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菊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油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8024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它是由槐角炭和胡麻香油制成的油剂,该药物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烧烫伤,具有药味少,见效快,用后立即清凉止痛,愈合不留疤痕,无挛缩畸形,制备工艺简单,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的优点。经临床验证对各种类型的烧烫伤均有效,治疗I-浅II度烧烫伤的治愈率为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油剂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制剂
,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油剂。
技术介绍
: 烧伤和烫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烧伤膏,有的只能止痛,有的愈合后使组织变形,有的愈合留有色素沉着,有的只能应急治疗,不能治本和治愈。
技术实现思路
: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用后立即清凉止痛、能有效湿润保护创面,同时营养新生组织,尽快修复受损组织,结痂迅速,I,II度烧烫伤不留瘢痕,无挛缩畸形,愈合无色素沉着,疗程短,制备工艺简单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油剂。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根据传统中药学、方剂学理论,针对烧烫伤症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精选出2味中药原料,按中医理论组方,采用简单而科学的制备工艺制成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油剂。 本专利技术中药油剂的中药原料及其配比(按重量份计)为: 去子槐角炭粉:25_35g,白麻油:20-30g。 本专利技术油剂的制备方法: 将当年生的成熟槐角洗净、去子、烘干或风干,置容器内炒至完全炭化,放凉后,粉碎成>120目的细粉。将白芝麻置容器内炒至水分完全蒸干,常规方法提取白麻油。将提取的白麻油与上述细粉按上述比例混合,调成稀糊状,装瓶封口后,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即得本专利技术油剂。 本专利技术油剂经科学方法制备,无菌无毒,药效稳定,药力迅速,具有止血止痛,活血凉血,解毒,收敛生肌散结,润泽皮肤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烧烫伤。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去子槐角炭粉25g,白麻油20g,按上述方法制成本专利技术油剂。 实施例2:槐角炭粉25g,白麻油20g,按上述方法制成本专利技术油剂。 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药味少,见效快,用后立即清凉止痛,疗程短,结痂迅速,不留瘢痕,无挛缩畸形,制备工艺简单,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等优点,经临床验证,对各种类型的烧烫伤均有效,治疗1-1I度烧伤的治愈率为100%。 本专利技术药物的使用方法:本油剂主要用于烧烫伤的暴露疗法,也可用于包扎疗法。首先对烧烫伤皮肤表面畸形清创消毒: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擦干,然后用药棉蘸本油剂均匀而薄薄地涂敷在创面上,每天2-3次。 下面例举 申请人:几年来所治疗的60例烧烫伤的临床药效分析报告: (一):一般资料:60例中,男性18人,女性42人,年龄为3-70岁,均为门诊病人,其中,1-浅II度烧烫伤59人,III度烫伤I人。 ( 二):疾病诊断标准:根据临床通用的1-1II度烧烫伤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三):用药方法:每日使用本药剂2-3次,III度烫伤按需换药,3-7天为一疗程。 (四):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烧烫伤创面去痂后,皮肤润泽,无留瘢痕。 有效:创面用药后,结痂,渗出液减少。 好转:创面结痂后,去痂慢,无渗出液。 (五)结果统计: 1-浅II度烧烫伤,面积在40%以下者,7天内治愈率为100%。III度烧烫伤,真皮破坏,毛细血管暴露。烧伤面积I用药10天,全部治愈,未用植皮和美容技术,无瘢痕,无色素沉着,无挛缩畸形。下面例举三个典型病例: 李XX,女,26岁,2002年4月5号在家炸鱼时,沸腾溅出的油烫伤头、面部,伤面为1-1I度烫伤,烫伤面积为5%,III度烧伤为1%。第二天找我治疗,治疗第一步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消毒,用无菌针头穿破大水泡,用无菌药棉吸干流出渗液。敷上烫伤药后,患者说,很舒服的清凉感觉,肿胀疼痛的感觉一点也没有了。每天换药3-5次,2天后去掉水泡皮,继续敷药,湿润保护创面。用药期间未用抗生素、消炎药等。10天后,患者有事需外出,因药膏为黑色,停止用药。创面已为新生皮肤。颜色较周围皮肤红嫩些。一月后,新生皮肤已恢复的和周围皮肤一样了。 例案2: 张XX,男,五岁,放学后被灶内蹦出的木炭烫伤,眼皮、面部,浅II度烫伤。面积为2%,及时找我治疗,每天敷药两次,用药后肿痛全消,2天后全愈,肤色正常。 李XX,男,6岁,夏天吃饭时被菜汤烫伤臀部,会阴,大腿,烫伤II度,面积为30%,5个小时后到我处治疗,生理盐水冲洗伤面后每天敷药5-7次,未用抗生素和消炎药,10天后全愈,无伤疤。无挛缩畸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按下述方法制成的油剂,去子槐角炭粉25‑30g,白麻油20‑30g,将当年生成熟槐角洗净去子、烘干或风干,置容器内炒至完全炭化,粉碎成≥120目的细粉,将白芝麻置于容器内炒至水分蒸干,常规方法提取白麻油,将提取的白麻油与上述细粉按上述比例混合,调成稀糊状,装瓶封口后,进行灭菌处理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按下述方法制成的油剂,去子槐角炭粉25-30g,白麻油20-30g,将当年生成熟槐角洗净去子、烘干或风干,置容器内炒至完全炭化,粉碎成> 120目的细粉,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菊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