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板可定位灌砂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541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板可定位灌砂仪,包括:标定罐、灌砂筒、基板、以及基板定位装置,所述基板为金属方盘,其中心具有圆孔,所述基板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个端角处的定位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定位器,所述定位轴穿透所述基板,并将该基板的该端角固定在测量地面上,所述基板在平行于测量地面的平面内绕该定位轴可自初始位置转动至最终位置,所述定位器确定在初始位置时所述基板的方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板可定位灌砂仪,通过定位器确定基板的初始位置的方位,使得在移动基板后还能将其放置回原位置,确保试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灌砂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板可定位灌砂仪
技术介绍
公路施工过程中,路基填筑材料、路面底基层或基层摊铺层材料及砂石路面的压实质量,需要对碾压后的密度通过现场检测,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对于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的细粒土、砂类土与砾类土的密度试验,通常采用灌砂法检测。灌砂法是使用灌砂仪进行检测的。灌砂仪包括灌砂筒、标定罐和基板。其中,标定罐为一个容积确定的筒形容器,根据装满标定罐的量砂的重量确定该量砂的密度。如图1所示,基板10为矩形金属薄盘,其中心具有开孔11。如图2所示,灌砂筒20的上部为储砂筒21a,筒底中心具有圆孔22。灌砂筒20的下部为出砂筒21b,出砂筒21b内装设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24,漏斗24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21a的圆孔22相同,漏斗24连接在一块铁板26上,铁板26中心有一个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21a筒底与漏斗24顶端铁板26之间设有开关23。开关23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铁板26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23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储砂筒21a上端的开口24为注砂口,出砂筒21b下端的开口25为出砂口,出砂口25的形状与基板10的开孔11形状相同。使用时,基板10被放置在测定面上,灌砂筒20放置在基板10上,出砂口25与基板10的开口11对准。通过开关23打开圆孔22,可使储砂筒21a中的量砂流入出砂筒21b中,进而填充基板10与压实层顶面之间的间隙以及需量测的孔洞中。对于清扫干净后的压实层粗糙表面,首先要测定基板10的开孔11、压实层粗糙面、以及基板10与压实层顶面的间隙对于量砂的消耗质量,而后移开基板10,将流出的量砂清扫干净,再次将基板10放回到原位置,沿基板10的开孔11凿试洞,洞的直径与基板10的开孔11、以及灌砂筒20的出砂口25一致。当洞按标准凿完后,再次将基板10放回原位置,将装有规定质量量砂的灌砂筒20安放在基板10上,对准基板10的开孔11进行第二次灌砂。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基板没有定位功能,使得两次放置位置不会完全相同,由于压实层表面不是光滑表面,存在一定粗糙度,且不均匀,基板10前后两次放置位置的变化,均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由于两次放置基板10、两次灌砂带来的基板开孔11以及基板与压实层顶面间隙之间量砂消耗质量的误差,均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板可定位灌砂仪,通过定位器确定基板的初始位置的方位,使得在移开基板后还能将其放回到原位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定位灌砂仪,包括:标定罐、灌砂筒、基板、以及基板定位装置,所述基板为方形盘,其中心具有圆孔,所述基板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个端角处的定位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定位器,所述定位轴穿透所述基板,并将该基板的该端角固定在测量地面上,所述基板在平行于测量地面的平面内绕该定位轴可自初始位置转动至最终位置,所述定位器确定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基板的方位。优选地,所述定位器固定在所述基板上不同于所述一个端角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定位器为指南针。优选地,所述定位器为角度仪,该角度仪测量所述基板自初始位置转动至最终位置的转动角度。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在本技术中,在基板进行第一次测量时,通过在基板上设置穿透基板的定位轴,并将定位轴固定在测量地面上,可使得基板的端角的位置得以确定。通过定位器可确定基板处于初始位置时定位器的方位,则基板上有一个点已固定,通过确定另一点的方位,则基板的初始位置的方位已确定,那么在将基板移动位置后,通过确定定位器的方位即可确定基板的初始位置,使得将基板两次放置在同一位置上,从而保证测量精度。进一步地,在第一次测量后需要移开基板时,只需将基板绕定位轴自初始位置转动至最终位置,即移动至不同与第一次测量时的位置,使得基板在第一次测量时所覆盖的测量地面露出即可。这样,当从最终位置转动回至初始位置时,一个定位点的位置是不变的,只需要根据定位器确定方位即可完成定位,进一步降低了定位难度和提高了定位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灌砂仪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灌砂仪的灌砂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a和图3b为本技术的灌砂法密度仪的基板和基板定位装置的俯视图和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灌砂仪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板可定位灌砂仪,包括标定罐、灌砂筒、基板、以及基板定位装置。图3a和图3b示出了基板和基板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基板100为金属方盘,其中心具有圆孔110。基板定位装置200包括设置在基板100的一个端角100a处的定位轴210,以及设置在基板100上的定位器220。其中,定位器220设置在基板100上不同于端角100a的任意一个位置,其位置根据操作的便利性决定,在不影响试验操作的情况下,例如可放置在不同于端角100a的另一个端角处。如图3b所示,定位轴210自端角100a穿透基板100,并将基板100的该端角100a固定在测量地面1上,基板100在平行于测量地面1的任意平面内可绕该定位轴210转动。例如如图3a所示,可自以实线表示的初始位置A转动至以虚线表示的最终位置B,定位器220确定基板100在初始位置A时基板100的方位。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在基板100进行第一次测量时,通过在基板100上设置穿透基板100的定位轴210,并将定位轴210固定在测量地面1上,可使得基板100的端角100a的位置得以固定。通过定位器220定位可确定定位器220所固定的位置的方位,即可确定基板100上不同于端角100a的任意另一位置的方位,则基板100上有一个点已固定,且基板100的方位可确定,那么在将基板100移动位置后,可确定基板100的初始位置,使得将基板100两次放置在同一位置上,从而保证测量精度。进一步地,在第一次测量后需要移开基板100时,只需将基板100绕定位轴210自初始位置A转动至最终位置B,即移开至不同于第一次测量时的位置,使得基板100在第一次测量时所覆盖的测量地面1露出即可。这样,当从最终位置B转动回至初始位置A时,一个定位点的位置是不变的,只需要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板可定位灌砂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板可定位灌砂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定罐、灌砂筒、基板、以及基板定位装置,所述基板为方形盘,其中心具有圆孔,所述基板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个端角处的定位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定位器,所述定位轴穿透所述基板,并将该基板的该端角固定在测量地面上,所述基板在平行于测量地面的平面内绕该定位轴可自初始位置转动至最终位置,所述定位器确定在初始位置时所述基板的方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板可定位灌砂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定罐、灌砂筒、基板、
以及基板定位装置,
所述基板为方形盘,其中心具有圆孔,
所述基板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个端角处的定位轴,以及设置在
所述基板上的定位器,
所述定位轴穿透所述基板,并将该基板的该端角固定在测量地面上,所述基
板在平行于测量地面的平面内绕该定位轴可自初始位置转动至最终位置,所述
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树江杨瑞郭盛平路郭勇毛利建刘峰冯振田崔坤荣薄占顺郭斌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