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杨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3788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15:51
一种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3月中旬,大水漫灌盐碱地1次,每亩灌溉量60-100m3,晾晒1~1.5个月使地表干至能进入时,每亩地施用土杂肥1000kg-1500kg或复合肥50-55kg,然后旋耕1-2遍,使土肥混合,耙压保墒,地面平整;玉米播种前,用种衣剂处理,种衣剂其组成包括:放线菌素、胶冻样芽孢杆菌、固氮螺菌、硅藻土、香辛粉、吲哚乙酸、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锌、α—萘乙酸钠生长调节剂、EDTA—2Na螯合剂、腐植酸、草炭,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处理拌种时,先拌入杀虫剂,堆闷3-6小时后再拌入杀菌剂,拌种处理完毕立即播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的高产栽培方法,具体说是一种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玉米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乃至经济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玉米年生产总量虽然发展很快,但玉米年生产总量不足,与我国玉米的市场需求量还有较大差距,每年都需大量进口。受我国人均农业土地资源贫乏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已难扩大。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上又缺少系统有效的玉米增产增收种植模式。因此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就成为非常紧迫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在盐碱地种植玉米,出苗率低、出苗成活率低、苗黄苗弱的现象直接影响了玉米的生物产量,很难大面积推广。研究开发有效提高盐碱地玉米出苗质量的栽培方法,会对能源作物产业的促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检索,迄今为止未发现有盐碱地玉米栽培方法的技术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3月中旬,大水漫灌盐碱地1次,每亩灌溉量60-100m3,晾晒1~1.5个月使地表干至能进入时,每亩地施用土杂肥1000kg-1500kg或复合肥50-55kg,然后旋耕1-2遍,使土肥混合,耙压保墒,地面平整;种子处理:玉米播种前,用种衣剂处理,种衣剂其组成包括:放线菌素、胶冻样芽孢杆菌、固氮螺菌、硅藻土、香辛粉、吲哚乙酸、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锌、α—萘乙酸钠生长调节剂、EDTA—2Na螯合剂、腐植酸、草炭,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处理拌种时,先拌入杀虫剂,堆闷3-6小时后再拌入杀菌剂,拌种处理完毕立即播种;播种:根据漫灌后墒情情况,选择5月上、中旬播种;播种量为1.0-2.0kg/亩;起畦种植,畦宽120—140厘米,畦高约20厘米左右,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100~150厘米,窄行行距为40~50厘米,穴距为35~40厘米,每穴3株,将已处理好的种子每点双粒播于沟中,边播边盖土,盖土1寸并踏实,亩留苗5700~6700株;采用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工序的播种方式;播后采用地膜进行覆盖,地膜是宽度80~100cm、厚度0.008~0.01cm的透明地膜,一膜盖双行;苗期田间管理:放苗:当苗长至2-3叶时开始放苗,即将地膜挑破露出小苗;封孔:根据膜下土壤墒情适时封堵放苗孔,用田间土壤封堵地膜挑破口;定苗补苗:甜高粱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去弱留壮;在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并及时查苗补苗;补苗时将苗带土移栽至缺苗处,补浇水追肥。所述种衣剂的放线菌重量份数0.2,所述的胶冻样芽孢杆菌的重量份数0.2,所述的固氮螺菌的重量份数0.2,所述的硅藻土的重量份数2,所述的香辛粉的重量份数1,所述吲哚乙酸的重量份数0.1所述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锌的重量份数共10—15,所述的α—萘乙酸钠生长调节剂的重量份数0.1—0.2,EDTA—2Na螯合剂的重量份数0.2,所述的腐植酸的重量份数36、所述的草炭的重量份数36。所述杀菌剂为15wt%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以杀菌剂的有效成分质量计,按玉米种子量的0.2-0.3‰质量比拌种;所述杀虫剂为75%甲拌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0.3%质量比拌种。专利技术优点包衣处理对玉米幼苗有增高效应,促进玉米幼苗地上部生长和根系发育,使茎粗、幼苗干重、根长、根干重增加,根冠比极显著提高。同时包衣处理也能明显降低玉米幼苗的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及SOD活性,同时改善生物膜的通透性。由腐植酸包衣处理所引起的玉米幼苗形态上的变化及产生的一系列生理作用,可增强玉米幼苗的抗旱力,达到抗旱保苗,为玉米后期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本方法宽行行距100厘米~150厘米,比普通种植技术的行距宽50~100厘米,能够充分利用边行优势,更充分通风透光,并且出入方便,便于田间管理。窄行行距为40~50厘米,既适用于覆膜种植,又可滴灌,既适合一家一户种植,更适合大面积推广。每穴三株缩小了珠距,加大了穴距,增强了通风效果。同时三株在一起生长,根系盘错在一起,提高了抗倒伏能力。由于穴距为35~40厘米,根据品种特性亩留苗5700~6700株,能够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只要换成或改成三粒播种盘,用普通播种机即可播种。本专利技术方法每亩比普通种植技术多留苗2000株左右,使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增加,经多点155亩大面积实验,平均亩增产244公斤。不但能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3月中旬,大水漫灌盐碱地1次,每亩灌溉量60m3,晾晒1~1.5个月使地表干至能进入时,每亩地施用土杂肥1000kg,然后旋耕1遍,使土肥混合,耙压保墒,地面平整;玉米播种前,用种衣剂处理,种衣剂其组成包括:放线菌素、胶冻样芽孢杆菌、固氮螺菌、硅藻土、香辛粉、吲哚乙酸、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锌、α—萘乙酸钠生长调节剂、EDTA—2Na螯合剂、腐植酸、草炭,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处理拌种时,先拌入杀虫剂,堆闷3-6小时后再拌入杀菌剂,拌种处理完毕立即播种;根据漫灌后墒情情况,选择5月上、中旬播种;播种量为1.0-2.0kg/亩;起畦种植,畦宽120—140厘米,畦高约20厘米左右,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100~150厘米,窄行行距为40~50厘米,穴距为35~40厘米,每穴3株,将已处理好的种子每点双粒播于沟中,边播边盖土,盖土1寸并踏实,亩留苗5700~6700株;采用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工序的播种方式;播后采用地膜进行覆盖,地膜是宽度80~100cm、厚度0.008~0.01cm的透明地膜,一膜盖双行;当苗长至2-3叶时开始放苗,即将地膜挑破露出小苗;封孔:根据膜下土壤墒情适时封堵放苗孔,用田间土壤封堵地膜挑破口;定苗补苗:甜高粱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去弱留壮;在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并及时查苗补苗;补苗时将苗带土移栽至缺苗处,补浇水追肥。实施例2选择玉米品种天泰10号,3月中旬,大水漫灌盐碱地1次,每亩灌溉量100m3,晾晒1~1.5个月使地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3月中旬,大水漫灌盐碱地1次,每亩灌溉量60‑100m3,晾晒1~1.5个月使地表干至能进入时,每亩地施用土杂肥1000kg‑1500kg或复合肥50‑55kg,然后旋耕1‑2遍,使土肥混合,耙压保墒,地面平整;(2)种子处理玉米播种前,用种衣剂处理,种衣剂其组成包括:放线菌素、胶冻样芽孢杆菌、固氮螺菌、硅藻土、香辛粉、吲哚乙酸、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锌、α—萘乙酸钠生长调节剂、EDTA—2Na螯合剂、腐植酸、草炭,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处理拌种时,先拌入杀虫剂,堆闷3‑6小时后再拌入杀菌剂,拌种处理完毕立即播种;(3)播种根据漫灌后墒情情况,选择5月上、中旬播种;播种量为1.0‑2.0kg/亩;起畦种植,畦宽120—140厘米,畦高约20厘米左右,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100~150厘米,窄行行距为40~50厘米,穴距为35~40厘米,每穴3株,将已处理好的种子每点双粒播于沟中,边播边盖土,盖土1寸并踏实,亩留苗5700~6700株;采用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工序的播种方式;播后采用地膜进行覆盖,地膜是宽度80~100cm、厚度0.008~0.01cm的透明地膜,一膜盖双行;(4)苗期田间管理放苗:当苗长至2‑3叶时开始放苗,即将地膜挑破露出小苗;封孔:根据膜下土壤墒情适时封堵放苗孔,用田间土壤封堵地膜挑破口;定苗补苗:甜高粱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去弱留壮;在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并及时查苗补苗;补苗时将苗带土移栽至缺苗处,补浇水追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
3月中旬,大水漫灌盐碱地1次,每亩灌溉量60-100m3,晾晒1~1.5个月使地表干至能
进入时,每亩地施用土杂肥1000kg-1500kg或复合肥50-55kg,然后旋耕1-2遍,使土肥混合,
耙压保墒,地面平整;
(2)种子处理
玉米播种前,用种衣剂处理,种衣剂其组成包括:放线菌素、胶冻样芽孢杆菌、固氮螺菌、
硅藻土、香辛粉、吲哚乙酸、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锌、α—萘乙酸钠生长调节剂、EDTA
—2Na螯合剂、腐植酸、草炭,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处理拌种时,先拌入杀虫剂,
堆闷3-6小时后再拌入杀菌剂,拌种处理完毕立即播种;
(3)播种
根据漫灌后墒情情况,选择5月上、中旬播种;播种量为1.0-2.0kg/亩;起畦种植,畦宽
120—140厘米,畦高约20厘米左右,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100~150厘米,窄行行距为40~
50厘米,穴距为35~40厘米,每穴3株,将已处理好的种子每点双粒播于沟中,边播边盖
土,盖土1寸并踏实,亩留苗5700~6700株;采用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工序
的播种方式;播后采用地膜进行覆盖,地膜是宽度80~100cm、厚度0.008~0.01cm的透明地
膜,一膜盖双行;
(4)苗期田间管理
放苗:当苗长至2-3叶时开始放苗,即将地膜挑破露出小苗;封孔:根据膜下土壤墒情
适时封堵放苗孔,用田间土壤封堵地膜挑破口;定苗补苗:甜高粱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
去弱留壮;在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并及时查苗补苗;补苗时将苗带土移栽至缺
苗处,补浇水追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衣剂的
放线菌重量份数0.2,所述的胶冻样芽孢杆菌的重量份数0.2,所述的固氮螺菌的重量份数0.2,
所述的硅藻土的重量份数2,所述的香辛粉的重量份数1,所述吲哚乙酸的重量份数0.1所述
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锌的重量份数共10—15,所述的α—萘乙酸钠生长调节剂的重量份数
0.1—0.2,EDTA—2Na螯合剂的重量份数0.2,所述的腐植酸的重量份数36、所述的草炭的
重量份数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为
15wt%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以杀菌剂的有效成分质量计,按玉米种子量的0.2-0.3‰质量比拌
种;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王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