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喜林专利>正文

复合树脂发动机护板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6796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树脂发动机护板,是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化石粉、固化剂、促进剂、黑糊混合材料经简单工艺制成的,在护板本体的上部设有通风口,左边设有机油放油孔,右边设有放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发动机全封闭保护,一方面防止杂物卷入发动机,使其造成异响,另一方面使汽车行驶至坑洼颠簸路面、坡路或遇到磕碰时能够大面积接受冲击,有效的保护发动机机油底壳、变速箱及线路和管路,减少部件损伤,树脂材料的发动机护板抗冲击性强,耐腐蚀性能好,散热性好,超出抗冲击的极限,耐破碎性可靠,成本较低,不易产生发动机共鸣,负载轻,减少发动机功率损耗,可以起到省油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护板,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树脂发动机护 板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树脂制品是我国的一种新型材料,其用途非常广泛,与金属材料 相比比重较轻,与金属铝相比抗疲劳强度较高,树脂合成材料与金属 材料抗冲击性比,对于一般性冲击,树脂材料耐冲击性要优于金属的 抗冲击性。如发生重大的撞击时,树脂材料易破碎,较金属材料更安 全可靠。树脂材料有绝缘度高、介电常数低、尺寸稳定性好、耐腐蚀的性能。在最大的应力条件下伸长率仅为3%—4%,耐高温,在抗拉 强度保留率50%,化学稳定性好,耐气候性好,不受任何化学物侵蚀, 导热系数高,用作电绝缘材料能迅速散热,并且几乎不吸水,不变形, 所以,树脂材料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汽车出厂时底盘是裸露或半裸露的,在汽车高速行驶中容易巻入 杂物,当通过障碍物时容易磕碰发动机底盘部分。而发动机变速箱和 机油底壳部件是发动机最脆弱最容易出现隐患的部位, 一旦受到撞击 磕碰或巻入杂物,发动机就不能正常工作,此时驾驶员也不容易发觉, 发动机将会出现抱死,进入大修状态或报废,给驾驶员带来生命或安全隐患。目前,汽车厂家所用的发动机护板是金属护板或塑料护板,而且都是半封闭的。金属护板是采用A3板冲压成型,成本较高,工序较多,而且增加轿车自重, 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时易造成发动机破损,人 员伤亡。在长期的行驶过程中,由于螺丝的松动产生共鸣的噪声,另 外,在雨天的行驶中,金属护板容易腐蚀生锈。塑料护板由于是注塑 成型,所以成本高、价格贵,而且其抗冲击性较差,在颠簸的路面行 驶中极容易造成破损,起不到防护作用。同时,半封闭结构只能起到 防尘作用,根本保护不了发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重量轻、耐腐蚀、散热 性能好、抗冲击性强、成本低的全封闭复合树脂发动机护板及制造方 法,该护板能够有效保护发动机机油底壳、变速箱以及线路和管路, 减少发动机机油底壳部件的损伤,提高汽车安全系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制成护板的材料配方为不饱和聚酯树脂40 — 45%化石粉30—50% 固化剂3 —13% 促进剂1 — 11% 黑糊0.5—2%其结构为护板本体的四角设有安装孔,在护板本体的上部设有通风口,左边设有机油放油孔,右边设有放水孔。不饱和聚酯树脂是191 # A型。固化剂是过氧化甲乙酮和/或二甲基苯胺。促进剂是环烷酸锌和/或环烷酸钴。本专利技术复合树脂发动机护板的制造方法如下1) 制作模具、修型-,2) 将白金布裁剪;3) 将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化石粉混合,搅拌均匀,备用;4) 将固化剂加入步骤3)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树脂胶液, 备用;5) 将白金布铺到模具上,将促进剂加入树脂胶液中搅拌均匀, 然后将该混合物涂刷到白金布上,其涂刷的厚度为0.4—0.6mm,再 铺上一层白金布,继续涂刷,共铺设7—IO层;6) 将涂刷完的产品表面负压、加载,进行固化,其固化时间20 —30分钟,固化温度45 — 50。C;7) 脱模;8) 裁板、整形;9) 喷漆。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护板本体的上部设有通风口,左边设有机油放油 孔,右边设有放水孔,可将发动机全封闭保护, 一方面防止杂物巻入 发动机,使其造成异响,另一方面使汽车行驶至坑洼颠簸路面、坡路 或遇到磕碰时能够大面积接受冲击,有效的保护发动机机油底壳、变 速箱及线路和管路,减少部件损伤,树脂材料的发动机护板抗冲击性强,耐腐蚀性能好,散热性好,超出抗冲击的极限,耐破碎性可靠, 成本较低,不易产生发动机共鸣,负载轻,减少发动机功率损耗,可 以起到省油的作用。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是在护板本体l的四角设有安装孔2,在护板 本体1的上部设有通风口 4,左边设有机油放油孔3,右边设有放水孔6,在护板本体中部和两侧设有加强筋5、 7。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如下 实施例1不饱和聚酯树脂191 # A型40%化石粉45%过氧化甲乙酮9%环烷酸锌5%黑糊1%。实施例2不饱和聚酯树脂191 # A型45% 化石粉50% 过氧化甲乙酮3% 环烷酸钴1.5%黑糊0.5%。实施例3不饱和聚酯树脂191 # A型42% 化石粉45%二甲基苯胺8% 环烷酸锌3% 黑糊2%。 实施例4不饱和聚酯树脂191弁A型45%化石粉35%二甲基苯胺10%环烷酸锌8%黑糊2%。实施例5不饱和聚酯树脂191 # A型40%化石粉40%二甲基苯胺13%环烷酸钴6%黑糊1%。实施例6不饱和聚酯树脂191 # A型40% 化石粉40%二甲基苯胺5% 过氧化甲乙酮8%环烷酸钴4% 环烷酸锌2% 黑糊1%。 实施例7不饱和聚酯树脂191 # A型45%化石粉35%二甲基苯胺10%过氧化甲乙酮3%环烷酸钴6%黑糊1%。实施例8不饱和聚酯树脂191 # A型40%化石粉45%二甲基苯胺8%环烷酸钴3%环烷酸钴3%黑糊1%。制造工艺1) 制作模具、修型;2) 将白金布裁剪;3) 将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化石粉混合,搅拌均匀,备用;4) 将固化剂加入步骤3)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树脂胶液, 备用;5) 将白金布铺到模具上,将促进剂加入树脂胶液中搅拌均匀, 然后将该混合物涂刷到白金布上,其涂刷的厚度为0.4 —0.6mm,再 铺上一层白金布,继续涂刷,共铺设7—10层;6) 将涂刷完的产品表面负压、加载,进行固化,其固化时间20 —30分钟,固化温度45 —50°C;7) 脱模;8) 裁板、整形;9) 喷漆。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树脂发动机护板,护板本体的四角设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制成护板的材料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制成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40-45%化石粉 30-50%固化剂 3-13%促进剂 1-11%黑糊 0.5-2%且在护板本体的上部设有通风口,左边设有机油放油孔,右边设有放水孔。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树脂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是191 #A型。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树脂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固化剂是过氧化甲乙酮和/或二甲基苯胺。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树脂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促进剂是环烷酸锌和/或环烷酸钴。5、 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复合树脂发动机护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按下列歩骤制造的1) 制作模具、修型;2) 将白金布裁剪;3) 将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化石粉混合,搅拌均匀,备用;4) 将固化剂加入歩骤3)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树脂胶液,备用;5) 将白金布铺到模具上,将促进剂加入树脂胶液中搅拌均匀, 然后将该混合物涂刷到白金布上,其涂刷的厚度为0.4 —0.6mm,再 铺上一层白金布,继续涂刷,共铺设7 — 10层;6) 将涂刷完的产品表面负压、加载,进行固化,其固化时间20 一30分钟,固化温度45 — 50。C;7) 脱模;8) 裁板、整形;9) 喷漆。全文摘要一种复合树脂发动机护板,是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化石粉、固化剂、促进剂、黑糊混合材料经简单工艺制成的,在护板本体的上部设有通风口,左边设有机油放油孔,右边设有放水孔。本专利技术可将发动机全封闭保护,一方面防止杂物卷入发动机,使其造成异响,另一方面使汽车行驶至坑洼颠簸路面、坡路或遇到磕碰时能够大面积接受冲击,有效的保护发动机机油底壳、变速箱及线路和管路,减少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树脂发动机护板,护板本体的四角设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制成护板的材料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制成的:不饱和聚酯树脂40-45%化石粉30-50%固化剂3-13%促进剂1-11%黑糊0.5-2%且在护板本体的上部设有通风口,左边设有机油放油孔,右边设有放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林曹鑫
申请(专利权)人:张喜林曹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