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敖志辉专利>正文

一种海参幼苗海底网笼生态暂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5778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3:50
一种海参幼苗海底网笼生态暂养的装置,将“一种养殖海参的网笼”通过连接绳与筏身连接,并在网笼上安装2-3个防护环组成一个装置,将该装置沉入海底,该装置上的防护环能使网笼更接近于海底,并能减轻或者避免网笼与海底泥沙的直接摩擦导致网笼的破损,该装置随筏身依潮流的变化每天在海底作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使网笼不容易在一个地方陷人泥沙中,并能使泥沙总有机会进入网笼,给海参幼苗在海底大面积的获取食物提供方便,实现网笼海底生态暂养海参幼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填补海参网箱海上生态育苗与海参海底生态养成中间的技术空白,解决了人们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成功解决的技术难题,使海参生态养殖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业海参幼苗生态暂养与海参生态养殖的产业链条。
技术介绍
多年以来,我国海参幼苗暂养主要采取育苗室暂养,其弊端是:单位水体养殖密度过大,通过大量使用药物控制病害,导致海参幼苗药物残留。近年一种“网箱海上海参生态育苗的新技术”正在辽宁省长海县蓬勃兴起,2012年颁布了辽宁省地方标准。这种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彻底摆脱了海参幼苗对抗生素的依赖。但遗憾的是在北纬39度的自然状态,当年育出的海参幼苗入冬前只有绿豆粒般大小,(每斤2000—5000头)直接底播难以躲避抵抗鱼、虾、螃蟹这些敌害,最好能找个暂养的地方。但现在养殖户只能把它们直接投放到底播的海区中,这时的海参苗太小,直接投放大海,真正能够存活下来并长成成品的还不到20%。2011年11月4日大连日报以《长海县原生态海参苗切盼一个暂养的“家”》为题报道了上述海参幼苗越冬暂养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代表长海县养殖业户呼吁“真希望有能人给我们想个办法,救救这些珍贵的海参苗吧!”。文章写道:“一年多来,他们(养殖户)一有机会就聚在一起讨论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去哪里为原生态海参幼苗种寻找一个暂养的“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1/201310398392.html" title="一种海参幼苗海底网笼生态暂养的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海参幼苗海底网笼生态暂养的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参幼苗海底网笼生态暂养的装置,将“一种养殖海参的网笼”通过连接绳与筏身连接,网笼中装网袋,网袋中装海参幼苗,其特征是:在网笼上安装2个以上的防护环使其与连接绳和筏身组成一个装置,该装置上的防护环能使网笼更接近于海底,并能减轻或者避免网笼与海底泥沙的直接摩擦导致网笼的破损,该装置随筏身依潮流的变化每天在海底作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加之网笼中间有竹竿能产生一定的浮力,海参幼苗重量又很轻,所以网笼不容易在一个地方陷人泥沙中,由于防护环内外环之间的距离较短,网笼在运动中总能使泥沙进入网笼,并在网袋上附着使海参幼苗能不断的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实现网笼海底生态暂养海参幼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参幼苗海底网笼生态暂养的装置,将“一种养殖海参的网笼”通过连接绳与筏身连接,网笼中装网袋,网袋中装海参幼苗,其特征是:在网笼上安装2个以上的防护环使其与连接绳和筏身组成一个装置,该装置上的防护环能使网笼更接近于海底,并能减轻或者避免网笼与海底泥沙的直接摩擦导致网笼的破损,该装置随筏身依潮流的变化每天在海底作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加之网笼中间有竹竿能产生一定的浮力,海参幼苗重量又很轻,所以网笼不容易在一个地方陷人泥沙中,由于防护环内外环之间的距离较短,网笼在运动中总能使泥沙进入网笼,并在网袋上附着使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敖志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