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饮用水液体介质检测粉煤灰密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8327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饮用水液体介质检测粉煤灰密度的方法,主要通过将粉煤灰倒入装有一定量水的容器中,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粉煤灰颗粒。根据粉煤灰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粉煤灰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测定结果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饮用水液体介质检测粉煤灰密度的方法,特别是一种能够利用城市污泥配料利用饮用水液体介质检测粉煤灰密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粉煤灰在建材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粉煤灰的质量要求就越来越高,但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及JGJ28-1986《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标准中均未对粉煤灰的密度测定做出规定,目前通常是引用GB/T208-19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标准来测定粉煤灰的密度,即使用无水煤油作为介质对粉煤灰密度进行测定,操作较困难,另外无水煤油价格较高,测定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过程简单容易、检测成本低的粉煤灰密度检测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普通水作为介质对粉煤灰密度进行检测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的:取粉煤灰倒入装有一定量水的容器中,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粉煤灰颗粒。根据粉煤灰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粉煤灰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具体检测步骤如下:取一定容积并设有刻度线的容器,注入水到一个标准刻度线后,封闭容器并放入温度15~25℃的恒温环境中使容器内温度与环境温度完全相同,记下第一次容器内物料体积读数和温度读数后取出容器。将粉煤灰试样通过≤1.0mm筛后放入烘干箱中在105~120℃温度下烘干1h以上,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一般冷却到15~25℃为好。按重量称取干燥后的粉煤灰,精确至0.01g;用小匙一点点的装入已注入饮用水的容器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并使水完全淹没粉煤灰,再次将容器静置于温度15~25℃的恒温环境中使容器内温度与第一次温度读数的温度差<0.2℃,记下第二次容器内物料体积读数后进行结果计算:粉煤灰体积=第二次体积读数-第一次体积读数。粉煤灰密度ρ(g/cm3)=粉煤灰重量(g)/粉煤灰体积(cm3)。上述的过程至少进行两次以上,粉煤灰密度由二次以上检测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果相邻的二次检测结果之差超过0.02g/cm3时,应重新检测。计算结果保留至0.01g/cm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测定结果准确。以下是使用无水煤油介质(引用《水泥密度的测定方法》)和水介质(本检测方法)对比检测粉煤灰密度的具体数据见表1。所用的水介质为饮用水。表1:从以上对比结果可以看出,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和饮用水检测粉煤灰密度的50个结果的平均值为2.31,误差为0,而且采用无水煤油和饮用水每次同时检测的绝对误差均不超过0.02。通过50组试验对比发现,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检测设备:取250mL李氏瓶:李氏瓶的结构材料是优质玻璃,透明无条纹,且有抗化学侵蚀性且热滞后性小,要有足够的厚度以确保较好的耐裂性;瓶颈刻度由0~1mL和18mL~24mL组成,精确至0.1mL刻度,任何刻度容量误差都不大于0.05mL;最高刻度标记与磨口玻璃塞最低点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0mm。恒温水槽:温度20℃±1℃。烘干箱:可控制温度不低于120℃,灵敏度±1℃。分析天平:量程不小于200g,分度值0.01g。试验筛:采用符合GB/T 6005《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的0.9mm方孔筛。滤纸:采用符合GB/T 1914《化学分析滤纸》的快速定性滤纸。温度计:量程0~50℃,分度值0.1℃。操作步骤如下:将李氏瓶清洗干净后,放入烘干箱中在110℃温度下烘干1h,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将饮用水注入李氏瓶中到0~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全部浸入水中恒温30min,记下第一次mL读数和恒温水槽的温度。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水的部分仔细擦干净。粉煤灰试样通过0.9mm方孔筛后取120g,放入烘干箱中在115℃温度下烘干1h,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粉煤灰40g,精确至0.01g;用小匙将粉煤灰样品一点点的装入已注入饮用水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mL读数(如读数不在18mL~24mL内,应调整粉煤灰称样量重复以上步骤,使第二次mL读数在18mL~24mL内)和恒温水槽的温度。第一次mL读数和第二次mL读数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结果计算:粉煤灰体积(cm3)为第二次mL读数减去第一次mL读数,即粉煤灰所排开的饮用水的体积(cm3)。粉煤灰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粉煤灰密度ρ(g/cm3)=粉煤灰质量(g)/粉煤灰体积(cm3)。粉煤灰密度由二次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确定。二次检测结果之差超过0.02g/cm3时,应重新检测。计算结果保留至0.01g/cm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粉煤灰试样通过0.6mm方孔筛后取100g,放入烘干箱中在110℃℃温度下烘干2h,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粉煤灰50g,精确至0.01g;用小匙将粉煤灰样品一点点的装入已注入饮用水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40min,记下第二次mL读数(如读数不在18mL~24mL内,应调整粉煤灰称样量重复以上步骤,使第二次mL读数在18mL~24mL内)和恒温水槽的温度。第一次mL读数和第二次mL读数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15℃。之后进入结果计算即可。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粉煤灰试样通过0.6mm方孔筛后取150g,放入烘干箱中在105℃温度下烘干1.5h,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粉煤灰50g,精确至0.01g;用小匙将粉煤灰样品一点点的装入已注入饮用水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40min,记下第二次mL读数(如读数不在18mL~24mL内,应调整粉煤灰称样量重复以上步骤,使第二次mL读数在18mL~24mL内)和恒温水槽的温度。第一次mL读数和第二次mL读数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1℃。之后进入结果计算即可。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粉煤灰试样通过0.5mm方孔筛后取100g,放入烘干箱中在120℃℃温度下烘干...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饮用水液体介质检测粉煤灰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过程:取一定容积并设有刻度线的容器,注入水到一个标准刻度线后,封闭容器并放入温度15~25℃的恒温环境中使容器内温度与环境温度完全相同,记下第一次容器内物料体积读数和温度读数后取出容器;按重量称取干燥后的粉煤灰,精确至0.01g;用小匙一点点的装入已注入饮用水的容器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并使水完全淹没粉煤灰,再次将容器静置于温度15~25℃的恒温环境中使容器内温度与第一次温度读数的温度差<0.2℃,记下第二次容器内物料体积读数后进行结果计算:粉煤灰体积=第二次体积读数‑第一次体积读数,粉煤灰密度ρ=粉煤灰重量/粉煤灰体积,上述的过程至少进行两次以上,粉煤灰密度由二次以上检测结果的平均值确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饮用水液体介质检测粉煤灰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过程:
取一定容积并设有刻度线的容器,注入水到一个标准刻度线后,封闭容器并放入温度15~25℃的恒温环境中使容器内温度与环境温度完全相同,记下第一次容器内物料体积读数和温度读数后取出容器;
按重量称取干燥后的粉煤灰,精确至0.01g;用小匙一点点的装入已注入饮用水的容器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并使水完全淹没粉煤灰,再次将容器静置于温度15~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胜军费文斌靳冬民张朝霞汪燕丽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山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