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翱专利>正文

海上夹心钢管桩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879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夹心钢管桩基础。海上夹心钢管桩基础,包括外钢桩(11)和内钢管(12),所述内钢管(12)安装于外钢桩(11)内,所述内钢管(12)与外钢桩(11)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在环形空间内浇筑形成有钢筋砼(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钢结构和钢筋砼结构的有机组合显著增加单桩结构的截面模量及结构刚度,克服了单桩结构在使用期变形偏大、不适合水深大的缺点。夹心钢管桩基础结构能有效减小先施打的外钢桩的壁厚及重量,在起重能力一定时,可实现更大直径管桩的沉桩施工,使所述海上夹心钢管桩基础可适用于水深更大的工程区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上夹心钢管桩基础
本技术属于海洋工程基础的
,具体涉及一种海上夹心钢管粧基础。
技术介绍
海上工程因在海上施工,工况较恶劣,具有可施工时间短,施工难度大,受天气海况等自然条件影响巨大等特点。 目前,单根大直径钢管粧是海洋工程特别是海上风电工程中常用的基础结构类型之一,具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制作方便、沉粧施工只需一次完成、工序单一、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软土层较厚的工程区域。但单粧基础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泥面以上的悬臂长度过大,柔性偏大而刚度不足,使用期位移变形较大,较难适应水深较大区域;为了保证足够的刚度及强度,单根钢管粧的直径较大(一般4米以上),相应的壁厚也大,钢材用量多;整根钢管粧的重量大,需大型起重设备及大型打粧锤,对施工设备要求很高;受起重设备能力的限制,目前单根钢管粧所采用的最大直径也因此而受限,在较大风机荷载、较深海区尚难以使用该种基础结构。 上述论述内容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将被描述和/或主张的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相关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相信该论述内容有助于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因此,应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上夹心钢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钢桩(11)和内钢管(12),所述内钢管(12)安装于外钢桩(11)内,所述内钢管(12)与外钢桩(11)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在环形空间内浇筑形成有钢筋砼(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夹心钢管粧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钢粧(11)和内钢管(12),所述内钢管(12)安装于外钢粧(11)内,所述内钢管(12)与外钢粧(11)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在环形空间内浇筑形成有钢筋砼(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夹心钢管粧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粧(11)与内钢管(12)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夹心钢管粧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管(12)顶端与外钢粧(11)顶端平齐或低于其顶端,所述内钢管(12)的底端高于外钢粧(11)底端。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翱张锐温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熊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