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86679 阅读:85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3-25 15:35
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它涉及一种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恢复时平行河岸栽种,造成河水洪泛时大量漂浮物缠绕在植被上,植被被洪水和流冰辗压倒伏,甚至完全被掩埋或连根拔起,使已初步恢复的湿地植物遭到毁灭性破坏的问题。方法:一、确定植被的栽种方向;二、栽种植物,即完成了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洪水漫溢流向与植物行向有机结合,植物条带内采用密植的方法,既可以有效拦截河水漫溢携带的漂浮物、悬浮物,改善河水的水质,又提高了植物恢复期的种间竞争能力,促进恢复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获得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
技术介绍
河滨湿地属于水陆过渡地带,是水生植物、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为生物沿河上下迁徙提供了生态廊道,对于保育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湿地的净化功能是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体现,洪水期河水漫溢到河滨湿地也是河流的自然本性,春汛时流冰上岸堆积则是寒区河流的特有现象。充分利用河滨湿地的净化功能是有效改善河流水质的绿色、经济的方法。河滨洪泛带是河水与洪泛平原湿地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最集中、最频繁的场所,是河滨湿地(Riparian Wetland)拦截河水中漂浮物、悬浮物的主要区域。优点:洪水时(春汛、夏汛)流冰和河水裹携的大量漂浮物(作物秸秆、塑料制品、生活垃圾等)、悬浮物和泥沙,这些漂浮物、悬浮物多由有机物质组成,分解后将产生大量耗氧有机物和有毒有机物;而且裹挟大量营养物质和其它污染物。漂浮物一般呈条块状和条带状(长度远大于宽度),在河水水流作用下,其长轴与洪水的流向保持一致。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的存在,特定河段洪泛时河水漫溢流向与河岸存在一定的夹角,造成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更严重。河滨湿地的净化机理包括机械拦截与过滤、土壤吸附与植物吸收几方面。湿地植物和土壤通过物理作用可拦截、过滤洪水中的漂浮物、悬浮颗粒物(主要是泥沙),土壤颗粒能吸附洪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湿地植物、微生物可吸收洪水中的溶解态污染物,特别是氮、磷等营养盐。在工程应用中,更多关注的是河滨缓冲带或河滨湿地的植物种类配置和水文连通性,植物恢复方向设计理念单调,多为基于景观美化理念的沿河岸条带状布局,通常做法是平行江河岸线成行栽植。例如沿江湿地遭到水利工程建设、垦殖等破坏后,生态恢复时常用的方法是首先沿河岸栽植带状杨树等乔木,使其变为林地,以免再次遭到复垦;再依靠自然演替逐步恢复湿地植被。但是如果成行植物的配置方向与河水洪泛方向垂直,漂浮物受到植被的横档阻力最大,大量漂浮物缠绕在植被上,不仅植被被洪水和流冰辗压倒伏,甚至完全被掩埋或连根拔起,使恢复的湿地植物遭到毁灭性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恢复时平行河岸栽种,造成河水洪泛时大量漂浮物缠绕在植被上,植被被洪水和流冰辗压倒伏,甚至完全被掩埋或连根拔起,使已初步恢复的湿地植物遭到毁灭性破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确定植被的栽种方向:通过实地调查与监测洪水后植物或作物的倒伏方向,确定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植被的栽种方向与寒区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相同;二、栽种植物:依据寒区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在河滨洪泛带构建湿地植物条带,每两条湿地植物条带之间的间距为2m~5m;每条湿地植物条带内栽种植物3行~10行;行距和株距均为10cm~20cm,即完成了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一、本专利技术植被的栽种方向与寒区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相同,漂浮物受到植被的横档阻力最小,漂浮物能够随暴涨的洪水漂移到河滨湿地的远端;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强化湿地的净化功能,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洪水漫溢流向与植物行向有机结合,使漂浮物、悬浮物得到有效的拦截,从而改善河水的水质;三、本专利技术植物条带之间的间距大于夏汛时漂浮物的长度和春汛时流冰冰块的宽度,减少了漂浮物和流冰拥塞的概率,使漂浮物和流冰尽可能多的漂移到河滨湿地的远端;四、本专利技术种植植物采用密植,既减轻了恢复植物与先锋植物的种间竞争,提高成活率;又能保障退水过程中植物对漂浮物的有效拦截率,强化河滨湿地的净化效能;五、本专利技术选择具有耐长期淹水的植物种类,草本植物与灌木兼顾,这些植物具有呼吸根或根系发达,茎秆强壮,枝叶茂盛,生物量大,多年生的特点;六、本专利技术植物倒伏方向测量简单,植物栽植方向确定容易。本专利技术可获得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试验一中特大洪水时的植物倒伏方向示意图,图1中1为河水流向,2为植物倒伏方向与岸线的夹角;图2为试验一中特大洪水时植物倒伏方向与河岸夹角的频度分布图;图3为试验一中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的平面示意图;图3中1为河水流向,2为洪水漫溢的流向,3为河岸线,4为扦插的沼柳,5为洪水漫溢的流向与河岸之间的夹角,6为沼柳条带。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确定植被的栽种方向:通过实地调查与监测洪水后植物或作物的倒伏方向,确定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植被的栽种方向与寒区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相同;二、栽种植物:依据寒区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在河滨洪泛带构建湿地植物条带,每两条湿地植物条带之间的间距为2m~5m;每条湿地植物条带内栽种植物3行~10行;行距和株距均为10cm~20cm,即完成了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本实施方式步骤一中是根据地球自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河水漫溢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的原理,通过实地调查与监测洪水后植物或作物的倒伏方向,确定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使植被的栽种方向与寒区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相同。本实施方式中湿地植物条带内栽种的植物为沼柳、芦苇或香蒲;他们在恢复区内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用,但每条湿地植物条带内只能栽种一种植物,以避免种间竞争。本实施方式的优点:一、本实施方式中植被的栽种方向与寒区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相同,漂浮物受到植被的横档阻力最小,漂浮物能够随暴涨的洪水漂移到河滨湿地的远端;二、本实施方式的目的旨在强化湿地的净化功能,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洪水漫溢流向与植物行向有机结合,使漂浮物、悬浮物得到有效的拦截,从而改善河水的水质;三、本实施方式植物条带之间的间距大于夏汛时漂浮物的长度和春汛时流冰冰块的宽度,减少了漂浮物和流冰拥塞的概率,使漂浮物和流冰尽可能多的漂移到河滨湿地的远端;四、本实施方式种植植物采用密植,既减轻了恢复植物与先锋植物的种间竞争,提高成活率;又能保障退水过程中植物对漂浮物的有效拦截率,强化河滨湿地的净化效能;五、本实施方式选择具有耐长期淹水的植物种类,草本植物与灌木兼顾,这些植物具有呼吸根或根系发达,茎秆强壮,枝叶茂盛,生物量大,多年生的特点;六、本实施方式植物倒伏方向测量简单,植物栽植方向确定容易。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确定植被的栽种方向:通过实地调查与监测洪水后植物或作物的倒伏方向,确定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植被的栽种方向与寒区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相同;二、栽种植物:依据寒区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在河滨洪泛带构建湿地植物条带,每两条湿地植物条带之间的间距为2m~5m;每条湿地植物条带内栽种植物3行~10行;行距和株距均为10cm~20cm,即完成了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
被的栽种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确定植被的栽种方向:通过实地调查与监测洪水后植物或作物的倒伏方向,确定
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植被的栽种方向与寒区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相同;
二、栽种植物:依据寒区低河漫滩上洪水漫溢的流向,在河滨洪泛带构建湿地植物条
带,每两条湿地植物条带之间的间距为2m~5m;每条湿地植物条带内栽种植物3行~10行;
行距和株距均为10cm~20cm,即完成了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区河滨洪泛带湿地植被的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二中所述的植物为灌木或草本植物;所述的灌木为沼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百兴欧洋王莉霞崔凤理孟宪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3月25日 16:28
    汉沙南县地,后魏及周为银城县地,唐置县,东临河岸,因名,五代时废,故治在今内蒙古境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界内,又辽东胜州亦领河滨县,在黄河东岸,非隋唐旧地也。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