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文好专利>正文

即食带壳螺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412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即食带壳螺蛳的制备方法。它的主要原料为去尾带壳螺蛳,并通过油、盐、味精、糖、生姜、葱、白酒、大茴香、桂皮、白芷、豆蔻、山柰、胡椒粉和干红辣椒调味料制备而成。它的制备方法为:新鲜螺蛳→饿养→机械分级→人工去杂→机械去尾→清洗→沥干→脱腥→油炸→调味煮制→装瓶→旋盖→灭菌→检验→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其加工工艺有效地解决了螺蛳的腥味,提高了螺蛳的嫩度,所加入特定的香辛料,可极有效地增强螺蛳的香味,又可起到防腐和有效抑制油脂氧化的作用,因此,本产品在不加任何氧化剂的情况下,保存期可达180天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充分利用螺蛳资源,开发螺蛳类工业化产品提供了新的途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即食带壳螺蛳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螺蛳是田螺和青螺的通称,属软体动物腹足纲田螺科,其头颈部肉质坚硬,顶部有胶质构成的甲片,体外包有锥形的硬壳,上有螺纹。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的湖泊、池塘、沼泽、河流、小溪处,繁殖速度极快,产量很大。螺蛳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具有美容、明目、通便、醒酒解热、解毒、生津止渴等保健功能。目前螺蛳的主要食用方法是经烹调后作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在进一步利用螺蛳资源,开发带壳螺蛳工业化产品方面尚无报导,因此,绝大部分螺蛳资源自生自灭而被浪费。此外,螺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鲜活螺蛳的运输及保鲜难度较大,因此,偏远不产螺蛳的地区不能享用螺蛳的美味,由于季节性的限止,就是螺蛳的产区也不能周年吃到螺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我国的螺蛳资源,开发出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保质期长、食用方便,风味浓郁且具有独特的工业化深加工螺类产品--即食带壳螺蛳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即食带壳螺蛳,它的主要原料为去尾带壳螺蛳,并通过油、盐、味精、糖、生姜、葱、白酒、大茴香、桂皮、白芷、豆蔻、山奈、胡椒粉和干红辣椒调味料制备而成。一种即食带壳螺蛳的制备方法,它的制备步骤如下:(1)、原料的预处理a、饿养:取无污染水域的活螺蛳为原料,经清洗后放入清水池中饿养1-3天,使其吐尽泥沙,然后,挑除死螺;b、机械分级;c、人工去杂;d、机械去尾;e、清洗、沥水;-->(2)、脱腥将去尾螺蛳放入在含3%-4.5%食盐、700-900IU/ml木瓜蛋白酶溶液的脱腥液池中浸泡5-15分钟,再用85-90℃热水对去尾螺蛳热烫处理,清除螺蛳中的腥味物质;(3)、油炸去尾螺蛳浸入185-200℃的食用油中,炸制5-6分钟;(4)、调味煮制a、按复合调味料配方中各组份重量百分比投料:盐3.5-4.5%,味精0.05-0.15%,糖1.5-2.5%,生姜0.05-0.15%,葱0.05-0.15%,白酒0.05-0.15%,大茴香0.05-0.15%,桂皮0.02-0.1%,白芷0.02-0.1%,豆蔻0.01-0.05%、山奈0.02-0.1%,胡椒粉0.02-0.1%,干红辣椒0.005-0.02%,其余为水;b、将上述复合调味料中整块固体部分切片或切丝,然后放入锅中烧沸后再用文火烧5-30分钟后,经过滤去掉渣滓待用;c、将经油炸后的螺蛳,在调味液中进行煮制,煮制液用量控制在1200-2000ml/kg螺蛳,温度控制在95-100℃,时间为5-30分钟;(5)后期处理煮制后的螺蛳和汤液,经分别计量罐装、旋盖封口,高温高压杀菌、快速冷却,常温保存即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以带壳去尾螺蛳为主要原料,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所得的即食带壳螺蛳,具有浓郁的螺蛳天然香味,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保持了螺蛳原有的美容、明目、通便、醒酒解热、解毒、生津止渴等保健功能。为速食食品提供了一种风味独特、口感好、方便、卫生的即食新品种。2、加入特定的香辛料,可极有效地增强螺蛳的香味,又可起到防腐和有效抑制油脂氧化的作用,因此,本产品在不加任何氧化剂的情况下,保存期可达180天以上。3、本专利技术加工工艺有效地解决了螺蛳的腥味,提高了螺蛳的嫩度。4、本专利技术为充分利用螺蛳资源,开发螺蛳类工业化产品提供了新的途经,且制备方法简单、投资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1)、原料的预处理a、饿养:取无污染水域的活螺蛳为原料,经清洗后放入清水池中饿养2天,使其吐尽泥沙,然后,挑除死螺;b、机械分级:将活螺蛳投进带有规格筛孔的滚筒里旋转进行分级;c、人工去杂;d、机械去尾:将各等级螺蛳放进带有不同孔径的筛孔滚筒里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螺蛳尾部的锥体不断地钻进滚筒的筛孔里,通过滚筒外周所设的刀片刀口,逐步将滚筒内的螺蛳尾部去掉;e、清洗、沥水;(2)、脱腥:将去尾螺蛳放入在含3.5%-4%食盐、800IU/ml木瓜蛋白酶溶液的脱腥液池中浸泡10分钟,再用85-90℃热水对去尾螺蛳热烫处理,清除螺蛳中的腥味物质;(3)、油炸:去尾螺蛳浸入185-200℃的食用油中,炸制5-6分钟;(4)、调味煮制:a、按复合调味料配方中各组份重量百分比投料:盐4%,鸡精0.1%,糖2%,生姜0.1%,葱0.1%,白酒0.1%,大茴香0.1%,桂皮0.05%,白芷0.05%,豆蔻0.03%、山奈0.05%,胡椒粉0.05%,干红辣椒0.01%,其余为水;b、将上述复合调味料中整块固体部分切片或切丝,然后放入锅中烧沸后再用文火烧10分钟后,经过滤去掉渣滓待用;c、将经油炸后的螺蛳,在调味液中进行煮制,煮制液用量控制在1200-2000ml/kg螺蛳,温度控制在95-100℃,时间为10分钟;(5)后期处理:将煮制后的螺蛳和汤液分离,汤进入高位槽后进入液体真空计量罐装机,螺蛳投入螺蛳真空计量罐装机,通过流水线待分别计量装瓶,每瓶装的份量可按1000克或500克或250克之一,其中螺蛳占70%、汤占30%,并经自动旋盖机封装后,进入高温高压杀菌锅,温度控制在110-130℃,压力在0.08-0.12MPA,时间为25-35分钟,然后循环加水快速冷却,待温度下降到30℃左右放气,取出后让其自然冷却,经检验合格后打码、贴标,此时已为成品可出厂销售。该产品可在常温下保存,其保质期可达180天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即食带壳螺蛳,其特征在于:它的主要原料为去尾带壳螺蛳,并通过油、盐、味精、糖、生姜、葱、白酒、大茴香、桂皮、白芷、豆蔻、山奈、胡椒粉和干红辣椒调味料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食带壳螺蛳,其特征在于:它的主要原料为去尾带壳螺蛳,并通过油、盐、味精、糖、生姜、葱、白酒、大茴香、桂皮、白芷、豆蔻、山奈、胡椒粉和干红辣椒调味料制备而成。2、一种即食带壳螺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制备步骤如下:(1)、原料的预处理a、饿养:取无污染水域的活螺蛳为原料,经清洗后放入清水池中饿养1-3天,使其吐尽泥沙,然后,挑除死螺;b、机械分级;c、人工去杂;d、机械去尾;e、清洗、沥水;(2)、脱腥将去尾螺蛳放入在含3%-4.5%食盐、700-900IU/ml木瓜蛋白酶溶液的脱腥液池中浸泡5-15分钟,再用85-90℃热水对去尾螺蛳热烫处理,清除螺蛳中的腥味物质;(3)、油炸去尾螺蛳浸入185-200℃的食用油中,炸制5-6分钟;(4)、调味煮制a、按复合调味料配方中各组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文好徐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谭文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