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使用的刀具,尤其适合内孔加工使用。
技术介绍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内孔进行加工,现阶段最常见的内孔加工手段为单刀镗孔:即镗床的主轴连接镗杆并使其旋转,镗杆圆周面上通过夹具安装有突出的单刀头,当镗杆转动时,单刀头旋转的圆周面即为加工面。在实际操作中,镗刀同时承担着粗加工和精加工的任务,也就是说,镗刀最初深入到预制孔的粗坯面内,进行粗加工,然后再退刀、用量具测量内孔径,再调整镗刀刀头的高度,再进刀,再镗孔,逐步提高加工精度。加工一个内孔,尤其是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孔,就需要多次重复上述过程。根据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加工手段存在着以下缺陷:1.被加工内孔的大小即尺寸精度完全由单刀头的高度决定,单刀头高度的调整完全依靠操作工人手工榔头敲击操作,使得一方面对操作工人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产品的尺寸稳定性也差;2.反复多次的调整方式使得生产效率极低,同时也加大了工人的劳动负荷;3.由于单刀头的旋转轨迹,受到镗杆的旋转 ...
【技术保护点】
内孔正铰刀,包括铰刀杆,铰刀杆前端为锥度杆,其特征是:铰刀杆后端为安装杆,安装杆上套有退位螺母、扭矩传递环、铰刀体; 退位螺母和安装杆之间为螺纹配合; 扭矩传递环内圆周上有槽,槽和安装杆上的键配合实现传动;扭矩传递环的端面上有凸块,铰刀体上有开口槽,凸块伸入到开口槽内,实现配合传递扭矩; 铰刀体的外圆上分布着至少4个刀头。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孔正铰刀,包括铰刀杆,铰刀杆前端为锥度杆,其特征是:铰刀杆后端为安装杆,安装杆上套有退位螺母、扭矩传递环、铰刀体;
退位螺母和安装杆之间为螺纹配合;
扭矩传递环内圆周上有槽,槽和安装杆上的键配合实现传动;
扭矩传递环的端面上有凸块,铰刀体上有开口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古贤,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质力信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