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血管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13413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09:41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处理血管的系统。所述系统可包括轴组件(202),该轴组件(202)包括定向元件(204)。所述系统还可包括延伸入轴管腔中的重入装置(100)。所述重入装置可包括芯线(104),所述芯线(104)配置为使得在绕设计弯曲半径进行弯曲期间在所述芯线中产生的弯曲应力小于所述芯线的弹性极限,从而使所述芯线在释放时将从弯曲状态弹性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用于处理血管慢性闭塞的系统和装置以及相关的方法。尤其,本公开涉及用于在慢性完全闭塞周围建立血液流路径的装置以及制造那些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许多疾病都是由动脉中堆积的血小板引起的。这些血小板沉积物限制了血液流至由特定动脉供应的组织。当这些沉积物堆积在心脏的动脉中时,这种问题称为冠状动脉疾病(CAD)。当这些沉积物堆积在肢体(诸如,腿部)的动脉中时,这种情况称为外周动脉疾病(PAD)。外周动脉疾病在美国影响了800万至1,200万人并且在欧洲和亚洲也很普遍。粗略统计,有30%的年纪70岁以上的人遭受PAD之苦。PAD通常产生肌肉疲劳或疼痛,这种肌肉疲劳或疼痛由于用力引起并且通过休息得以减轻。PAD的症状包括在行走期间腿部疼痛以及伤口不会愈合。行走伴随的腿部疼痛通常使患者停止锻炼并且减少了患者的移动性。当血小板堆积到动脉完全闭塞的程度时,该阻塞称为慢性完全闭塞(CTO)。使PAD患者外周动脉闭塞的CTO是非常严重的。患CTO病的PAD患者通常进入迈向死亡的恶性循环。通常,外周动脉中的CTO会导致肢体坏疽,这就要求进行截肢处理。截肢又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并且粗略统计,所有PAD患者的一半在截肢后的两年内就死亡了。心肌的血液抽吸作用对维持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为了使心脏运作正常,必须连续不断地向心肌的组织供应和再供应氧气。为了接收充足的氧气供应,必须充分地向心肌灌注血液。在健康的心脏中,血液灌注是由动脉和毛细血管系统完成的。然而,由于年龄、高胆固醇和其他影响因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人占很大的比例,动脉粥样硬化完全闭塞患者的冠状动脉的多个部分。在冠状动脉中的慢性完全闭塞(CTO)可引起心绞痛、心脏组织萎缩以及患者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处理血管的系统,所述血管包括由血管壁限定的血管管腔,所述血管管腔至少部分地被阻塞。所述系统可包括:包括定向元件的轴组件。所述定向元件可具有扩张形状,该扩张形状定尺寸为使得当所述定向元件在所述血管壁内采取所述扩张形状时,所述轴组件将相对于所述血管管腔采取两种可能的定向中的任意一种定向。所述两种可能的定向可包括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所述轴组件可限定轴管腔、第一孔隙和第二孔隙。所述第一孔隙可定位为当所述轴组件采取所述第一定向时面对所述血管管腔,并且所述第二孔隙可定位为当所述轴组件采取所述第二定向时面对所述血管管腔。所述系统可包括延伸入中央管腔中的重入装置。所述重入装置可包括芯线,所述芯线配置为使得在围绕设计弯曲半径进行弯曲期间在所述芯线中产生的弯曲应力小于所述芯线的弹性极限,从而使所述芯线在释放时将从弯曲状态弹性恢复。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用于处理血管的方法,所述血管包括由血管壁限定的血管管腔,所述血管管腔为至少部分地被阻塞。所述方法可包括:在线中产生增强区域并且装配包括所述线的重入装置。所述重入装置可具有远端。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指示所述重入装置的用户,以便:将所述远端插入由沿着所述血管延伸的定向导管限定的管腔中,将所述远端定位为接近第一孔隙,以及使所述重入装置旋转直到所述远端进入所述第一孔隙中。所述线的增强区域可配置为使得在围绕设计弯曲半径进行弯曲期间在所述线中产生的弯曲应力小于所述所述线的弹性极限,从而使所述线在从所述定向导管的管腔中缩回时将从弯曲状态弹性恢复。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人类患者的程式化正面视图。在图1中对患者的动脉系统的一部分进行了示意性地图示。图2A是示出了已经接受过外周动脉疾病(PAD)处理的患者的动脉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2B是示出了已经接受过冠状动脉疾病(CAD)处理的患者的动脉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A是示出了可用于例如在被慢性完全闭塞分开的血管的近段与血管的远段之间建立血液流路径的系统的透视图。图3A的系统包括重入装置和定向装置。图3B是进一步图示了图3A所示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等轴测视图。图3C是图示了图3A所示系统的侧向横截面的横截面图。图4A和图4B是示意性地图示了线的结构的程式化横截面图。在图4A的实施例中,未对线进行冷加工。在图4B的实施例中,已经对线进行了冷加工处理。图4C是示例性应力-应变图。图4D是图示了发生在根据本具体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处理的线的增强区域中的材料的机械特性中的变化的应力-应变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重入装置的横截面图。图6是进一步图示了在前面图中示出的重入装置的放大平面图。图7是根据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重入装置的平面图。图8是根据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重入装置的横截面图。图9是根据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重入装置的横截面图。图10至图20是图示了根据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可作为方法的一部分而包括在内的各种步骤的一系列程式化片段视图。图21A、图21B和图21C是图示了可用于在线160中形成增强区域的示例性工艺的程式化平面图。图21B取自大体与用于创建图21A的视角正交的视角。图21C从由图21A中的线C-C所图示的视角创建。图22是示出了具有外表面的线的程式化透视图。在线的外表面上可见多个斑点。图22中示出的斑点形成大体上覆盖线的外表面的重叠斑点的图案。图23是图示了可用于在线中形成增强区域的工艺的平面图。图24A是图示了在线周围形成第一大致螺旋路径的第一系列的重叠激光束斑点的程式化透视图。图24B是图示了在线周围形成第二大致螺旋路径的第二系列的重叠激光束斑点的程式化透视图。第一系列的斑点和第二系列的斑点可组合成大致覆盖线的外表面的重叠斑点的图案。图25A是线截面的程式化透视图。图25B是图25A中示出的线截面180的第二程式化透视图。在图25B的实施例中,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使线截面呈扭曲状态。图26是示出了根据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重入装置的横截面图。图27是示出了另一示例性重入装置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参考附图进行阅读,其中,不同附图中的相似元件编号相同。附图描述了图示实施例但不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是图示了人类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的程式化正面视图。图1的心血管系统包括抽吸血液的心脏7和使富氧的血液分布遍及全身的动脉系统。在每次心跳期间,心脏7的左心室收缩,抽吸血液通过主动脉瓣进入升主动脉74。来自升主动脉74的血液流经主动脉弓76且向下流向降主动脉12至下肢。来自升主动脉74的血液还流入左冠状动脉70B和右冠状动脉70A。在健康的心脏中,左冠状动脉70B和右冠状动脉70A向心脏中提供连续不断的血液流,以确保心肌保持供氧良好。降主动脉12分出许多向胸腔和胸部内的器官供应含氧血的分支。降主动脉12连接至髂骨分叉30,该分支分出两个髂总动脉16A和16B。髂动脉血管包括两个从髂骨分叉30连续的分支。右分支包括右髂总动脉16A,其分叉为右髂外动脉25A和右髂内动脉27A。当右髂外动脉25A在腹股沟韧带后面经过时,它成为右腿的右股动脉29A。髂动脉血管的左分支包括左髂总动脉16B,其分叉为左髂外动脉25B和左髂内动脉27B。当左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处理血管的系统,所述血管包括由血管壁限定的血管管腔,所述血管管腔至少部分地被阻塞,所述系统包括:包括定向元件的轴组件,所述定向元件具有扩张形状,该扩张形状定尺寸为使得当所述定向元件在所述血管壁内采取所述扩张形状时,所述轴组件将相对于所述血管管腔采取两种可能的定向中的任意一种定向,所述两种可能的定向包括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所述轴组件限定轴管腔、第一孔隙和第二孔隙,所述第一孔隙定位为当所述轴组件采取所述第一定向时面对所述血管管腔,并且所述第二孔隙定位为当所述轴组件采取所述第二定向时面对所述血管管腔;延伸入中央管腔的重入装置,所述重入装置包括芯线,所述芯线配置为使得在使所述芯线弯曲以沿循曲折路径期间在所述芯线中产生的弯曲应力小于所述芯线的弹性极限,从而使所述芯线在释放时将从弯曲状态弹性恢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5.08 US 13/4668531. 一种用于处理血管的系统,所述血管包括由血管壁限定的血管管腔,所述血管管腔至少部分地被阻塞,所述系统包括:
包括定向元件的轴组件,所述定向元件具有扩张形状,该扩张形状定尺寸为使得当所述定向元件在所述血管壁内采取所述扩张形状时,所述轴组件将相对于所述血管管腔采取两种可能的定向中的任意一种定向,所述两种可能的定向包括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
所述轴组件限定轴管腔、第一孔隙和第二孔隙,所述第一孔隙定位为当所述轴组件采取所述第一定向时面对所述血管管腔,并且所述第二孔隙定位为当所述轴组件采取所述第二定向时面对所述血管管腔;
延伸入中央管腔的重入装置,所述重入装置包括芯线,所述芯线配置为使得在使所述芯线弯曲以沿循曲折路径期间在所述芯线中产生的弯曲应力小于所述芯线的弹性极限,从而使所述芯线在释放时将从弯曲状态弹性恢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芯线包括增强区域。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强区域通过对所述芯线进行热处理而制成。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强区域通过对所述芯线进行表面硬化而制成。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强区域通过对所述芯线进行冷加工而制成。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强区域通过对所述芯线的一部分进行加工硬化而制成。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强区域通过对所述芯线进行塑性变形而制成。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强区域通过将所述线扭曲而制成。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强区域通过对所述线进行抛光而制成。
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强区域通过对所述线进行喷丸处理而制成。
11.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强区域通过对所述线进行激光冲击喷丸而制成。
1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强区域具有第一深度和环形形状。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强区域包围所述芯线的中央区域。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
在所述增强区域中的材料具有第一弹性极限;
在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材料具有第二弹性极限;以及
所述第一弹性极限大于所述第二弹性极限。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
在所述增强区域中的材料具有第一级延展性;
在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材料具有第二级延展性;以及
所述第二级延展性大于所述第一级延展性。
1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芯线包括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
所述增强区域沿着所述近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以及
所述增强区域在所述芯线的远侧部分的近侧位置处终止。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
在所述增强区域中的材料具有第一弹性极限;
在所述远侧部分中的材料具有第二弹性极限;以及
所述第一弹性极限大于所述第二弹性极限。
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重入装置包括固定至所述芯线的尖端构件;以及
所述芯线的远侧部分延伸超出所述尖端构件的远侧表面。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芯线的远侧部分延伸超出所述尖端构件的距离大于约0.003英寸且小于约0.012英寸。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芯线的远侧部分延伸超出所述尖端构件的距离大于约0.004英寸且小于约0.008英寸。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芯线的远侧部分的直径大于约0.002英寸且小于约0.006英寸。
22.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芯线的远侧部分的长度与直径的长径比大于约1。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芯线的远侧部分的长度与直径的长径比大于约2。
24.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芯线的远侧部分具有最大直径DW;
所述尖端构件具有最大直径DT;以及
所述最大直径DT大于所述芯线的远侧部分的最大直径DW。
25. 如权利要求24上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尖端构件的最大直径DT与所述芯线的远侧部分的最大直径DW之比大于约3。
26.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芯线包括近侧支腿、远侧支腿和设置在所述近侧支腿与所述远侧支腿之间的弯曲部。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弯曲部延伸通过的角度范围大于约90度且小于约180度。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弯曲部延伸通过的角度范围大于约120度且小于约150度。
29.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远侧支腿的长度大于约0.040英寸且小于约0.300英寸。
3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当所述芯线沿循所述曲折路径时,所述芯线延伸通过成人患者的髂骨分叉;
当所述芯线沿循所述曲折路径时,所述芯线延伸通过180度圆弧;以及
当所述芯线沿循所述曲折路径时,所述芯线的中心线弯曲半径大于约0.2英寸且小于约1.0英寸。
3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当所述芯线沿循所述曲折路径时,所述芯线延伸通过180度圆弧;以及
当所述芯线沿循所述曲折路径时,所述芯线的中心线弯曲半径大于约0.4英寸且小于约0.8英寸。
32. 一种用于处理血管的系统,所述血管包括由血管壁限定的血管管腔,所述血管管腔为至少部分地被阻塞,所述系统包括:
包括定向元件的轴组件,所述定向元件具有扩张形状,该扩张形状定尺寸为使得当所述定向元件在所述血管壁内采取所述扩张形状时,所述轴组件将相对于所述血管管腔采取两种可能的定向中的任意一种定向,所述两种可能的定向包括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
所述轴组件限定轴管腔、第一孔隙和第二孔隙,所述第一孔隙定位为当所述轴组件采取所述第一定向时面对所述血管管腔,并且所述第二孔隙定位为当所述轴组件采取所述第二定向时面对所述血管管腔;
延伸入中央管腔的重入装置,所述重入装置包括固定至芯线的尖端构件,所述芯线的近侧部分包括设置在芯部周围的护套,其中所述芯部的远侧部分延伸超出所述尖端构件的远侧表面。
33.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芯线的近侧部分包括拉制的填充管。
34.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护套包括镍钛诺并且芯部包括不锈钢。
35.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护套包括不锈钢并且芯部包括镍钛诺。
36.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护套包括包围所述芯部的多个丝线。
37. 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丝线互相连接以形成中空编织物。
38. 一种方法,其包括:
在线中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C韦伯CJ库格勒AW格雷恩克
申请(专利权)人:布里奇波因特医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