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材的贴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3623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材的贴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膜材附有粘着层的一面面向待贴附膜材的背材,并进行对位;使贴附辊压着所述膜材的一角,在放置该背材的基台上沿一预设方向滚动,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膜材的一角的任一边的夹角都是锐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传统的贴附工艺,舍弃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压附膜材的一边进行贴附的方法,而使贴附辊与膜材呈角度地进行贴附,可以解决贴附制程中容易在膜材边缘处产生线形气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材的贴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膜材贴附制程中,常采用圆柱形贴附辊与平面基台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膜材的贴附:在贴附辊与平面基台的挤压作用下,膜材与背材之间的粘着层会使两侧的结构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但是在传统的膜材贴附工艺中,常常会产生一种靠近膜材边缘的线形气泡,当线形气泡出现在显示区域内部时,将会使显示画面上出现一条线状条纹。由于这一线形气泡会影响显示效果以及触控显示器的触控效果,大多数生产厂商均不能接受此类不良。这一问题是显示面板制造领域内的顽疾之一,也是业内厂商所面临的难题之一。面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的常见做法是通过加大面板的非显示区等手段使得线形气泡远离显示区域,同时尽可能地针对该类气泡进行脱泡处理(但是现有的脱泡方法都很难有效地去除该类气泡)。上述做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线形气泡对显示效果和触控效果的影响,但是其处理效果极为有限,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增加贴附制程所占的生产成本,并对显示装置边框的窄化有着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膜材的贴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贴附制程中容易在膜材边缘处产生线形气泡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材的贴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膜材附有粘着层的一面面向待贴附膜材的背材,并进行对位;使贴附辊压着所述膜材的一角,在放置该背材的基台上沿一预设方向滚动,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膜材的一角的任一边的夹角都是锐角。可选地,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膜材的一角的角平分线的夹角小于30°。可选地,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膜材的一角的角平分线重合。可选地,所述贴附辊在滚动预设距离之前,贴附压力和/或滚动速度小于滚动全程的平均值。可选地,所述贴附辊的滚动轨迹面覆盖所述膜材。可选地,所述贴附辊的长度大于所述膜材在与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可选地,所述贴附辊的长度不小于矩形膜材的对角线长度。可选地,所述贴附辊的滚动距离大于所述膜材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可选地,在矩形膜材的短边长度为La、长边长度为Lb,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短边的夹角为α时,所述滚动距离Ly满足:Ly>Lasinα+Lbcosα。可选地,所述粘着层的形成材料包括光学透明胶。可选地,所述膜材包括偏光片、反射片、电子纸、隔离纸和触控导电薄膜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传统的贴附工艺,舍弃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压附膜材的一边进行贴附的方法,而使贴附辊与膜材呈角度地进行贴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采用这一贴附方法可以解决贴附制程中容易在膜材边缘处产生线形气泡的问题,同时不需要对膜材施加其他的特殊工艺,因此可以降低贴附制程所占的生产成本;而且,由于不存在线形气泡的问题,非显示区的面积也不需要进行扩大,有利于窄边框显示装置的发展。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膜材贴附制程中膜材与背材的侧视剖面图;图2是现有膜材贴附制程中利用贴附辊进行膜材贴附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膜材贴附制程中贴附辊开始滚动后的装置侧视剖面图;图4是现有膜材贴附制程中贴附辊滚过后出现小空隙的示意图;图5是现有膜材贴附制程后点亮背材时可以观测到的线形气泡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膜材的贴附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图7至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贴附辊滚动过程中基台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这里先对贴附制程中容易在膜材边缘处产生线形气泡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在膜材贴附制程中,常采用圆柱形贴附辊与平面基台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膜材的贴附:在贴附辊与平面基台的挤压作用下,膜材与背材之间的粘着层会使两侧的结构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具体地,参见图1所示出的膜材贴附制程中膜材与背材的侧视剖面图,在贴附辊进行滚动贴附前,一面附有粘着层12的膜材11会放置在基台上的背材13表面上,当然此时粘着层12还没有将膜材11和背材13紧密地贴合起来。接下来,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式使贴附辊(如图2中的黑色粗线条所示)沿膜材(如图2中的矩形所示)的一边进行滚动贴附(如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使图1中的膜材11与背材13之间的粘着层12将两侧的结构紧密地贴合在一起。这里,采用贴附辊压着膜材一边进行平行贴附的方式是本领域的传统技术手段,且这一方式实现起来较为简单方便、成本低廉。但是,正是由于一般厂商均采用该方式进行膜材的贴附,才导致了上述线形气泡的出现,具体原因如下:参见图3所示出的膜材贴附制程中贴附辊开始滚动后的装置侧视剖面图,圆柱形贴附辊(如图3中的圆形所示,为表示方便有所缩小)在压着膜材11的一个边缘并开始滚动后,膜材11与粘附层12会在贴附辊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如图3所示的形变——贴附辊会将粘着层12中的粘着剂向滚动方向进行一定程度的推挤,同时膜材11的最边缘处会在贴附辊的滚动过程中暂时性地与粘着层12发生分离、打开一个可使空气进入的小缺口(如图3所示,有一定程度地夸张),从而使得空气进入膜材11与粘着层12之间,在这一位置上形成如图4所示的位于膜材11与粘着层12之间的小空隙。从而,由于贴附辊是圆柱形的,所以在膜材11最初与贴附辊相接触的一条线的附近都会出现如图4所示的小空隙,从而整体上会形成线状的气泡,在点亮背材时可以观测到的线形气泡的实际照片可参见图5(线形气泡由图5中圆圈标注)。对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膜材的贴附方法,参见图6所示出的一种膜材的贴附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601:将膜材附有粘着层的一面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材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膜材附有粘着层的一面面向待贴附膜材的背材,并进行对位;使贴附辊压着所述膜材的一角,在放置该背材的基台上沿一预设方向滚动,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膜材的一角的任一边的夹角都是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材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膜材附有粘着层的一面面向待贴附膜材的背材,并进行对位;
使贴附辊压着所述膜材的一角,在放置该背材的基台上沿一预设
方向滚动,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膜材的一角的任一边的夹角都是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方向与所
述膜材的一角的角平分线的夹角小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方向与所
述膜材的一角的角平分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辊在滚动
预设距离之前,贴附压力和/或滚动速度小于滚动全程的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辊的滚动
轨迹面覆盖所述膜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彬张蓉殷楷张贺王丙瑞熊廷忠王雷郭晶晶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