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针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7779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0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针注射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注射端;所述注射端具有凹入式端部;所述凹入式端部包括凸起设置的边缘部以及凹入设置的注射部,且所述边缘部位于所述注射部的周缘;所述注射部开设若干注射微孔;所述边缘部还设置若干摩擦部,用于增强所述边缘部与外部皮肤接触时的摩擦力。上述无针注射器结构简单,方便生产。注射部为凹陷状,并通过边缘部进行定位,相比传统无针注射器,注射区域更加精准,更有利于控制注射深度和注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针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针注射器。
技术介绍
随着制药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已经崛起,由于生物制剂不适合口服,所以寻找一种更舒适、更有效的给药方式成为全球医疗行业的需求。 1866年法国科学家首次提出“无针注射”的概念,众多学者就开始研制无需针头、凭借高速气流推动将药液扩散注入病人皮内等先进注射器。经多年研制,世界上第一只无针注射器产品于1992年在德国上市,获批专用于注射胰岛素。无针注射作为一种医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注射技术,近些年渐渐应用于临床。中国药监局也准予国内企业生产无针注射器。该技术就是在进行药物注射时不借助针头,液体药物以超细、高速、直线喷出高压射流的方式直接进入机体组织,从而解决了传统注射由于针头刺入机体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疼痛、出血、感染、组织损伤、患者心理压力等。无针注射除了药物本身外,没有其他异物进入机体。因此,不少权威人士将把无针注射技术的应用称为“医用注射技术的一次革命”。 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全球无针注射器销量突破10亿美元。目前第一大无针注射器消费国为美国,其次是日本。因此无针注射器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相比传统针头注射,药液直接进入皮下均匀散开,增加了药物吸收率,且长时间注射皮肤不易起硬结。此外,经无针注射的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更为弥散,促进药物的吸收,药液吸收更加完全,药品的生物利用度得以提高,血药浓度峰值可提前到来。 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并发症的死亡率很高,却是由于患者血糖控制的不稳定所造成。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已被医生和患者所认同。因此相比传统注射方法,无针注射的优势更加凸显。 1、无针注射可以使用外源胰岛素吸收更快,更接近内源性胰岛素,比有针要快15到20分钟,通过长期改善胰岛素的吸收,降低糖尿病发症的风险。血红蛋白暴露于高血糖环境的时间也缩短了一半,大幅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形成的速度,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2、由于药品弥散状进入皮下,分散均匀,不易堵塞微小的淋巴管,长期使用皮下不起硬结。 3、因为没有针头,有效地降低了细菌感染的几率。 4、不会出现针头划伤及折断的危害。 5、彻底消除了针头的恐惧。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无针注射器,存在定位不够准确、可能发生滑动、不易控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较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边缘部凸起设置的、注射部凹入设置的、边缘部位于注射部周缘的、定位准确、增强边缘部的摩擦力、容易控制、结构简单的无针注射器。 一种无针注射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有注射端; 所述注射端具有凹入式端部; 所述凹入式端部包括凸起设置的边缘部以及凹入设置的注射部,且所述边缘部位于所述注射部的周缘; 所述注射部开设若干注射微孔; 所述边缘部还设置若干摩擦部,用于增强所述边缘部与外部皮肤接触时的摩擦力。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部的中部还设置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凸出的表面相对所述注射部的底面低于所述边缘部的表面,所述注射微孔设置于所述凸出部上。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边缘部间隔设置。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部具有若干所述凸出部,若干所述凸出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注射部内。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缘部设置所述摩擦部的端面为弧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部为设置于所述边缘部上的凸块。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微孔为开设于所述注射部上的凹槽,若干注射微孔有序排列。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内壁为弧面,且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06mm? 0.07mm。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针注射器还包括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容置部的内部与所述注射部相连通。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部上设有刻度表,用于指示注射量。 上述无针注射器结构简单,方便生产。注射部为凹陷状,并通过边缘部进行定位,相比传统无针注射器,注射区域更加精准,更有利于控制注射深度和注射范围。 摩擦部增大了皮肤与无针注射器的摩擦力,有助于其定位,令定位更加精准、稳定,不易变动位置。此外,摩擦部令无针注射器与皮肤的接触由平整的面状区域变成点状区域,减少了皮肤的局部压迫,不仅有助于人体循环系统正常运行,而且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度。边缘部设置摩擦部的端面为弧面,进一步加强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凹槽状的注射微孔增大了注射部的粗糙度,不仅令无针注射器的定位更加精准,而且减少了使用者的疼痛感。凹槽的深度为0.06mm?0.07mm,跨度为0.3?0.4mm,令注射时的压力均衡,可以更准确的注射到血液内。此外,注射部中部的注射微孔之间的距离较小,进一步加强了无针注射器的精度。 凸出部进一步增加了无针注射器的定位效果。多个凸出部还可以同时注射多个不同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无针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无针注射器注射端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无针注射器注射端的俯视图; 图4为技术另一实施例无针注射器注射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若干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其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无针注射器10的结构示意图。 无针注射器10具有本体100。 本体100设有注射端120,注射端120具有凹入式端部110。凹入式端部110包括凸起设置的边缘部111以及凹入设置的注射部112,且边缘部111位于注射部112的周缘。其中,边缘部111用于在注射时对无针注射器10进行定位。也可以理解为,注射端120开设凹槽状的注射部112,凹槽的侧壁形成边缘部111。 本实施例中,边缘部111为环状结构,环状的边缘部111围着凹入的注射部112。其他实施例中,边缘部111也可以为多个,多个边缘部111沿注射部112的周缘间隔分布。例如,边缘部111为六个,六个边缘部111呈正六边形排列,即位于正六边形的顶角位置,并分布于注射部112的周缘。又如边缘部111为七个,七个边缘部111沿注射部112的周缘呈圆形间隔分布。 多个边缘部111间隔分布,可减少无针注射器10对需注射区域皮肤的按压,进而令注射位置更加精准,增加无针注射器10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有注射端; 所述注射端具有凹入式端部; 所述凹入式端部包括凸起设置的边缘部以及凹入设置的注射部,且所述边缘部位于所述注射部的周缘; 所述注射部开设若干注射微孔; 所述边缘部还设置若干摩擦部,用于增强所述边缘部与外部皮肤接触时的摩擦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有注射端; 所述注射端具有凹入式端部; 所述凹入式端部包括凸起设置的边缘部以及凹入设置的注射部,且所述边缘部位于所述注射部的周缘; 所述注射部开设若干注射微孔; 所述边缘部还设置若干摩擦部,用于增强所述边缘部与外部皮肤接触时的摩擦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部的中部还设置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凸出的表面相对所述注射部的底面低于所述边缘部的表面,所述注射微孔设置于所述凸出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边缘部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部具有若干所述凸出部,若干所述凸出部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宇靖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