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铰链衬套装配的夹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550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铰链衬套装配的夹具结构,由衬套压套及销轴组成,衬套压套内设通孔,下部连接钣金,待加工衬套贴合通孔内壁,销轴为凸型结构,其中凸起的根部为圆滑的过渡斜面结构,该斜面结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尺寸易控制、外观易保护、维修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结构,尤其是涉及用于铰链衬套装配的夹具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前盖铰链一般由钣金冲压零件、销轴、衬套组装而成的。钣金零件冲压主轴孔后,再在孔内测安装衬套。如何将衬套准确安装到钣金的主轴孔中,这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现有技术中,衬套安装一次性翻边成型,往往会发生衬套起皱、折叠、衬套孔径不均匀、翻边直径不够、厚度不稳定等方面的缺陷。最终导致铰链总成扭矩不稳定,造成不良报废,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尺寸易控制、外观易保护、维修方便的用于铰链衬套装配的夹具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铰链衬套装配的夹具结构,由衬套压套及销轴组成,所述的衬套压套内设通孔,下部连接钣金,待加工衬套贴合通孔内壁,所述的销轴为凸型结构,其中凸起的根部为圆滑的过渡斜面结构,该斜面结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加工工艺包括采用衬套45°预翻边和最终压平两个工序,预先翻制45°翻边是为了逐步成型以保证翻边的外观尺寸等质量。主要以上模套和下面的销轴组成夹具组。当销轴压入衬套孔后,衬套端部在销轴根部45°斜边结构中,形成45°角度,最终再通过第二到压平工序把衬套翻边压平到尺寸要求。所述的衬套压套及销轴采用Cr12金属材料淬火到HRC56-62。所述的衬套压套及销轴的表面光洁度在Rm0.8。所述的销轴的直径多级可变,与待加工衬套的直径相匹配,间隔0.01mm基本尺寸附近可以预制2-3根,替换后可以调节衬套孔直径,以调节铰链扭矩。所述的衬套压套及销轴在加工时的翻边压力不小于0.5MPa,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翻边压力采用0.5-1MP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一、尺寸更加容易控制:成型的衬套翻边,外侧直径和衬套孔直径等尺寸得到确保;二、外观得到了保护:45°预成型和压平分两步逐步成型,确保翻边外观得到保证。三、维修方便:通过替换销轴直径,可以控制衬套孔的直径,便于调节铰链扭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衬套压套、2为钣金、3为销轴、4为衬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用于铰链衬套装配的夹具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衬套压套1及销轴3组成。衬套压套1内设通孔,下部连接钣金2,待加工的衬套4贴合通孔内壁,销轴3为凸型结构,其中凸起的根部为圆滑的过渡斜面结构,该斜面结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为了方便使用,衬套压套1及销轴3采用Cr12金属材料淬火到HRC56-62,并且表面光洁度控制在Rm0.8。另外,销轴3的直径多级可变,与待加工衬套的直径相匹配,间隔0.01mm基本尺寸附近可以预制2-3根,替换后可以调节衬套孔直径,以调节铰链扭矩。利用本技术加工衬套4的加工工艺包括采用衬套45°预翻边和最终压平两个工序,预先翻制45°翻边是为了逐步成型以保证翻边的外观尺寸等质量。主要以上模套和下面的销轴组成夹具组。当销轴压入衬套孔后,衬套端部在销轴根部45°斜边结构中,形成45°角度,最终再通过第二到压平工序把衬套翻边压平到尺寸要求。衬套压套及销轴在加工时的翻边压力不小于0.5MPa,例如可以采用0.5-1MPa,在本实施例中,翻边压力为1MPa,衬套压套1与销轴3构成了上下夹具结构,当销轴3进入衬套,开始由销轴直线端导正衬套4,当衬套4的端部接触销轴45°斜边后,成型为45°。第二步工序同样的道理,只是这个时候是把衬套4压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铰链衬套装配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具结构由衬套压套及销轴组成,所述的衬套压套内设通孔,下部连接钣金,待加工衬套贴合通孔内壁,所述的销轴为凸型结构,其中凸起的根部为圆滑的过渡斜面结构,该斜面结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铰链衬套装配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具结构由衬套压套及销
轴组成,
所述的衬套压套内设通孔,下部连接钣金,待加工衬套贴合通孔内壁,
所述的销轴为凸型结构,其中凸起的根部为圆滑的过渡斜面结构,该斜面结构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铰链衬套装配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衬套压套及销轴采用Cr12金属材料淬火到HRC56-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铰链衬套装配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林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