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防尘盖的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686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5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防尘盖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防尘盖,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均设置有供防尘盖固定的卡槽,防尘盖包括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上分别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内卡环和外卡环,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相对卡环的另一端配合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间隙,同时,在间隙内填充有油脂。通过将防尘盖设置成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且防尘内盖与防尘外盖之间呈间隙连接,在间隙内通过油脂填充,使轴承在转动时,防尘内盖与防尘外盖能发生相对转动,避免防尘盖与轴承之间的磨损,提高轴承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尘盖的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有灰尘、石头等杂质掉落入轴承外圈和内圈之间,导致滚珠发生磨损,使轴承在转动过程中无法平稳转动,产生抖动,使轴承温度升高,因此,在一些杂质较多的场合,在轴承上带有防尘盖,避免杂质进入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导致轴承磨损。中国专利201320836538.7公开了“一种轴承防尘盖”,设置于轴承内部,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位于轴承外圈和内圈之间的滚珠,所述轴承防尘盖设置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所述的轴承防尘盖与轴承内圈接触的一端设置有毛刷结构,所述的毛刷结构分别向所述的轴承内圈和所述的滚珠方向各延伸一段距离。该轴承防尘盖通过设置在防尘盖一端的毛刷实现防尘,但是在轴承转动过程中,毛刷与轴承内圈的接触摩擦距离,容易产生高温,不仅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还会使毛刷因高温变形,导致防尘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防尘盖的轴承,防尘盖分为配合连接的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通过防尘内盖与防尘外盖之间的带有间隙的配合连接,避免了防尘盖与轴承之间的摩擦,提高了轴承的整体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防尘盖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防尘盖,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均设置有供防尘盖固定的卡槽,防尘盖包括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上分别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内卡环和外卡环,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相对卡环的另一端配合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加入方程该,避免灰尘、石头等杂质进入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防止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防尘盖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将轴承盖分成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且分别连接至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防尘内盖与防尘外盖之间呈有间隙的配合连接,当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发生相对转动时,通过具有间隙的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避免了防尘盖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减少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同时能有效避免杂质进入轴承内,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防尘内盖上相对内卡环的另一端设置有突起部,防尘外盖上相对外卡环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包覆突起部的夹持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内盖相对防尘外盖的一端设置有突起部,防尘外盖相对防尘内盖的一端设置有包覆突起部的夹持部,且夹持部与突起部配合连接后,中间形成有间隙,通过间隙的设置,在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发生相对转动时,不会产生摩擦,有效的减少了传统防尘盖与轴承之间的摩擦,不仅能降低对轴承的磨损,也能减少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突起部截面呈圆形结构,夹持部截面呈扇形圆环结构,且夹持部扇形圆环内径大于突起部圆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突起部的截面设置成圆形且夹持部界面形成呈扇形圆环形,且夹持部的扇形圆环能很好的将突起部包覆其中,实现夹持部和突起部的配合连接,达到防尘盖的防尘密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夹持部截面的扇形圆环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设置,当夹持部与突起部相配合连接时,能有效的包覆住突起部,避免突起部从夹持部内脱落,达到稳定的配合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间隙内填充有油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发生相对转动时,油脂能对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之间的间隙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同时还能防止杂质通过防尘内盖与防尘外盖之间的间隙进入轴承内,使轴承整体的密封性得到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的卡环上设置有突起的弹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的卡环上设置突起的弹片,使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与轴承相连接时,通过弹片的作用,使防尘内盖与防尘外盖与轴承之间的连接更稳定,避免了在轴承转动过程中,防尘盖脱落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卡槽的截面宽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且卡槽开口处设置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卡槽开口出设置有倒角,在将防尘盖装入轴承上时,通过倒角能更方便防尘盖与轴承之间的配合,同时,轴承卡槽的截面形状由中间向两端之间减小,当卡环配合插入卡槽内时,通过卡槽形状与卡环上弹片的连接,能使防尘盖与轴承之间的连接更稳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防尘盖设置成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且防尘内盖与防尘外盖之间呈间隙连接,在间隙内通过油脂填充,使轴承在转动时,防尘内盖与防尘外盖能发生相对转动,避免防尘盖与轴承之间的磨损,提高轴承整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防尘盖的轴承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滚珠;4、保持架;5、防尘盖;6、油脂;7、倒角;11、卡槽;51、防尘外盖;52、防尘内盖;53、卡环;54、弹片;111、外卡槽;112、内卡槽;511、夹持部;521、突起部;531、外卡环;532、内卡环。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对本技术带防尘盖的轴承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带防尘盖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2、轴承外圈1和防尘盖5,在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1之间还设置有滚珠3和用于保持滚珠3位置的保持架4,且轴承内圈2相对外圈的表面中间设置有与滚珠3相配合的环形凹槽,轴承外圈1相对轴承内圈2的表面上也设置有与滚珠3相配合的环形凹槽,通过两个凹槽与滚珠3的配合,使轴承装配后,滚珠3能保持在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之间,有效减低转动轴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1上分别设置有供防尘盖5固定的内卡槽112和外卡槽111,防尘盖5包括防尘内盖52和防尘外盖51,防尘内盖52和防尘外盖51上分别设置有与卡槽11相配合的内卡环532和外卡环531,且外卡槽111与内卡槽112之间的距离与外卡环531和内卡环532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内卡环532与内卡槽112、外卡环531与外卡槽111之间的配合,在轴承盖与轴承配合连接时,卡槽11与卡环53的连接方式能有效的使轴承盖固定在轴承上。同时,为了是防尘盖5能稳定的连接在轴承上,在轴承转动过程中不会掉落出来,将轴承上卡槽11的截面设置成橄榄形,即由卡槽11的中间部位向两边逐渐减小的形状,且卡环53上与卡槽11相接处的表面上设置有突起的弹片54,优选的,在卡环53的内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弹片54,内外当将防尘盖5安装至轴承上时,防尘盖5上的卡环53与轴承上的卡槽11对齐,然后将防尘盖5压入轴承内,卡环53上的弹片54被卡槽11开口处压缩,将卡环53压缩入卡槽11以后,卡环53上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防尘盖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均设置有供防尘盖固定的卡槽,所述防尘盖包括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所述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上分别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内卡环和外卡环,所述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相对卡环的另一端配合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尘盖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均设置有供防尘盖固定的卡槽,所述防尘盖包括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所述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上分别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内卡环和外卡环,所述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相对卡环的另一端配合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尘盖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内盖上相对内卡环的另一端设置有突起部,所述防尘外盖上相对外卡环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包覆所述突起部的夹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防尘盖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截面呈圆形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恩斯克万达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