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抗菌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8562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抗菌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黏剂技术领域。该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6-20份、丙烯酸2-10份、乙二胺四乙酸4-10份、聚氨酯12-18份、聚乙烯醇2-5份、羟甲基纤维素2-8份、柠檬酸1-3份、纳米硅微粉3-9份、钛白粉10-14份、乙二醇20-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医用胶黏剂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在低温下亦可快速实现胶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医用胶黏剂具有优异的抗菌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实施方便,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黏剂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抗菌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医用胶黏剂在临床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外科手术中,医用胶黏剂用于某些器官和组织的局部粘合和修补;在骨科手术中骨骼、关节的结合与定位,以及齿科手术中用于牙齿的修补。从医用胶黏剂的使用对象和性能要求可分成齿科用胶黏剂和外壳用胶黏剂。而上述胶黏剂一般应满足安全、无毒、无致癌、致畸、致突变;此外还要具有良好的粘合强度,且常温常压下能与组织快速胶接,本身无菌且还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医用胶黏剂的应用细分的话有软组织胶黏剂、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血纤蛋白胶黏剂、硬组织胶黏剂、骨科用叫粘结剂、医用压敏胶等。而目前现有的齿科用胶黏剂的性能差强人意,其抑菌性能较差,且使用原料不环保。综上所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抗菌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医用抗菌胶黏剂不仅具有优良的粘合强度,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6-20份、丙烯酸2-10份、乙二胺四乙酸4-10份、聚氨酯12-18份、聚乙烯醇2-5份、羟甲基纤维素2-8份、柠檬酸1-3份、纳米硅微粉3-9份、钛白粉10-14份、乙二醇20-30份。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7-19份、丙烯酸4-8份、乙二胺四乙酸5-9份、聚氨酯13-17份、聚乙烯醇3-4份、羟甲基纤维素3-7份、柠檬酸2-3份、纳米硅微粉4-8份、钛白粉11-13份、乙二醇22-28份。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7-18份、丙烯酸5-7份、乙二胺四乙酸6-8份、聚氨酯14-16份、聚乙烯醇3-4份、羟甲基纤维素4-6份、柠檬酸2-3份、纳米硅微粉5-7份、钛白粉11-12份、乙二醇23-26份。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7份、丙烯酸4份、乙二胺四乙酸5份、聚氨酯13份、聚乙烯醇3份、羟甲基纤维素3份、柠檬酸2份、纳米硅微粉4份、钛白粉11份、乙二醇22份。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9份、丙烯酸8份、乙二胺四乙酸9份、聚氨酯17份、聚乙烯醇4份、羟甲基纤维素7份、柠檬酸3份、纳米硅微粉8份、钛白粉13份、乙二醇28份。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7份、丙烯酸5份、乙二胺四乙酸6份、聚氨酯14份、聚乙烯醇3份、羟甲基纤维素4份、柠檬酸2份、纳米硅微粉5份、钛白粉11份、乙二醇23份。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8份、丙烯酸7份、乙二胺四乙酸8份、聚氨酯16份、聚乙烯醇4份、羟甲基纤维素6份、柠檬酸3份、纳米硅微粉7份、钛白粉12份、乙二醇26份。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配比,将环氧树脂、丙烯酸、聚氨酯和聚乙烯醇混合,搅拌30-50min,升温至80-90℃后,再依次加入羟甲基纤维素、纳米硅微粉、钛白粉,搅拌均匀;步骤二: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和柠檬酸,于40-50℃下恒温搅拌均匀;步骤三:再滴加乙二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医用抗菌胶黏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第一,本专利技术医用胶黏剂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在低温下亦可快速实现胶接;第二,本专利技术医用胶黏剂具有优异的抗菌性;第三,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实施方便,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6份、丙烯酸2份、乙二胺四乙酸4份、聚氨酯12份、聚乙烯醇2份、羟甲基纤维素2份、柠檬酸1份、纳米硅微粉3份、钛白粉10份、乙二醇20份。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配比,将环氧树脂、丙烯酸、聚氨酯和聚乙烯醇混合,搅拌30min,升温至80℃后,再依次加入羟甲基纤维素、纳米硅微粉、钛白粉,搅拌均匀;步骤二: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和柠檬酸,于40℃下恒温搅拌均匀;步骤三:再滴加乙二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医用抗菌胶黏剂。实施例2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20份、丙烯酸10份、乙二胺四乙酸10份、聚氨酯18份、聚乙烯醇5份、羟甲基纤维素8份、柠檬酸3份、纳米硅微粉9份、钛白粉14份、乙二醇30份。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配比,将环氧树脂、丙烯酸、聚氨酯和聚乙烯醇混合,搅拌50min,升温至90℃后,再依次加入羟甲基纤维素、纳米硅微粉、钛白粉,搅拌均匀;步骤二: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和柠檬酸,于50℃下恒温搅拌均匀;步骤三:再滴加乙二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医用抗菌胶黏剂。实施例3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7份、丙烯酸4份、乙二胺四乙酸5份、聚氨酯13份、聚乙烯醇3份、羟甲基纤维素3份、柠檬酸2份、纳米硅微粉4份、钛白粉11份、乙二醇22份。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配比,将环氧树脂、丙烯酸、聚氨酯和聚乙烯醇混合,搅拌40min,升温至85℃后,再依次加入羟甲基纤维素、纳米硅微粉、钛白粉,搅拌均匀;步骤二: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和柠檬酸,于45℃下恒温搅拌均匀;步骤三:再滴加乙二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医用抗菌胶黏剂。实施例4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9份、丙烯酸8份、乙二胺四乙酸9份、聚氨酯17份、聚乙烯醇4份、羟甲基纤维素7份、柠檬酸3份、纳米硅微粉8份、钛白粉13份、乙二醇28份。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配比,将环氧树脂、丙烯酸、聚氨酯和聚乙烯醇混合,搅拌35min,升温至82℃后,再依次加入羟甲基纤维素、纳米硅微粉、钛白粉,搅拌均匀;步骤二: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和柠檬酸,于42℃下恒温搅拌均匀;步骤三:再滴加乙二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医用抗菌胶黏剂。实施例5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7份、丙烯酸5份、乙二胺四乙酸6份、聚氨酯14份、聚乙烯醇3份、羟甲基纤维素4份、柠檬酸2份、纳米硅微粉5份、钛白粉11份、乙二醇23份。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配比,将环氧树脂、丙烯酸、聚氨酯和聚乙烯醇混合,搅拌45min,升温至84℃后,再依次加入羟甲基纤维素、纳米硅微粉、钛白粉,搅拌均匀;步骤二: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和柠檬酸,于46℃下恒温搅拌均匀;步骤三:再滴加乙二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医用抗菌胶黏剂。实施例6医用抗菌胶黏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8份、丙烯酸7份、乙二胺四乙酸8份、聚氨酯16份、聚乙烯醇4份、羟甲基纤维素6份、柠檬酸3份、纳米硅微粉7份、钛白粉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医用抗菌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6‑20份、丙烯酸2‑10份、乙二胺四乙酸4‑10份、聚氨酯12‑18份、聚乙烯醇2‑5份、羟甲基纤维素2‑8份、柠檬酸1‑3份、纳米硅微粉3‑9份、钛白粉10‑14份、乙二醇2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抗菌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6-20份、丙烯酸2-10份、乙二胺四乙酸4-10份、聚氨酯12-18份、聚乙烯醇2-5份、羟甲基纤维素2-8份、柠檬酸1-3份、纳米硅微粉3-9份、钛白粉10-14份、乙二醇2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7-19份、丙烯酸4-8份、乙二胺四乙酸5-9份、聚氨酯13-17份、聚乙烯醇3-4份、羟甲基纤维素3-7份、柠檬酸2-3份、纳米硅微粉4-8份、钛白粉11-13份、乙二醇22-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7-18份、丙烯酸5-7份、乙二胺四乙酸6-8份、聚氨酯14-16份、聚乙烯醇3-4份、羟甲基纤维素4-6份、柠檬酸2-3份、纳米硅微粉5-7份、钛白粉11-12份、乙二醇23-2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抗菌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17份、丙烯酸4份、乙二胺四乙酸5份、聚氨酯13份、聚乙烯醇3份、羟甲基纤维素3份、柠檬酸2份、纳米硅微粉4份、钛白粉11份、乙二醇2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勤霞李苏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