)位于同一高度。2.根据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架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管(4)包括管a (2)和管b (5),管a (2)的外径大于管b (5)的外径,管b (5)套入管a (2)内,管b(5)在管a (2)内水平伸缩滑动,管a (2)和管b (5)的端部分别通过焊接与分离式套筒(O固定连接。3.根据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架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式套筒(I)内径为16mm且带勒。4.根据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平稳入模的架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梁端部搁架(7)还包括选配式套筒(10),选配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昕,江筠,王文玮,李文祥,胡宝明,沈晓燕,阳永红,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