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泵的制造方法及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2035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泵(10),其包括:模制定子(50),其呈环状,具有安装有霍尔元件(58b)的基板(58);以及转子(60),其具有环状的转子部(60a),该转子部(60a)旋转自由地收纳在碗状分隔部件(90)内,其轴向的一端与霍尔元件(58b)对置,在轴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叶轮(60b)的叶轮安装部(67a),其中,转子部(60a)包括:树脂磁体(68);套筒轴承(66),其配置在该树脂磁体(68)的内侧;以及树脂部(67),其用于树脂磁体(68)和套筒轴承(66)的一体成型,并且构成叶轮安装部(67a),树脂磁体(68)在与霍尔元件(58b)对置的一侧的端面的外周部具备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68f),该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68f)在径向上为规定宽度的环状,并且在轴向上以规定的高度突出,该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68f)在其内径侧的同一圆周上具备多个圆弧状的缺口(68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泵的制造方法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提案有一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其具有驱动用磁体部和从该驱动用磁体部的端面向轴向突出的位置检测用磁体部;树脂密封部,其具有收纳该转子的内孔,并密封定子;磁传感器,其用于检测上述位置检测用磁体部的磁极位置,在该位置检测用磁体部的附近对置地配置,并且收纳于上述树脂密封部;以及泵壳体,其具有吸水口和排水口,并且覆盖上述树脂密封部,其中,根据上述磁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控制对线圈的通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2-0335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泵存在以下问题,即,直接材料成本因位置检测用磁体部的磁体体积增大而增加。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泵的制冷循环装置,能够削减设置在转子磁体中的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所使用的磁体量,实现低成本化,并且能够维持磁极位置检测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泵包括:模制定子,其呈环状,具有安装有磁极位置检测元件的基板;以及转子,其具有环状的转子部,该转子部旋转自由地收纳在碗状分隔部件内,其轴向的一端与上述磁极位置检测元件对置,在上述轴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叶轮的叶轮安装部,上述转子部包括:磁体,其呈环状;套筒轴承,其配置在该磁体的内侧;以及树脂部,其用于上述磁体和上述套筒轴承的一体成型,并且构成上述叶轮安装部,上述磁体在与上述磁极位置检测元件对置的一侧的端面的外周部具备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该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在径向上为规定宽度的环状且在轴向上以规定的高度突出,该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在其内径侧的同一圆周上具有多个圆弧状的缺口。根据本专利技术,起到如下效果:能够削减设置在转子磁体中的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所使用的磁体量,实现低成本化,并且能够维持磁极位置检测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热泵式热水器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泵1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模制定子50的立体图。图4是模制定子50的截面图。图5是定子组件49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泵部40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泵10的截面图。图8是从轴支承部46侧观察壳体41的立体图。图9是转子部60a的截面图(具体而言是图11的A-A向视截面图)。图10是从叶轮安装部67a侧观察转子部60a的侧视图。图11是从与叶轮安装部67a侧相反一侧观察转子部60a的侧视图。图12是套筒轴承66的放大截面图。图13是树脂磁体68的截面图(具体而言是图14的B-B向视截面图)。图14是从突起68a侧(叶轮安装部67a侧)观察树脂磁体68的侧视图。图15是从与突起68a侧相反一侧观察树脂磁体68的侧视图。图16是从突起68a侧观察树脂磁体68的立体图。图17是从突起68a的相反侧观察树脂磁体68的立体图。图18是从叶轮安装部侧观察转子部60a的立体图。图19是从叶轮安装部的相反侧观察转子部60a的立体图。图20是从与突起68a侧相反一侧观察树脂磁体68的另一侧视图。图21是表示泵10的制造工序的图。图22是表示使用制冷剂-水热交换器2的装置的回路的概念图。符号说明1   压缩机2   制冷剂-水热交换器3   减压装置4   蒸发器5   压力检测装置6   风扇电动机7   风扇8   燃烧温度检测部9   供水温度检测部10  泵11  操作部12  贮藏器单元控制部13  热泵单元控制部14  热水贮藏器15  制冷剂配管16  热水循环配管17  外部空气温度检测部20  负载31  洗浴水重新加热热交换器32  洗浴水循环装置33  混合阀34  贮藏器内水温检测部35  重新加热后水温检测部36  混合后水温检测部37  洗浴水重新加热配管40  泵部41  壳体42  吸入口4   排出口44  凸起部44a 螺孔46  轴支承部47  定子49  定子组件50  模制定子52  导线53  模制树脂54  定子铁芯54a 槽56  绝缘部57  线圈58  基板58a IC58b 霍尔元件59  端子60  转子60a 转子部60b 叶轮61  导线引出部件63  泵部设置面66  套筒轴承66a 突起67  树脂部67a 叶轮安装部67b 凹部67c 叶轮定位孔67d 缺口67e 浇口68  树脂磁体68a 突起68a-1 凸部68b 缺口68c 浇口68d 凹部68e 凸部68f 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70  轴71  推力轴承80  O形环81  下螺孔部件82  模具压紧部83  突起84  下螺孔85  脚部85a 突起87  连结部90  碗状分隔部件90a 碗状分隔部90b 凸缘部90c O形环收纳槽90d 孔92  肋部94  轴支承部95  基板压紧部件95a 突起100 热泵单元160 自攻螺钉200 贮藏器单元300 热泵式热水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泵、泵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冷循环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下述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下面,首先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泵的应用的一个示例的热泵式热水器装置的概要,接下来说明该泵的详细情况。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泵式热水器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热泵式热水器装置300包括:热泵单元100、贮藏器单元200、以及使用者进行运转操作等的操作部11。在图1中,热泵单元100包括:压缩机1,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例如回转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等);制冷剂-水热交换器2,其对制冷剂与水进行热交换;减压装置3,其使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膨胀;蒸发器4,其使低压的两相制冷剂蒸发;制冷剂配管15,其将压缩机1、制冷剂-水热交换器2、减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泵、泵的制造方法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制定子,其呈环状,具有安装有磁极位置检测元件的基板;以及转子,其具有环状的转子部,该转子部旋转自由地收纳在碗状分隔部件内,其轴向的一端与所述磁极位置检测元件对置,在所述轴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叶轮的叶轮安装部,所述转子部包括:磁体,其呈环状;套筒轴承,其配置在该磁体的内侧;以及树脂部,其用于所述磁体和所述套筒轴承的一体成型,并且构成所述叶轮安装部,所述磁体在与所述磁极位置检测元件对置的一侧的端面的外周部具备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该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在径向上为规定宽度的环状且在轴向上以规定的高度突出,该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在其内径侧的同一圆周上具有多个圆弧状的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制定子,其呈环状,具有安装有磁极位置检测元件的基板;以及
转子,其具有环状的转子部,该转子部旋转自由地收纳在碗状分隔部件内,其轴向的一端与所述磁极位置检测元件对置,在所述轴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叶轮的叶轮安装部,
所述转子部包括:
磁体,其呈环状;
套筒轴承,其配置在该磁体的内侧;以及
树脂部,其用于所述磁体和所述套筒轴承的一体成型,并且构成所述叶轮安装部,
所述磁体在与所述磁极位置检测元件对置的一侧的端面的外周部具备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该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在径向上为规定宽度的环状且在轴向上以规定的高度突出,
该转子位置检测用磁极部在其内径侧的同一圆周上具有多个圆弧状的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弧状的缺口设置在形成于所述转子的各磁极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弧状的缺口设置在形成于所述转子的各磁极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体是树脂磁体,
在所述磁体的与所述磁极位置检测元件对置的一侧的端面,在形成于所述转子的各磁极间设置有用于供给所述树脂磁体的原材料的浇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体是树脂磁体,
在所述磁体的与所述磁极位置检测元件对置的一侧的端面,在形成于所述转子的各磁极中心设置有用于供给所述树脂磁体的原材料的浇口。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体在与所述磁极位置检测元件对置的一侧的端面具备凸部,该凸部配置在形成于所述转子的各磁极中心且配置在同一圆周上。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体在所述叶轮安装部侧的端面具备凹部,该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边优人麻生洋树坂乃边和宪山本峰雄石井博幸尾屋隼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