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式内燃发动机,其具有至少一个汽缸盖和一个汽缸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配备有至少一个整体式冷却套,所述第一冷却套在进口侧具有用于供给冷却剂的第一供应口,和在出口侧具有用于排放冷却剂的第一排放口,并且–所述汽缸体配备有至少一个整体式冷却套,所述汽缸体关联的冷却套在进口侧具有用于供给冷却剂的第二供应口,和在出口侧具有被提供用于排放冷却剂的第二排放口。上述类型的内燃发动机被用作机动车驱动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表述\内燃发动机\包括奥托循环发动机、柴油发动机以及混合内燃发动机,混合内燃发动机利用混合燃烧过程,以及混合驱动,其不仅包括内燃发动机而且包括电机,电机就驱动而言可连接至内燃发动机,并且接收来自内燃发动机的动力,或作为可切换的辅助驱动,额外输出动力。专利技术背景内燃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基本上可以采用空气型冷却装置或液体型冷却装置的形式。鉴于液体的热容较高,利用液体型冷却装置消散的热量可明显大于利用空气型冷却装置可消散的热量。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内燃发动机较常见地配备有液体型冷却装置,因为发 ...
【技术保护点】
液冷式内燃发动机,其具有至少一个汽缸盖(2)和一个汽缸体(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2)配备有至少一个整体式冷却套,所述第一冷却套在进口侧具有用于供给冷却剂的第一供应口(4a),以及在出口侧具有用于排放所述冷却剂的第一排放口(5a),并且–所述汽缸体(3)配备有至少一个整体式冷却套,所述汽缸体关联的冷却套在进口侧具有用于供给冷却剂的第二供应口,以及在出口侧具有被提供用于排放所述冷却剂的第二排放口,其中,–为形成冷却剂回路,所述排放口(5a)至少通过模块式组装件(1)可连接至所述供应口(4a),所述组装件(1)邻近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2)的短端侧被布置,并且包括泵(1) ...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03 DE 102013212991.21.液冷式内燃发动机,其具有至少一个汽缸盖(2)和一个汽缸体(3),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2)配备有至少一个整体式冷却套,所述第一冷却套在进口侧具有用于供给冷却剂的第一供应口(4a),以及在出口侧具有用于排放所述冷却剂的第一排放口(5a),并且
–所述汽缸体(3)配备有至少一个整体式冷却套,所述汽缸体关联的冷却套在进口侧具有用于供给冷却剂的第二供应口,以及在出口侧具有被提供用于排放所述冷却剂的第二排放口,
其中,
–为形成冷却剂回路,所述排放口(5a)至少通过模块式组装件(1)可连接至所述供应口(4a),所述组装件(1)邻近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2)的短端侧被布置,并且包括泵(1),其用于输送所述冷却剂;第一供应连接点(4a')被分配给所述第一供应口(4a);第二供应连接点(4b')被分配给所述第二供应口;第一排放连接点(5a')被分配给所述第一排放口(5a);和第二排放连接点(5b')被分配给所述第二排放口,并且所述第一排放连接点(5a')至少可连接至所述第二供应连接点(4b')。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组装件(1)被紧固至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2)。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组装件(1)包括外壳结构(7)。
4.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式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组装件(1)包括外壳结构(7)。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第一排放口(5a)在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2)中形成。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第一排放连接点(5a')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排放口(5a)。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第二供应口和/或所述第二排放口在所述至少一个汽缸盖(2)中形成。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内燃发动机,其中所述第二供应连接点(4b')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斯坦尼尔,J·梅林,S·奎林,F·胡斯,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