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2324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主要由失水木糖醇单硬脂酸酯、OP-10、柠檬酸钠、油酸基咪唑啉、十二烷基磺酸钠、JFC-M渗透剂、含氢硅油、硅酸盐、盐酸和水组成。采用上述组分后,失水木糖醇单硬脂酸酯、OP-10能有效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油酸基咪唑啉、十二烷基磺酸钠和JFC-M渗透剂能够作为添加剂及缓蚀剂,能与失水木糖醇单硬脂酸酯和OP-10实现很好的协同作用,有利于铁锈、氧化膜等快速溶解及剥落,加快清洗的速度,同时能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层,便于后续镀锌层的吸附,而且还能实现酸洗过程中的缓蚀及后续防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剂,属于钢铁制品及材料表面处理行业
,特别是一 种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主要用于镀锌前或镀锌后盐酸清洗工艺。
技术介绍
由于锌易溶于酸,也能溶于碱,故称它为两性金属。锌在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发生 变化。在潮湿的空气中,锌表面会生成致密的碱式碳酸锌膜。对钢铁基体来说,锌镀层属于 阳极性镀层,它主要用于防止钢铁的腐蚀。锌镀层经能显著提高其防护性和装饰性。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 面处理技术。现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 金属制品的热镀锌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防腐工艺之一。可进行热镀锌的金属制品 包括钢丝、板材、钢卷、钢管、结构件和紧固件等。 金属制品在镀锌前必须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金属制品表面在存放、热处理等过 程中产生的油、锈、灰尘等污染物,或者金属制品表面原本残存的润滑剂、磷化膜等。 因此,在连续热浸镀锌金属制品的加工过程中,包括有预清洗步骤和热镀锌等步 骤。预清洗步骤所担当的职责是除去沾附在钢带表面的油污、铁屑、铁锈和尘杂等,藉以使 金属制品在获得表面充分洁净的状态下进入热镀锌步骤,保证表面镀层与金属制品具有优 异的附着力。 不言而喻,预清洗效果的优劣会直接对镀锌后的金属制品产生影响。目前,业界对 预清洗步骤所使用的工序包括:碱液喷淋、碱液刷洗、电解脱脂、清水刷洗和清水漂洗。但 是,实践证明前述工序很难从根本上去除钢带表面的氧化物,尤其是对于那种以不均匀状 态地分散在金属制品表面的显微凹坑内的氧化物和硅锰夹杂点的合金氧化物。 如2007年12月5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710025061. 3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专利技术创 造的名称为一种镀锌金属清洗剂,其包括有机络合剂、邻菲罗啉、水,有机络合剂、邻菲罗 啉、水的重量比为3-10: 0.005-0. 04: 100。 上述专利申请,巧妙利用了有机络合剂的溶垢能力,能够有效去除油污及钙镁离 子,邻菲罗啉则有效去除了游离的二价铁离子。但对于金属制品表面,尤其是微坑内的氧化 物,如铁锈等,还有硅锰夹杂点则很难去除。 因此,当金属制品进入镀锌时,这些氧化物便会阻碍锌与铁的反应,难于形成中间 相,所以镀锌层仅仅是机械般地粘附在金属制品的表面,两者之间的结合力较为脆弱。这种 镀锌金属制品在付诸使用后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暴露出因耐腐蚀性差而影响使用寿命的 问题。 故为提高金属制品的长久耐腐蚀性能,目前,仍普遍直接使用浓盐酸除锈除氧化 皮。 如2011年12月7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110247897. 4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专利技术 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带钢热浸镀锌工艺,其包括第(1)步带钢清洗处理步骤,该步骤具 体为:带钢开卷后先进行酸洗处理去除氧化物膜,酸洗溶液为浓度为25 - 30%的盐酸,吐 温-60 0. 5-0. 8%以及水;然后不经清水直接进行电解脱脂处理,电解脱脂溶液的配方以重 量百分比计为碳酸钠10 - 15份,磷酸钠20-25份,氢氧化钠60-70份以及水270-300份, 电解脱脂的温度为60~-800C:电解脱脂后进入清水槽进行清洗。 2014年3月26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010331138.0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专利技术创 造的名称为一种铁质工艺品或家俱的改进热镀锌方法,其包括第(1)步对工件进行除 油脱脂步骤:即在脱脂槽内加入硫酸溶液,然后加入0P-10和二邻甲苯硫脲,保持混合液体 60-65摄氏度,将工件全部浸入,直至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第(2)步除锈步骤:即在酸洗 槽内加入盐酸溶液,然后加入磷酸、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 将工件全部浸入,清洗10分钟。 上述两个专利申请,仍然存在如下不足: 1.均使用了盐酸,由于盐酸酸性较强,且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在酸洗过程中常出现过 腐蚀及酸雾现象。由此将引起金属制品基体受到腐蚀,损失大量材料,消耗过量盐酸, 不仅缩短盐酸使用寿命,使处理量降低,而且因酸雾逸出导致车间空气质量受到影响,严重 危害工人身体健康。 2.所需清洗时间长,致使盐酸形成的酸雾对金属制品基体的腐蚀时间增加,故 腐蚀率增加。 3.主要是能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与锈斑,但如何防锈却没有给出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传感器镀锌外 壳用防锈清洗液,该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能抑制过腐蚀及酸雾的形成,节约材料 和盐酸用量,提高盐酸使用寿命,而且环保。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该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 锈清洗液能缩短清洗时间,减少腐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主要由失水木糖醇 单硬脂酸酯、0P-10、柠檬酸钠、油酸基咪唑啉、十二烷基磺酸钠、JFC-M渗透剂、含氢硅油、硅 酸盐、盐酸和水组成;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分别如下: 失水木糖醇单硬脂酸酯 4. 5%-12. 5% ; 0P-10 2%-10% ; 柠檬酸钠 0. 5%-10% ; 油酸基咪唑啉 0. 5%-6% ; 十二烷基磺酸钠 0. 5%-5% ; JFC-M 渗透剂 L 5%-4· 5% ; 含氢娃油 0· 5%_4% ; 硅酸盐 0. 5%-1% 盐酸 0· 5%-3% ; 水 余量。 所述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各组分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失水木糖 醇单硬脂酸酯6. 5%、0P-10 4%、柠檬酸钠1. 5%、油酸基咪唑啉1. 5%、十二烷基磺酸钠1. 5%、 JFC-M渗透剂2%、含氢硅油0. 8%、硅酸盐0. 6%、盐酸0. 8%和余量水。 所述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各组分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失水木糖 醇单硬脂酸酯8. 5%、0P-10 6%、柠檬酸钠6. 5%、油酸基咪唑啉3%、十二烷基磺酸钠2. 5%、 JFC-M渗透剂2. 5%、含氢硅油1. 5%、硅酸盐0. 7%、盐酸1%和余量水。 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各组分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失水木糖醇单 硬脂酸酯10. 5%、0P-10 8%、柠檬酸钠8%、油酸基咪唑啉4. 5%、十二烷基磺酸钠4%、JFC-M渗 透剂3. 5%、含氢硅油3%、硅酸盐0. 8%、盐酸1. 5%和余量水。 所述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各组成成分按所述配比比例 溶解于45_60°C的热水中,混合均匀,即得本品。 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组分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失水木糖醇单硬脂酸酯、0P-10能有效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而且对镀锌金属表面 无腐蚀。柠檬酸钠、硅酸盐则能够作为一种清洗助剂,加快清洗的速度以及清洗的效果。 2.油酸基咪唑啉、十二烷基磺酸钠和JFC-M渗透剂能够作为添加剂及缓蚀剂,能 与失水木糖醇单硬脂酸酯和0P-10实现很好的协同作用,有利于铁锈、氧化膜等快速溶解 及剥落,加快清洗的速度,使清洗时间大大缩短,同时能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层,便于后续 镀锌层的吸附,而且还能实现酸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主要由失水木糖醇单硬脂酸酯、OP‑10、柠檬酸钠、油酸基咪唑啉、十二烷基磺酸钠、JFC‑M渗透剂、含氢硅油、硅酸盐、盐酸和水组成;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分别如下:失水木糖醇单硬脂酸酯    4.5%‑12.5%;OP‑10                   2%‑10%;柠檬酸钠                0.5%‑10%;油酸基咪唑啉            0.5%‑6%;十二烷基磺酸钠          0.5%‑5%;JFC‑M渗透剂            1.5%‑4.5%;含氢硅油                0.5%‑4%;硅酸盐                  0.5%‑1%盐酸                    0.5%‑3%;水                      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 液主要由失水木糖醇单硬脂酸酯、0P-10、柠檬酸钠、油酸基咪唑啉、十二烷基磺酸钠、JFC-M 渗透剂、含氢硅油、硅酸盐、盐酸和水组成;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分别如 下: 失水木糖醇单硬脂酸酯 4. 5%-12. 5% ; 0P-10 2%-10% ; 柠檬酸钠 0. 5%-10% ; 油酸基咪唑啉 0. 5%-6% ; 十二烷基磺酸钠 0. 5%-5% ; JFC-M 渗透剂 1. 5%-4. 5% ; 含氢娃油 0? 5%_4% ; 硅酸盐 0. 5%-1% 盐酸 0? 5%-3% ; 水 余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 镀锌外壳用防锈清洗液各组分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失水木糖醇单硬脂酸酯6. 5%、 0P-10 4%、柠檬酸钠1. 5%、油酸基咪唑啉1. 5%、十二烷基磺酸钠1. 5%、JFC-M渗透剂2%、含 氢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胜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信大气象传感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