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7777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0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固液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主料中转罐、辅料预混中转罐和气力混合搅拌机;气力混合搅拌机包括主料入料口、搅拌罐、辅料入料口、驱动装置、搅拌桨组件和基液加注口;主料入料口的末端设置有主料雾化喷头;辅料入料口的末端设置有辅料雾化喷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正压气体分别将主料中转罐内的主料粉料和辅料预混中转罐中的辅料粉料射入气力混合搅拌机中,驱动装置驱动搅拌桨组件进行干粉气力混合及高速离心混合,如此能够使不同粉料充分预混均匀,待粉料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基液进行搅拌,可以提高浆液均匀性和黏度一致性,并大大缩短搅拌时间以及搅拌机的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
本技术属于固液混合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储能大、功率大、无污染、寿命长、自放电系数小、温度适应范围宽泛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逐渐成为消费电子和高速大续航里程汽车的最佳电源。目前,大部分的生产厂家生产的方形或圆柱形二次锂离子电池均是采用卷绕工艺制成,即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及隔离在二者之间的隔离膜卷绕之后得到电芯,再将电芯置于包装壳内,注入电解液,再经过后续的化成、容量等得到电池。其中,正极极片包括一般采用铝箔制作的正极集流体和附着在正极集流体上、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膜片;负极极片包括一般采用铜箔制作的负极集流体和附着在负极集流体上、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膜片;隔离膜则一般为采用塑化、萃取等工艺制成的微孔薄膜,有时为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还会在隔离膜的表面涂覆陶瓷层等。 制造正极膜片、负极膜片和陶瓷层等时,根据工艺要求,需要将多种粉料、液体投入到搅拌机中,由搅拌机搅拌后得到膏状的浆液,再将浆液涂覆到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或者隔离膜上,烘干即得到正极膜片、负极膜片和陶瓷层。 目前浆液的混合搅拌方式大多为同时加入粉料和基液进行搅拌,由于加入的基液比较粘稠,粉料中又含有粘结剂,从而导致搅拌时浆液的阻尼系数大、浆液流动性差,进而使得搅拌后粉料和基液混合不均匀。由此可见,现有的浆液的搅拌方式具有耗时长、搅拌机功耗高、浆液均匀性差和黏度不均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其能够将粉料加入后以粉末状态进行分气力混合和离心混合等;粉料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基液进行混合,从而可以降低搅拌机的功耗,缩短搅拌时间,提高浆液均匀性和黏度一致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主料中转罐、辅料预混中转罐和气力混合搅拌机; 所述主料中转罐包括主料加料口、第一罐体和主料出料口 ; 所述辅料预混中转罐包括辅料加料口、第二罐体和辅料出料口 ; 所述气力混合搅拌机包括主料入料口、搅拌罐、辅料入料口、驱动装置、搅拌桨组件和基液加注口 ; 所述第一罐体连接有充有正压气体的第一气管; 所述第二罐体连接有充有正压气体的第二气管; 所述主料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主料入料口连通,并且所述主料入料口的末端设置有主料雾化喷头; 所述辅料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二罐体和所述辅料入料口连通,并且所述辅料入料口的末端设置有辅料雾化喷头; 所述搅拌桨组件置于所述搅拌罐内,并且所述搅拌桨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 作为本技术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料中转罐还包括主料加料仓、第一螺旋喂料器和第一正压气体接口 ; 所述主料加料口设置于所述主料加料仓上,所述主料加料仓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入口连通; 所述第一螺旋喂料器设置于所述主料加料仓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入口之间; 所述第一正压气体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管上。 作为本技术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料中转罐还包括第一称重显示控制器和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一称重显示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螺旋喂料器与所述第一称重显示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技术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辅料预混中转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内的预混桨、与所述预混桨连接的预混电机、第二正压气体接口和至少一个辅料加料仓; 所述辅料加料口设置于所述辅料加料仓上; 所述辅料加料仓通过粉料输送管与所述第二罐体连通; 所述第二正压气体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管上。 作为本技术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辅料预混中转罐还包括计重加料系统,所述计重加料系统包括第二称重显示控制器、第二称重传感器和第二螺旋喂料器; 所述第二称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二称重显示控制器和所述辅料加料仓连接; 所述第二螺旋喂料器设置于所述辅料加料仓的出口与所述粉料输送管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螺旋喂料器与所述第二称重显示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技术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气力混合搅拌机还包括电控系统、设置于所述搅拌罐的底部的浆液出口和气体过滤器,所述气体过滤器与所述搅拌罐连通。 作为本技术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料出料口和所述主料入料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辅料出料口和所述辅料入料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 作为本技术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控系统包括主料控制电磁阀、离心预混电机、辅料控制电磁阀、气体过滤器控制电磁阀和电控柜; 所述主料控制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 所述离心预混电机与所述搅拌桨组件连接; 所述辅料控制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 所述气体过滤器控制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气体过滤器与所述搅拌罐的连通通道上; 所述主料控制电磁阀、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离心预混电机、所述辅料控制电磁阀和所述气体过滤器控制电磁阀均与所述电控柜电连接。 作为本技术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桨组件包括预混离心桨轮、粉料搅拌桨和粉液混合搅拌桨,所述预混离心桨轮设置于所述粉料搅拌桨和所述粉液混合搅拌桨的上方。 作为本技术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粉料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和交错地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杆,所述粉液混合搅拌桨设置为螺旋形搅拌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有正压气体的主料中转罐、连有正压气体的辅料预混中转罐和气力混合搅拌机,并在主料入料口的末端设置主料雾化喷头,在辅料入料口的末端设置辅料雾化喷头,使得可以通过正压气体分别将主料中转罐内的主料粉料和辅料预混中转罐中的辅料粉料通过流化喷射的方式射入气力混合搅拌机中,驱动装置驱动搅拌桨组件进行干粉气力混合及高速离心混合,如此能够使不同粉料充分预混均匀,待粉料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基液进行搅拌,可以降低搅拌时衆液的阻尼系数,提闻衆液流动性,进而可以提闻粉料和基液的混合均勻性,提闻衆液均勻性和黏度一致性,并大大缩短搅拌时间以及搅拌机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主料中转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辅料预混中转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中气力混合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主料中转罐; 11-主料加料仓;12-主料加料口 ;13-第一螺旋喂料器;14-第一罐体;15-第一气管;16-第一正压气体接口 ;17-第一称重显不控制器;18-第一称重传感器19-主料出料0。 2-辅料预混中转罐; 21-辅料加料仓:22-计重加料系统:221-第二称重显示控制器:222-第二称重传感器;223-第二螺旋喂料器;23-粉料输送管;24-预混电机;25-第二罐体;26-预混桨;27-第二正压气体接口 ;28-第二气管;29-辅料出料口。 3-气力混合搅拌机; 31-辅料入料口 ;32-电控系统;321-主料控制电磁阀;322-驱动装置;323离心预混电机;324辅料控制电磁阀;325-气体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料中转罐、辅料预混中转罐和气力混合搅拌机;所述主料中转罐包括主料加料口、第一罐体和主料出料口;所述辅料预混中转罐包括辅料加料口、第二罐体和辅料出料口;所述气力混合搅拌机包括主料入料口、搅拌罐、辅料入料口、驱动装置、搅拌桨组件和基液加注口;所述第一罐体连接有充有正压气体的第一气管;所述第二罐体连接有充有正压气体的第二气管;所述主料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主料入料口连通,并且所述主料入料口的末端设置有主料雾化喷头;所述辅料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二罐体和所述辅料入料口连通,并且所述辅料入料口的末端设置有辅料雾化喷头;所述搅拌桨组件置于所述搅拌罐内,并且所述搅拌桨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料中转罐、辅料预混中转罐和气力混合搅拌机; 所述主料中转罐包括主料加料口、第一罐体和主料出料口 ; 所述辅料预混中转罐包括辅料加料口、第二罐体和辅料出料口 ; 所述气力混合搅拌机包括主料入料口、搅拌罐、辅料入料口、驱动装置、搅拌桨组件和基液加注口; 所述第一罐体连接有充有正压气体的第一气管; 所述第二罐体连接有充有正压气体的第二气管; 所述主料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主料入料口连通,并且所述主料入料口的末端设置有主料雾化喷头; 所述辅料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二罐体和所述辅料入料口连通,并且所述辅料入料口的末端设置有辅料雾化喷头; 所述搅拌桨组件置于所述搅拌罐内,并且所述搅拌桨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中转罐还包括主料加料仓、第一螺旋喂料器和第一正压气体接口 ; 所述主料加料口设置于所述主料加料仓上,所述主料加料仓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入口连通; 所述第一螺旋喂料器设置于所述主料加料仓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入口之间; 所述第一正压气体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中转罐还包括第一称重显示控制器和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一称重显示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螺旋喂料器与所述第一称重显示控制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气力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预混中转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内的预混桨、与所述预混桨连接的预混电机、第二正压气体接口和至少一个辅料加料仓; 所述辅料加料口设置于所述辅料加料仓上; 所述辅料加料仓通过粉料输送管与所述第二罐体连通; 所述第二正压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心林志强张五堂郭超罗登红蔡开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