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10),包括:照明模块(100);散热组件(200),该散热组件(200)与该照明模块(100)热耦合;以及底座(300),该底座(300)能够对该照明模块(100)进行供电;其中该散热组件(200)包括环绕该照明模块(100)和/或该底座(300)的彼此空气连通的至少第一腔室(210)和第二腔室(220),其中该第一腔室(210)具有至少一个与大气连通的空气交换口,并且该第二腔室(220)具有至少一个与大气连通的不同的空气交换口。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显著提升了散热组件的散热性能,使得该照明装置能够采用功率更加大的照明模块。(*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照明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输出高流明的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使用LED作为发光元件的照明装置领域中,对于设计者而言如何驱散由LED所产生的热量将是其最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地,近年来,在市场上需要越来越高流明的LED照明模块。然而,这样的高流明LED照明模块将产生更多热量,这就需要引入有效的散热机制,诸如热沉或散热鳍片等使得其可以热耦合到LED照明模块,以驱散由LED产生的热量,保持LED照明模块的温度在一定范围。 除了利用热沉或散热鳍片之类的散热机制之外,LED照明产品也设计有加强LED照明模块周围的空气对流使之带走由LED模块产生的热量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是主动式的,比如采用风扇的设置,或者这种结构也可以是被动式的,比如通过巧妙设计的围绕LED模块的腔体从而产生其间的空气对流。现有的一种被动式散热的照明装置采用环绕LED照明模块的一个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腔室以用于在LED照明模块操作时在该腔室内产生空气流动,从而促进对LED照明模块的散热效果。 然而,现有的采用如上所述的被动散热机构LED照明装置对使用LED模块的流明存在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照明装置,其具有改进的具有更高散热效率的散热组件,使得能够安装用于发出更高流明的光的照明模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照明模块;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照明模块热耦合;以及底座,所述底座能够对所述照明模块进行供电。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环绕所述照明模块和/或所述底座的彼此空气连通的至少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具有至少一个与大气连通的空气交换口,并且所述第二腔室具有至少一个与大气连通的不同的空气交换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构件、第二散热构件以及第三散热构件。所述第一散热构件与所述第二散热构件被相邻地固定而形成所述第一腔室,并且所述第二散热构件与所述第三散热构件被相邻地固定而形成所述第二腔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构件具有凹部,所述凹部能够用来容纳所述照明模块,其中所述照明模块包括至少一个LED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LED相配合的透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散热构件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面上环绕所述凹部设置有多个第一空气交换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散热组件的侧壁上,由所述第一散热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构件之间的环形狭缝构成第二空气交换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散热构件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被成形为能够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的所述凹部热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散热构件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被成形为能够与所述第二散热构件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热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三散热构件靠近所述底座的端面上环绕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有多个第三空气交换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散热组件的侧壁上,由所述第二散热构件和所述第三散热构件之间的环形狭缝构成第四空气交换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组件可以由选自以下导热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制造:金属、导热塑料以及陶瓷。由于散热组件可以由多个不同的散热构件组成,因此不同的散热构件可以由彼此不同的导热材料所制造,也可以由全部一种导热材料所制造。通过对诸如金属、导热塑料以及陶瓷之类的热的良导体进行成型,可以得到导热的并且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散热组件。 由于改进的散热效果,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可以允许使用至少2000流明甚至3000流明以上的照明模块。另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外观尺寸并未显著增加,只是在照明装置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两个环形狭缝和在两个端面上具有数个整齐排布的开口,由此侧壁仍然被形成为规整并且没有杂乱的孔洞,使得保持了产品的美观,对终端消费者而言具有足够的吸引度。 【附图说明】 现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所附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照明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具体的描述。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中对相似的部件或者功能组件可能使用同样的数字标示。附图仅仅旨在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公开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从下述描述得到可替代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主要以抛物面反射式LED照明装置作为示例进行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限于应用于抛物面反射式LED照明装置,本公开可适用于任何需要具备良好散热能力的照明模块。同时,虽然以下所详细说明的实施例使用三个散热构件组成两个腔室,但本公开并不旨在将散热构件和腔室的数量限制为唯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教导下通过阅读本说明书和附图可以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更,例如,使用四个散热构件组成三个腔室,或者更多散热构件组成更多腔室等等。凡是以本公开所附权利要求精神和范围所限定的照明装置均应被认为是属于本公开的照明装置。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横截面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照明装置的分解图。 如图1和2所示,照明装置10包括照明模块100、散热模块200以及底座300。散热组件200与照明模块100热耦合,以消散照明模块100发出的热量。另外,通过底座300能够对照明模块100进行供电。如图1所示,照明模块100与底座300大致上形成照明装置10的两端。在底座300的末端形成有通用的螺纹,其可以适配为与相应的连接件电耦合,通常是和与该螺纹尺寸匹配的市电接口电耦合。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该螺纹仅仅是示例性的,照明装置10可以在底座300的末端形成有各种不同的导电连接部分,从而与电源或供电网络相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照明模块100包括至少一个LEDllO及与LED相匹配的透镜120。要注意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示出了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LEDllO和透镜120的照明模块100,然而,LED及其透镜的数目是不被限制的,并且LED及其透镜的分布方式也是不被限制的。 如上所描述的,通过底座300可对照明模块100的供电,例如,其可以将由所示出的螺纹的导电连接部分接收的诸如220V交流电的供电经由内部的电路、处理器和模块等转换为可用于对LED模块进行驱动的高质量的直流电。对电源进行的各种处理是已知的,并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恰当选择,因而不再于本文中另外进行详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上所示,散热组件200被形成为与照明模块100热耦合,以消散照明模块100发出的热量。如图1和2所示,散热组件200的外围部分与底座300的外围部分一起形成照明装置10的外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照明装置10的外壁基本上是规整的(平滑过度且不具有突出和锐利拐角),因而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照明模块(100); 散热组件(200),所述散热组件(200)与所述照明模块(100)热耦合;以及 底座(300),所述底座(300)能够对所述照明模块(100)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散热组件(200)包括环绕所述照明模块(100)和/或所述底座(300)的彼此空气连通的至少第一腔室(210)和第二腔室(220),其中所述第一腔室(210)具有至少一个与大气连通的空气交换口,并且所述第二腔室(220)具有至少一个与大气连通的不同的空气交换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照明模块(100); 散热组件(200),所述散热组件(200)与所述照明模块(100)热耦合;以及 底座(300),所述底座(300)能够对所述照明模块(100)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散热组件(200)包括环绕所述照明模块(100)和/或所述底座(300)的彼此空气连通的至少第一腔室(210)和第二腔室(220),其中所述第一腔室(210)具有至少一个与大气连通的空气交换口,并且所述第二腔室(220)具有至少一个与大气连通的不同的空气交换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00)包括第一散热构件(230)、第二散热构件(240)以及第三散热构件(250),其中所述第一散热构件(230)与所述第二散热构件(240)被相邻地固定而形成所述第一腔室(210),并且所述第二散热构件(240)与所述第三散热构件(250)被相邻地固定而形成所述第二腔室(2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230)具有凹部(231),所述凹部(231)能够用来容纳所述照明模块(100),其中所述照明模块(100)包括至少一个LED(IlO)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LED(110)相配合的透镜(1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散热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昊杨,钱炜苗,
申请(专利权)人: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