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圣陶专利>正文

多媒体播放器的车用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42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媒体播放器的车用固定结构,系一设置在汽车座椅背部的结构体,主要包含:具有上定位部、中定位部以及下定位部的载架;圈绕于该中定位部以及汽车座椅枕杆的挠性固定件,该载架的上、下定位部紧制定靠于汽车座椅的头枕以及靠背,该中定位部下缘抵住于该靠背的顶面。该载架以上定位部可安装多媒体播放器的荧幕,该载架另于上定位部以下的区域设一承载部,用以安装多媒体播放器的主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媒体播放器的车用固定结构具有安装或卸下方便,且卸除后不会于设置位置留下难以处理的痕迹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将多媒体播放器安装于车内座椅后方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多媒体播放器于车内较普遍的设置方式是将萤幕嵌设于车前仪表板旁的平台上,或者是嵌入汽车座椅的头靠背部,而控制装置安装在车前部供驾驶人或前座者可操控的位置。上述内嵌式设计可能产生的缺点包括安装无法自行实施且费用昂贵、一旦安装后一般使用者无法自行卸下、萤幕被头靠及平台所包覆而没有足够散热空间、视角有限仅能供坐在萤幕正前方的人观赏,其他乘坐者则无法完全观看、多媒体播放器的控制装置被安装在车前部不便于后座者控制。为解决上开问题,业者提出数种固定多媒体播放器的活动式载具供一般使用者自行安装于车内。为求载具能被稳定地设置,习知技术采用粘着技术将载具粘固于车内平台上,亦可于车内预定位置钻孔以便固定该载具。但该些习知技术让一般使用者自行装设时仍然有相当的不便,而且钻孔或粘着技术于移除载具后于设置处留下难以处理的粘着痕迹及孔洞。为解决先前技术中内嵌式及活动式载具所产生的诸多不便,本案创作人提出一具体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系专为多媒体播放器设计一固定结构。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或卸下方便,且卸除后不会于设置位置留下难以处理的痕迹的多媒体播放器的车用固定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多媒体播放器的车用固定结构,是一设置在汽车座椅背部的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上定位部、中定位部以及下定位部的载架;圈绕于该中定位部以及汽车座椅枕杆的挠性固定件,该载架的上、下定位部紧制定靠于汽车座椅的头枕以及靠背,该中定位部下缘抵住于该靠背的顶面。该上定位部系可于载架顶部横向移动及定位的杆件。该上定位部中央设一长孔,载架顶端设一轴向的螺孔,配合螺丝元件将上定位部锁制定位于载架顶端。该上定位部于其中一端可组卸地连接一延伸杆。该延伸杆系为曲轴式杆体。该中定位部系一偏离该载架轴心的区段。该载架另于上定位部以下的区域设一承载部。本技术的进步效果1、本技术的载架可让使用者自行安装或卸下。将多媒体播放器设于汽车座椅外部,可避免内嵌式散热不良的问题发生。2、本技术的固定结构可将多媒体播放器固定于座椅正后方,或者是二座椅之间,应用上较先前技术的内嵌式及固定式载具更为灵活。3、本技术的固定结构可以同时安装多媒体播放器的萤幕及控制器,提升操作便利性。4、本技术的固定结构安装方式简单且稳固,利用上、中、下定位部分别与汽车座椅的头枕、枕杆、椅背构成三处制定位置,并利用头枕及椅靠背材质的软弹性,使上、下定位部得以略压陷入头枕及靠背中,而头枕及椅靠背的表面磨擦力更有助于载架定位;而中定位部除了与枕杆紧制定位之外,更进一步承载于靠背顶面,使载架增加一承托位置,更进一步防止载架下滑,并提升载架的承重能力。5、本技术的载架被卸除后并不会于设置位置留下难以处理的痕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载架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载架安装于车座椅靠背的示意图。图3图2中箭头3-3所指的侧视图。图4本技术载架与多媒体播放器的结合示意图。图5本技术载架连同多媒体播放器安装于车座椅靠背的示意图。图6本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一)。图7本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二)。图8本技术载架与延伸杆的接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多媒体播放器的车用固定结构,是一设置在汽车座椅90背部的结构体,主要包含具有上定位部12、中定位部14以及下定位部16的载架10;其中,该上定位部12系可于载架10顶部横向移动及定位的杆件;该中定位部14系一偏轴区段;以下所称的杆件即为该上定位部12,故杆件亦以12为其元件符号。附属于中定位部14以及汽车座椅90枕杆92的挠性固定件20,据此将该载架10的上、下定位部12、16紧制定靠在汽车座椅90的头枕94以及靠背96,同时,该中定位部14更进一步以其下缘141抵住于该靠背96的顶面961。该杆件12中央沿着杆体轴向设一长孔13,载架10顶端设一轴向的螺孔11,配合螺丝元件18将杆件12锁制定位在载架10顶端,而松释螺丝元件18可使杆件12于载架10上左右移动。当挠性固定件20挠紧固定在中定位部14及枕杆92时,该杆件12即紧制定靠在头枕94,形成该载架10的上定位部。该挠性固定件20如图所示为条状子母式粘扣带。如图4、图5所示,制定于汽车座椅上的载架10以其上定位部12可承载一多媒体播放器的萤幕80,如图所示以由下而上穿过该杆件12长孔13的锁定元件30枢穿入萤幕80底部的螺孔82中,据以将萤幕80制定于上定位部12。除此之外,该载架10的中央设一承载部19,该承载部19可承载该多媒体播放器的主机84,如图所示以一锁定元件32穿过该承载部19,该锁定元件32的端部可滑扣入该主机84背部所预设的槽86中,进而将主机84制定于承载部19上。如图6、图7所示,松释载架10的螺丝元件18可以使上定位部12沿着载架10顶端左、右移动,以改变左端或右端的延伸长度,其目的系配合左或右边的汽车座椅90,使上定位部12能部份延伸于二汽车座椅90之间,进而将萤幕80设置在二座椅90之间,据此供左、右边的乘坐者均可以观看。如图8所示,可于该上定位部12的端部再设一延伸杆40,如图所示延伸杆40底端以一螺丝元件41锁制于上定位部12,延伸杆40顶端可以一万向接头42连接萤幕80。据此,该延伸杆40可改变萤幕80与座椅90之间的距离、高度及角度。该载架10可让使用者自行安装,将多媒体播放器设于汽车座椅正后方或者是将萤幕设置于二座椅之间。载架10可以同时安装多媒体播放器的萤幕及控制器,提升操作便利性。载架10利用上、中、下定位部12、14、16分别与汽车座椅的头枕94、枕杆92、椅背96构成三处制定位置,并利用头枕94及椅靠背96材质的软弹性,使上、下定位部12、16得以略压陷入其中,而头枕94及椅靠背96的表面磨擦力更有助于载架10定位;而中定位部14除了紧制于枕杆92之外,更进一步载置于靠背96顶面961,使载架增加一承托位置,有效防止载架10下滑,并提升载架10的承重能力,整个载架10被稳固地设置在座椅后面,无摇晃或滑动之虞。载架10被卸除后并不会于设置位置留下难以处理的痕迹。虽然本案是以一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精于此技艺者能在不脱离本案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案而已,非用以限制本案的范围。举凡不违本案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俱属本案申请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多媒体播放器的车用固定结构,是一设置在汽车座椅(90)背部的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上定位部(12)、中定位部(14)以及下定位部(16)的载架(10);圈绕于该中定位部(14)以及汽车座椅(90)枕杆(92)的挠性固定件(20),该载架(10)的上、下定位部(12)、(16)紧制定靠于汽车座椅(90)的头枕(94)以及靠背(96),该中定位部(14)下缘抵住于该靠背(96)的顶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播放器的车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定位部(12)系可于载架(10)顶部横向移动及定位的杆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媒体播放器的车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定位部(12)中央设一长孔(13),载架(10)顶端设一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媒体播放器的车用固定结构,是一设置在汽车座椅(90)背部的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上定位部(12)、中定位部(14)以及下定位部(16)的载架(10);圈绕于该中定位部(14)以及汽车座椅(90)枕杆(92)的挠性固定件(20),该载架(10)的上、下定位部(12)、(16)紧制定靠于汽车座椅(90)的头枕(94)以及靠背(96),该中定位部(14)下缘抵住于该靠背(96)的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圣陶詹碧瓊
申请(专利权)人:周圣陶詹碧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