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监控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3302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数据队列及待处理数据队列中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根据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判断待处理数据队列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数据预警条件;若判断出待处理数据队列满足数据预警条件,则发送数据处理预警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采用现有的数据监控方式容易出现错误预警所导致的数据处理速度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通常会设置一个缓冲区,用于接收并缓存待处理数据。上述待处理数据源源不断地进入缓冲区,在数据处理前再被读取出来进行处理,其中,当待处理数据进入缓冲区的速度超过数据处理系统的处理速度时,缓冲区中的待处理数据的数量就会产生积压,即,接收到的待处理数据已经超过了数据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从而可能导致数据处理速度减慢。现有技术提供的传统的解决方式是:为缓冲区所接收的待处理数据设定一个阈值,并定时检测缓冲区中的数据总量,一旦检测出缓冲区中的数据总量大于上述阈值,则判定数据处理系统的压力过大,并触发系统预警。然而,采用上述方式对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监控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假设有两个数据处理系统处理上述待处理数据,其中,系统A每秒能处理100条数据,实际每秒进入101条数据,目前有未处理的数据110条,系统B每秒能处理1000条数据,实际每秒进入800条数据,目前有未处理的数据600条,设定阈值为500,对比上述两个数据处理系统,即使系统A未处理的数据数量小于阈值,并不会触发系统预警,然而系统A实际所接收到的数据已经超出了系统A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虽然系统B的未处理的数据数量已经大于阈值,将会触发系统预警,然而,显然系统B所接收到的数据数量还未达到系统B的处理上限。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通过设定阈值来判断数据数量是否超出系统处理能力的方式并不能实现对待处理数据的准确监控,从而可能导致系统的错误预警,进而影响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效率。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由于采用现有的数据监控方式容易出现错误预警所导致的数据处理速度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数据队列及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根据上述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判断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数据预警条件;若判断出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满足上述数据预警条件,则发送数据处理预警信号。可选地,上述获取待处理数据队列及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包括:在预定时刻从待处理数据集合中获取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并获取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第一条待处理数据进入上述待处理数据集合的第一时间标识及最后一条待处理数据进入上述待处理数据集合的第二时间标识,其中,上述待处理数据集合用于保存上述待处理数据,以便上述待处理数据被读取处理;上述根据上述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判断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数据预警条件包括:利用上述第一条待处理数据的上述第一时间标识及上述最后一条待处理数据的上述第二时间标识,计算上述第一条待处理数据及上述最后一条待处理数据的时间差;根据上述时间差判断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是否满足上述数据预警条件。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时间差判断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是否满足上述数据预警条件包括:判断上述时间差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阈值,其中,上述预定阈值至少根据上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速度配置。可选地,在上述获取待处理数据队列及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之前,还包括:接收用于获取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的获取请求;响应上述获取请求对上述预定时刻的上述待处理数据集合执行锁定操作,以从上述待处理数据集合中得到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其中,上述锁定操作用于控制上述待处理数据集合在上述预定时刻不再接收更新的待处理数据,且不对上述待处理数据进行读取处理。可选地,在发送数据处理预警信号之后,还包括:调整加快对上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速度,以减少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的上述待处理数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监控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处理数据队列及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判断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判断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数据预警条件;发送单元,用于在判断出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满足上述数据预警条时件,发送数据处理预警信号。可选地,上述获取单元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预定时刻从待处理数据集合中获取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并获取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第一条待处理数据进入上述待处理数据集合的第一时间标识及最后一条待处理数据进入上述待处理数据集合的第二时间标识,其中,上述待处理数据集合用于保存上述待处理数据,以便上述待处理数据被读取处理;上述判断单元包括:计算模块,用于利用上述第一条待处理数据的上述第一时间标识及上述最后一条待处理数据的上述第二时间标识,计算上述第一条待处理数据及上述最后一条待处理数据的时间差;判断模块,用于根据上述时间差判断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是否满足上述数据预警条件。可选地,上述判断模块包括: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上述时间差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阈值,其中,上述预定阈值至少根据上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速度配置。可选地,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上述获取待处理数据队列及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之前,接收用于获取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的获取请求;锁定单元,用于响应上述获取请求对上述预定时刻的上述待处理数据集合执行锁定操作,以从上述待处理数据集合中得到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其中,上述锁定操作用于控制上述待处理数据集合在上述预定时刻不再接收更新的待处理数据,且不对上述待处理数据进行读取处理。可选地,还包括:调整单元,用于在发送数据处理预警信号之后,调整加快对上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速度,以减少上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的上述待处理数据。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根据获取到的待处理数据队列及其对应的时间标识判断待处理数据队列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数据预警条件,并在判断出满足数据预警条件后,发送数据处理预警信号,从而实现利用时间标识准确判断出待处理数据是否需要预警,进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出现的错误预警所导致的数据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保证了数据的处理速度。进一步,在获取待处理数据队列的时间标识,为了保证获取时间的一致,还对待处理数据集合执行了锁定操作,从而保证获取的时间标识的准确性,进而达到在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的同时,准确判断出待处理数据是否满足数据预警条件,实现对待处理数据的准确预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数据监控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处理数据队列及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判断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数据预警条件;若判断出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满足所述数据预警条件,则发送数据处理预警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处理数据队列及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
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判断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是否满足预先设置
的数据预警条件;
若判断出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满足所述数据预警条件,则发送数据处理预警
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待处理数据队列及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包
括:在预定时刻从待处理数据集合中获取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并获取所述待处
理数据队列中第一条待处理数据进入所述待处理数据集合的第一时间标识及最后
一条待处理数据进入所述待处理数据集合的第二时间标识,其中,所述待处理数
据集合用于保存所述待处理数据,以便所述待处理数据被读取处理;
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判断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是否满足预先
设置的数据预警条件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条待处理数据的所述第一时间标识及所述最后一条待处理数据
的所述第二时间标识,计算所述第一条待处理数据及所述最后一条待处理数据的
时间差;
根据所述时间差判断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是否满足所述数据预警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差判断所述待处理
数据队列是否满足所述数据预警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时间差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阈值,其中,所述预定阈值至少根据所述
待处理数据的处理速度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待处理数据队列及所述待
处理数据队列中待处理数据的时间标识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于获取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的获取请求;
响应所述获取请求对所述预定时刻的所述待处理数据集合执行锁定操作,以
从所述待处理数据集合中得到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其中,所述锁定操作用于控
制所述待处理数据集合在所述预定时刻不再接收更新的待处理数据,且不对所述
待处理数据进行读取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数据处理预警信号之后,还包
括:
调整加快对所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速度,以减少所述待处理数据队列中的所
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