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光式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2032 阅读:167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3-16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光式LED灯,该LED灯包括聚光灯罩、光源板和散热器,聚光灯罩与散热器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腔体,光源板容纳在该腔体内,光源板上安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状LED灯珠,每个LED灯珠对应配置在一个聚光透镜内,每个聚光透镜均为圆柱状;聚光灯罩内设有多个柱状通孔,每个柱状通孔的上部内径小于下部内径,每个柱状通孔的下部内径与对应的聚光透镜的外径相适配,每个聚光透镜的一端固定在光源板上,且每个聚光透镜的另一端套设在柱状通孔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弧形状LED灯珠再配置圆柱状的聚光透镜和聚光灯罩的柱状通孔对LED的光线进行聚光,可将每道光线聚集在柱状通孔后,再集中到聚光灯罩上后均匀散射到空间,有效防止出现眩光现象。(*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眩光式LED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式LED灯。
技术介绍
LED (Light Emitting D1de),即是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现有市面上常永宁的灯泡在照明使用时,灯罩四周都有光亮散出,人们偶尔的抬头或者做事情时视力会受到灯罩四周光亮的影响,往往会影响人们的视力和心情。 因此,现有的LED灯存在散射眩光现象明显而聚光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线均匀、防眩光效果好及聚光效果好的防眩光式LED灯,该LED灯既不影响照明范围,也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眩光式LED灯,包括聚光灯罩、光源板和散热器,所述聚光灯罩与散热器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腔体,所述光源板容纳在该腔体内,所述光源板上安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状LED灯珠,每个LED灯珠对应配置在一个聚光透镜内,每个聚光透镜均为圆柱状;所述聚光灯罩内设有多个柱状通孔,每个柱状通孔的上部内径小于下部内径,每个柱状通孔的下部内径与对应的聚光透镜的外径相适配,每个聚光透镜的一端固定在光源板上,且每个聚光透镜的另一端套设在柱状通孔的下部。 其中,所述聚光灯罩的顶端内嵌有一聚光凹槽,所述LED灯珠的光线依次通过聚光透镜、柱状通孔和聚光凹槽后照射出。 其中,该LED灯还包括多个弹簧夹,每个弹簧夹的一端均固定在聚光灯罩的下端边缘处,所述弹簧夹朝散热器方向压合后弹簧夹的钩合部抵持在散热器的延边上。 其中,每个弹簧夹均包括压合板和固定在聚光灯罩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压合板相枢接且两者的接合端均设有卡钩,所述压合板朝散热器方向压合后,所述固定板与压合板的卡钩形成抵持在散热器的延边上的所述钩合部。 其中,该LED灯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固定在散热器的底端上。 其中,所述散热器的下部均匀设有多条散热鳍片,每相邻两条散热鳍片之间形成增加散热面积的散热通道,且每条散热鳍片的一端均连接在延边上,且每条散热鳍片的另一端均连接在后盖上。 其中,所述每条散热鳍片由底至顶均设有呈凹凸状结构分布的条状加强筋。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防眩光式LED灯,弧形状LED灯珠再配置圆柱状的聚光透镜和聚光灯罩的柱状通孔对LED的光线进行聚光,该设计中每个LED灯珠都有对应的聚光通道,可将每道光线聚集在柱状通孔后,再集中到聚光灯罩上后均匀散射到空间,有效防止出现眩光现象,且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和聚光效果,达到了更加节能环保的目的;且柱状通孔的上部内径小于下部内径,起到进一步的聚光作用。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光线均匀、防眩光效果好及聚光效果好等效果,且既不影响LED的照明范围,又不会对使用者的视力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防眩光式LED灯中面环的爆炸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聚光灯罩11、光源板 12、散热器13、LED灯珠 14、聚光透镜15、弹簧夹 16、后盖101、柱状通孔 102、聚光凹槽121、延边 122、散热鳍片123、散热通道 124、加强筋151、钩合部 152、固定板153、压合板 1521、固定板的卡钩1531、压合板的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防眩光式LED灯,包括聚光灯罩10、光源板11和散热器12,聚光灯罩10与散热器12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腔体,光源板11容纳在该腔体内,光源板11上安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状LED灯珠13,每个LED灯珠13对应配置在一个聚光透镜14内,每个聚光透镜14均为圆柱状;聚光灯罩10内设有多个柱状通孔101,每个柱状通孔101的上部内径小于下部内径,每个柱状通孔101的下部内径与对应的聚光透镜14的外径相适配,每个聚光透镜14的一端固定在光源板11上,且每个聚光透镜14的另一端套设在柱状通孔101的下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防眩光式LED灯,弧形状LED灯珠13再配置圆柱状的聚光透镜14和聚光灯罩10的柱状通孔101对LED的光线进行聚光,该设计中每个LED灯珠13都有对应的聚光通道,可将每道光线聚集在柱状通孔101后,再集中到聚光灯罩10上后均匀散射到空间,有效防止出现眩光现象,且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和聚光效果,达到了更加节能环保的目的;且柱状通孔101的上部内径小于下部内径,起到进一步的聚光作用。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光线均匀、防眩光效果好及聚光效果好等效果,且既不影响LED的照明范围,又不会对使用者的视力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聚光灯罩10的顶端内嵌有一聚光凹槽102,LED灯珠13的光线依次通过聚光透镜14、柱状通孔101和聚光凹槽102后照射出。该结构中将聚光灯罩10的顶面由平面改为立体设计,使得光线是先集中在聚光凹槽102内后在一起散射出去,进一步提高了聚光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该LED灯还包括多个弹簧夹15,每个弹簧夹15的一端均固定在聚光灯罩10的下端边缘处,弹簧夹15朝散热器12方向压合后弹簧夹15的钩合部151抵持在散热器12的延边121上。每个弹簧夹15均包括压合板153和固定在聚光灯罩10上的固定板152,固定板152与压合板相枢接且两者的接合端均设有卡钩,压合板153朝散热器12方向压合后,固定板的卡钩1521与压合板的卡钩1531形成抵持在散热器12的延边121上的钩合部151。通过弹簧夹15实现聚光灯罩10与散热器12的二次固定,弹簧夹15的使用,方便了了两个部件的拆装,这种拆接方式使得组装更换更加便捷,而且出现故障时,能够进行快速维修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该LED灯还包括后盖16,后盖16固定在散热器12的底端上。散热器12的下部均匀设有多条散热鳍片122,每相邻两条散热鳍片122之间形成增加散热面积的散热通道123,且每条散热鳍片122的一端均连接在延边121上,且每条散热鳍片122的另一端均连接在后盖16上。每条散热鳍片122由底至顶均设有呈凹凸状结构分布的条状加强筋124。散热鳍片122结构的设计,不仅加大了散热器12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而且加强了散热器12的强度,使得该外壳能安装多种不同重量的灯体。加强筋124是呈凹凸状结构分布,即说明了该每个散热鳍片122是呈凹凸状结构的,使得每相邻两个散热鳍片122之间的间隙加大,即是散热面积加大;且凹凸状结构设计,进一步加大了该散热器12的强度。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眩光式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灯罩、光源板和散热器,所述聚光灯罩与散热器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腔体,所述光源板容纳在该腔体内,所述光源板上安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状LED灯珠,每个LED灯珠对应配置在一个聚光透镜内,每个聚光透镜均为圆柱状;所述聚光灯罩内设有多个柱状通孔,每个柱状通孔的上部内径小于下部内径,每个柱状通孔的下部内径与对应的聚光透镜的外径相适配,每个聚光透镜的一端固定在光源板上,且每个聚光透镜的另一端套设在柱状通孔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式[£0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灯罩、光源板和散热器,所述聚光灯罩与散热器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腔体,所述光源板容纳在该腔体内,所述光源板上安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状[£0灯珠,每个[£0灯珠对应配置在一个聚光透镜内,每个聚光透镜均为圆柱状;所述聚光灯罩内设有多个柱状通孔,每个柱状通孔的上部内径小于下部内径,每个柱状通孔的下部内径与对应的聚光透镜的外径相适配,每个聚光透镜的一端固定在光源板上,且每个聚光透镜的另一端套设在柱状通孔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式[£0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灯罩的顶端内嵌有一聚光凹槽,所述[£0灯珠的光线依次通过聚光透镜、柱状通孔和聚光凹槽后照射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式[£0灯,其特征在于,该[£0灯还包括多个弹簧夹,每个弹簧夹的一端均固定在聚光灯罩的下端边缘处,所述弹簧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汉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适通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3月16日 06:01
    眩光(glare)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视野内产生人眼无法适应之光亮感觉,可能引起厌恶、不舒服甚或丧失明视度。在视野中某—局部地方出现过高的亮度或前后发生过大的亮度变化。眩光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