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触控面板的基线校准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17180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触控面板的基线校准方法及其系统。该基线校准方法首先通过第一轴向计算程序计算出每一传输电极上的第一差值。然后通过第二轴向计算程序计算出每一感测电极上的第二差值。最后将各第二差值与各第一差值计算取得基线校正值。并使用各基线校正值校正各传输电极与各感测电极所形成的交越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触控面板的基线校准方法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线校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触控面板的基线校准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近年来触控感应的相关技术的大幅提升,且其在使用上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各式各样的触控感应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电子产品中。其中,触控面板即因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消耗功率低以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上。 在触控面板的制程中,有部分触控面板会将压力传感器直接内嵌于触控面板之内,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及达成将触控面板轻薄化的目标。然而,由于制程中可能发生的元件特性漂移等无法预测的因素,触控面板的成品中所内嵌的这些压力传感器有可能会在使用者并未做出任何有效触发动作的情况下感测到不应存在的按压点,也即所谓的初始按压点(Initial Touch Point),而影响到操作触控面板的准确度,且随着触控面板的面积增力口,上述问题会更为急剧的恶化。另一方面,在触控面板的感测通道之间,通常彼此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其也影响触控面板在使用者未做出任何有效触发动作时,各个感测通道所感测接收到的初始按压点的值有所差异,同样会造成触控面板的准确度,并引起使用者的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触控面板上初始按压点的校正,是影响触控面板能否正确使用以及精准判别使用者动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触控面板的基线校准方法,包括:通过第一轴向计算程序计算出每一传输电极上的第一差值;接着,通过第二轴向计算程序计算出每一感测电极上的第二差值;以及将各第二差值与各第一差值计算取得基线校正值(calibrat1n value)。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触控面板的基线校准系统,基线校准系统包括触控面板与基线校正单元。基线校正单元耦接于触控面板。其中基线校正单元通过第一轴向计算程序计算出每一传输电极上的第一差值;接着,通过第二轴向计算程序计算出每一感测电极上的第二差值;以及基线校正单元将各第二差值与各第一差值计算取得基线校正值。 综上所述,触控面板的制造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线校准方法或系统,利用基线校正单元对原本触控面板上因制程或者感测通道之间的不匹配,造成整体使用者在使用触控面板的判断上准确度下降。利用对第一轴向上的交越点做第一次校正,再参照第一轴向的校正结果对第二轴向上的交越点做第二次的校正方式,消除各轴向的不平整度,进而达到整体触控面板的梯度趋近一致,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判断精准度。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以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的方式进行交越点的校正,进一步可省下N2-2N的硬件需求。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线校准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线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基线校准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再一基线校准方法流程图。 【符号说明】 1:基线校准系统 11:触控面板 12:检测前端器 13:基线校正单元 14:运算单元 :交越点 TX1-TX^ 传输电极 ?RX13:感测电极 群组 S101 ?S104、S201 ?S209、S301 ?S311 为方法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将参看随附图式更充分地描述各种例示性实施例,在随附图式中展示一些例示性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例。确切而言,提供此等例示性实施例使得本专利技术将为详尽且完整,且将向熟习此项技术者充分传达本专利技术概念的范畴。在诸图式中,可为了清楚而夸示层及区的大小及相对大小。类似数字始终指示类似元件。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此等元件不应受此等术语限制。此等术语乃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元件可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专利技术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或”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者或者多者的所有组合。 [基线校准系统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线校准系统的示意图。基线校准系统1包括触控面板11、运算单元14、检测前端器12以及基线校正单元13。检测前端器12耦接于触控面板11,基线校正单元13耦接于检测前端器12,运算单元14耦接于触控面板11与检测前端器12之间。另外,基线校正单元13的输出端耦接于运算单元14。 请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示意图。触控面板11具有第一轴向的多条传输电极TXi与第二轴向的多条感测电极RXj,各传输电极TXi与各感测电极RXj皆形成交越点Pu,其中i,j ^ 1且i,j为整数。举例来说,如图2中所示,触控面板11在第一轴向具有多条传输电极TXi?TX7以及第二轴向具有多条感测电极?RX13。各传输电极TXi与各感测电极1?皆形成交越点Pu,例如传输电极TXi与感测电极所形成的交越点Ρ1Λ以及传输电极TXi与感测电极RX2所形成的交越点P1;2。 在触控面板11之后还具有模拟数字转换器(图未示),模拟数字转换器为用以所接收到的模拟形式的连续信号转换成数字形式的离散信号的电路。其可将信号转换并用于测量,其中表示的方式通常为一定比例电压值的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输出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码结构。模拟数字转换器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提供给检测前端器12。更仔细地说,当扫描信号依序扫描触控面板上的传输电极TXi时,通过传输电极TXi所对应的感测电极RXi感测出交越点Pu的感测值,并将感测值由模拟信号格式转换成数字信号格式。接着,将转换成数字信号格式的感测值提供至基线校正单元13。 运算单元14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第一输入端耦接于触控面板11,第二输入端耦接于基线校正单元13,输出端耦接于检测前端器12。运算单元14用以将第二输入端所接收到基线校正单元13计算出的基线校正值CRT (Pu)与触控面板11输出的各交越点Pu进行运算,并于输出端输出校正后的各交越点Pu的感测值。 检测前端器12耦接于触控面板11,其为用以做信号传输的多通道电路,检测前端器12的通道用以接收触控面板11上的感测电极所感测交越点Pu的感测值。换句话说,检测前端器12的每一个通道耦接至少触控面板11上的至少一感测电极RXj。 基线校正单元13的一端耦接检测前端器12,另一端耦接于运算单元14。基线校正单元13为运算电路或其他具有运算或储存功能的计算电路。基线校正单元13通过检测前端器12接收转换过的扫描信号。在扫描信号依序扫描触控面板11上的传输电极时,通过传输电极TXi所对应的感测电极RXj感测出传输电极TXi上交越点Pu的感测值。 基线校正单元13,其用以执行多个计算程序。首先,基线校正单元13根据使用者预先设定的预设参考值BKTH,此预设参考值BKTH为使用者所欲达到的校正目标。接着,基线校正单兀13依序将至少一扫描信号SCANa (TXj)扫描第一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触控面板的基线校准方法,所述触控面板具有多条传输电极与多条感测电极,各所述传输电极与各所述感测电极形成一交越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线校准方法包括:通过一第一轴向计算程序计算出每一所述传输电极上的一第一差值;通过一第二轴向计算程序计算出每一所述感测电极上的一第二差值;以及将各个所述第二差值与各个所述第一差值进行计算以取得一基线校正值。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04 TW 1021318951.一种应用于触控面板的基线校准方法,所述触控面板具有多条传输电极与多条感测电极,各所述传输电极与各所述感测电极形成一交越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线校准方法包括: 通过一第一轴向计算程序计算出每一所述传输电极上的一第一差值; 通过一第二轴向计算程序计算出每一所述感测电极上的一第二差值;以及 将各个所述第二差值与各个所述第一差值进行计算以取得一基线校正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触控面板的基线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轴向计算程序中包括: 设定一预设参考值; 当将至少一第一扫描信号依序扫描第一轴向的一第一传输电极时,每一个所述第一扫描信号都将计算出一第一平均值,其中所述第一平均值为所述第一传输电极上的所述交越点的一感测值的相加之后的平均值;以及 利用一搜寻过程以所述预设参考值为基准,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中计算出属于所述第一传输电极的第一差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触控面板的基线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差值为一第二平均值与所述第一差值的计算过程所暂存的一最低有效位计算而获得,所述第二平均值为各个所述感测电极上的所述交越点的所述感测值的相加之后的平均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触控面板的基线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线校准方法还包括: 将至少一第二扫描信号依序扫描第一轴向的一第二传输电极,每一个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都将计算出所述第二传输电极上所述交越点的所述感测值的所述第一平均值;以及 利用所述搜寻过程以所述预设参考值为基准,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计算出属于所述第二传输电极的所述第一差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线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线校准方法还包括: 使用各所述基线校正值校正各所述传输电极与各所述感测电极所形成的每一所述交越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触控面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智仁徐建昌
申请(专利权)人: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