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343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包括固定设置在腹腔引流管的引流管管体前部的环形气囊,位于所述的环形气囊后部且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腹腔引流管上的卡环,以及与所述的气囊连通的气囊管,在所述的气囊管自由端设置有单向阀或密封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流管定位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稳定,安全可靠,不需要在病人的皮肤上粘贴胶布或缝线固定腹腔引流管,减少了过敏和痛苦,利用卡环可以根据患者腹壁的厚度不同进行调节,使腹腔引流管固定稳定,同时内外固定式提高了腹腔引流管的稳固性,不会因病人活动而导致引流管自行脱出体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进行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或者因为腹膜炎等病症导致腹腔积水的患者,为了对患者更好更快的治疗,通常需要对患者体内插入引流管来对病人体内的液体进行引流。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埋置引流管时,在引流管置入引流部位后大多采用胶布或缝线固定引流管。采用胶布固定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而且固定不可靠,腹腔引流管极易脱落。同时在患者的皮肤上粘贴胶布固定腹腔引流管,固定不是很稳定,有一定的活动度,容易把体外细菌带入体内,引起局部和或腹腔感染。缝线固定有以下缺点:(1)而缝线固定在患者活动时有切割的作用,导致患者局部疼痛,从而不愿意活动,不利于病人的锻炼和康复。(2)缝合后缝线切割可以使缝线脱落,导致腹腔引流管向外滑脱脱出。(3)缝合的针眼以及缝线切割后形成了一个创面,可以引起局部感染。(4)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越长,其向外滑脱脱出以及局部和或腹腔感染的机会就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快速且安全可靠的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包括固定设置在腹腔引流管的引流管管体前部的环形气囊,位于所述的环形气囊后部且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腹腔引流管上的卡环,以及与所述的气囊连通的气囊管,在所述的气囊管自由端设置有单向阀或密封塞。所述的卡环的前侧面设置有乳胶层。所述的环形气囊固定设置在引流管管体的前1/4-1/5处。所述的气囊管与所述的引流管管体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气囊管的前部分设置在引流管管体内部,后部自所述的引流管管体穿出以进行充放气操作。所述的卡环为首尾卡接的环形结构,所述的卡环的环体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设置有燕尾槽和与所述的燕尾槽匹配的卡头。在所述的引流管管体的外侧面上还可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且可允许所述的卡环嵌位其中的环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引流管定位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稳定,安全可靠,不需要在病人的皮肤上粘贴胶布或缝线固定腹腔引流管,减少了过敏和痛苦,利用卡环可以根据患者腹壁的厚度不同进行调节,使腹腔引流管固定稳定,同时内外固定式提高了腹腔引流管的稳固性,不会因病人活动而导致引流管自行脱出体外。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包括固定设置在腹腔引流管的引流管管体1的前1/4-1/5处的环形气囊2,位于所述的环形气囊后部且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腹腔引流管上的卡环3,以及与所述的气囊连通的气囊管4,在所述的气囊管自由端设置有单向阀或密封塞。所述的气囊管用以向气囊内鼓入或者释放液体或者气体,优选地,所述的气囊管与所述的引流管管体表面固定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所述的气囊管的前部分设置在引流管管体内部,后部自所述的引流管管体穿出以进行充放气操作。即,将气囊管的前部分可能与卡环发生干涉的前部分内置在引流管管体内部,这样能避免对引流管管体直径的变化,减少对创面影响,同时也避免与卡环发生干涉。其中,腹腔引流管的其他结构与现有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前是指插入端,后,是指与插入端相反的另一端。用注射器插入单向阀或密封塞并向内注入生理盐水或空气,生理盐水或空气即可被注入,即可使环形气囊膨胀以防止腹腔引流管向外滑脱出;用注射器插入单向阀或密封塞向外抽,生理盐水或空气即可被抽出,即可使环形气囊萎缩,就可以拔出腹腔引流管。其中,单向阀和密封塞的使用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密封塞可采用常见的橡胶 密封塞,通过针刺穿实现注入或者抽出,所述的单向阀可以为任意带有阀门形式。用环形可滑动调节的卡环夹紧腹壁5外皮肤前的引流管管体,即可使腹腔引流管内外固定,用于防止腹腔引流管向腹腔内移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稳定,安全可靠,不需要在病人的皮肤上粘贴胶布或缝线固定腹腔引流管,减少了过敏和痛苦,利用卡环可以根据患者腹壁的厚度不同进行调节,使腹腔引流管固定稳定,同时内外固定式提高了腹腔引流管的稳固性,不会因病人活动而导致引流管自行脱出体外。优选地,为减少对皮肤刺激和引发的疼痛,同时,提高卡环与皮肤接触的密封性,所述的卡环的前侧面设置有乳胶层6,同时环形气囊和乳胶层的密封效果好,内外固定稳固且密封,减少了腹腔液体的渗出,减少了引起局部和或腹腔感染的机会。进一步地,所述的卡环为首尾卡接的环形结构,所述的卡环的环体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设置有燕尾槽和与所述的燕尾槽匹配的卡头。即,调解时可将卡头和燕尾槽脱离,调整至预定位置后再卡死将管体卡紧实现定位。当然,所述的卡环还可采用弹性半开环、C形环或者仅有部分开口的开口环,利用开口环的形变和夹持同样能实现本技术的效果。同时,为提高卡环的定位效果,在所述的引流管管体的外侧面上还可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且可允许所述的卡环嵌位其中的环凹槽,或者设置可增大摩擦的乳胶层等。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腹腔引流管的引流管管体前部的环形气囊,位于所述的环形气囊后部且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腹腔引流管上的卡环,以及与所述的气囊连通的气囊管,在所述的气囊管自由端设置有单向阀或密封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腹腔引流管的引流管管体前部的环形气囊,位于所述的环形气囊后部且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腹腔引流管上的卡环,以及与所述的气囊连通的气囊管,在所述的气囊管自由端设置有单向阀或密封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环的前侧面设置有乳胶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气囊固定设置在引流管管体的前1/4-1/5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喆刘晖张德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海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