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稳定杆拉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7459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0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稳定杆拉杆结构,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上球头副、减振器缸筒、套筒、活塞杆和下球头副;所述减振器缸筒和活塞杆组成拉杆减振器,在拉杆减振器上套设有可在其上滑动的套筒,所述套筒设有内螺纹,所述缸筒的中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三外螺纹,所述活塞杆底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稳定杆兼顾城市工况和野外工况,城市工况时,稳定杆对车辆的侧倾起抑制作用,使车辆转弯时具有较小的侧倾角。而在野外路面时,稳定杆和悬架一起起作用,对来自路面的冲击进行吸收,使传递到车内的振动大大减小,从而使车辆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稳定杆拉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拉杆结构,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稳定杆拉杆结构。
技术介绍
稳定杆两端通过拉杆和悬架刚性连接在一起,当一边悬架随着车轮上下跳动时,稳定杆一端会随着悬架一起上下运动,使稳定杆产生扭转,造成悬架刚度和侧倾角刚度增大。当车辆转弯时,较大的悬架侧倾角刚度可以使车身有较小的侧倾角,从而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但是当汽车通过坑洼路面或卵石路面时,两边车轮跳动不一样使稳定杆产生扭转,导致悬架刚度增大对路面的冲击吸收能力大大降低,舒适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兼顾城市工况和野外工况的具有双重功能的稳定杆拉杆结构。 这种具有双重功能的稳定杆拉杆结构,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上球头副、减振器缸筒、套筒、活塞杆和下球头副;所述减振器缸筒和活塞杆组成拉杆减振器,在拉杆减振器上套设有可在其上滑动的套筒,所述套筒设有内螺纹,所述缸筒的中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三外螺纹,所述活塞杆底部设有第二外螺纹;当套筒旋转到上端时,套筒一端和缸筒上的螺纹配合,另一端和缸筒底部外表面的第三外螺纹配合,此时拉杆减振器起作用;当套筒旋转到下端时,套筒一端和活塞杆的底部的螺纹配合,另一端和缸筒底部外表面的第三外螺纹配合,此时缸筒和活塞杆被套筒固定,相互之间不能运动,此时拉杆减振器不起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上球头副连接减振器,所述下球头副连接稳定杆,所述稳定杆通过压板固定在副车架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稳定杆兼顾城市工况和野外工况,城市工况时,稳定杆对车辆的侧倾起抑制作用,使车辆转弯时具有较小的侧倾角。而在野外路面时,稳定杆和悬架一起起作用,对来自路面的冲击进行吸收,使传递到车内的振动大大减小,从而使车辆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图5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的B-B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球头副1,第一外螺纹2,缸筒3,套筒4,稳定杆5,压板6,副车架7,下球头副8,下控制臂9,制动盘10,驱动轴11,减振器12,弹簧13,活塞杆14,第二外螺纹15、第三外螺纹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技术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技术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技术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这种具有双重功能的稳定杆拉杆结构,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上球头副1、减振器缸筒3、套筒4、活塞杆14和下球头副8 ;所述减振器缸筒3和活塞杆14组成拉杆减振器,该拉杆减振器为普通减振器结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不再阐述。在拉杆减振器上套设有可在其上滑动的套筒4,所述套筒4设有内螺纹2,所述缸筒3的中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外螺纹2和第三外螺纹16,所述活塞杆14底部设有第二外螺纹15 ;当套筒4旋转到上端时,套筒4 一端和缸筒3上的螺纹2配合,另一端和缸筒3底部外表面的第三外螺纹16配合,此时拉杆减振器起作用;当套筒4旋转到下端时,套筒4 一端和活塞杆14的底部的第二外螺纹15配合,另一端和缸筒3底部外表面的第三外螺纹16配合,此时缸筒3和活塞杆14被套筒4固定,相互之间不能运动,此时拉杆减振器不起作用。所述上球头副I连接减振器12,所述下球头副8连接稳定杆5,所述稳定杆5通过压板6固定在副车架7上。 工作原理:见图1,稳定杆5通过压板6固定在副车架7上,稳定杆5通过下球头副8和拉杆减振器连接,拉杆减振器通过上球头副I和减振器12固定在一起。当左边悬架上跳时,减振器12带动缸筒3向上运动,稳定杆5向上发生扭转。左边悬架下跳时,减振器12带动缸筒3 —起向下移动,稳定杆5向下发生扭转。 见图2,图3,在拉杆减振器的外侧安装套筒4,套筒4可以在拉杆减振器的缸筒3和活塞杆14上旋转上下移动。套筒4旋转到下端后,一端和活塞杆14的底部的第二外螺纹15配合,一端和缸筒3底部外表面的第三外螺纹16配合,此时缸筒3和活塞杆14被套筒4固定,相互之间不能运动,此时拉杆减振器不起作用。在城市路面时,把套筒4旋转到下端,此时拉杆减振器不起作用,拉杆减振器起到普通拉杆的作用,对转弯时对车辆的侧倾起抑制作用,使车辆具有较小的侧倾角。 套筒4旋转到上端后,一端和减振器缸筒3上的第一外螺纹2配合,一端和缸筒3底部外表面的第三外螺纹16配合,此时缸筒3和活塞杆14没有被固定,相互之间可以运动,此时拉杆减振器起作用,可以和悬架上的减振器12 —起对来自路面的冲击起吸收作用。在野外路面时,把套筒4旋转到上端,此时拉杆减振器起作用,和悬架上的减振器12 —起对来自路面的冲击起吸收作用,使传递到车内的振动得到减小,从而使车辆具有良好的舒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稳定杆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上球头副(1)、减振器缸筒(3)、套筒(4)、活塞杆(14)和下球头副(8);所述减振器缸筒(3)和活塞杆(14)组成拉杆减振器,在拉杆减振器上套设有可在其上滑动的套筒(4),所述套筒(4)设有内螺纹(2),所述缸筒(3)的中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外螺纹(2)和第三外螺纹(16),所述活塞杆(14)底部设有第二外螺纹(15);当套筒(4)旋转到上端时,套筒(4)一端和缸筒(3)上的螺纹(2)配合,另一端和缸筒(3)底部外表面的第三外螺纹(16)配合,此时拉杆减振器起作用;当套筒(4)旋转到下端时,套筒(4)一端和活塞杆(14)的底部的第二外螺纹(15)配合,另一端和缸筒(3)底部外表面的第三外螺纹(16)配合,此时缸筒(3)和活塞杆(14)被套筒(4)固定,相互之间不能运动,此时拉杆减振器不起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稳定杆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上球头副(1)、减振器缸筒(3)、套筒(4)、活塞杆(14)和下球头副(8);所述减振器缸筒(3)和活塞杆(14)组成拉杆减振器,在拉杆减振器上套设有可在其上滑动的套筒(4),所述套筒(4)设有内螺纹(2),所述缸筒(3)的中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外螺纹(2)和第三外螺纹(16),所述活塞杆(14)底部设有第二外螺纹(15);当套筒(4)旋转到上端时,套筒(4) 一端和缸筒(3)上的螺纹(2)配合,另一端和缸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姜军平宁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