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速度的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0384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速度的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架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轮与放线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还连接有电气控制器,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摆杆式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摆杆式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底部支架两侧的固定板,所述两固定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固定杆,两固定杆的末端设有固定导轮,所述两固定板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偏心凸轮及与偏心凸轮分别连接的两个摆动杆,所述偏心凸轮的下方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两个摆动杆的末端设有摆动导轮,所述摆动杆的中间位置还设有气缸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调节放线速度,不仅能能满足施工过程中对放线速度的要求,而且能尽可能避免电线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可调节速度的放线装置 所属
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速度的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施工中,放线装置的作用是使线盘中的电线以一定的张力匀速拉出,现有的放线装置的工作方式是以顶尖支起线盘旋转放线,是依靠电线的自身拉力驱动线盘旋转放线,也称被动放线,这容易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从而降低生产效率;另外放线张力大小的调整则是依靠调节固定在顶尖上的磨擦盘磨擦力的大小来实现的,这种方式因为顶尖心轴支撑轴承摩擦力及线盘偏心等一系列问题,有张力的最小值限制,磨擦性能使张力大小产生较大的波动性,这些现象会严重影响电力施工中电线线芯被拉细的问题,导致线芯受到损伤,而不利于高压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速度的放线装置,该装置操作方便可行,可以调节放线速度,不仅能能满足适应施工过程中对放线速度的要求,而且能尽可能避免电线在放线过程中因为拉力驱动而带来的损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速度的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架和驱动电机,所述放线架具有一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上设有转轴,转轴两端分别设有左顶尖和右顶尖,左顶尖与右顶尖之间设有线盘,所述左顶尖上还设有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挂合在皮带轮上的三角带与放线架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电机还连接有电气控制器,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摆杆式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摆杆式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底部支架两侧的固定板,所述两固定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固定杆,两固定杆的末端设有固定导轮,所述两固定板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偏心凸轮及与偏心凸轮分别连接的两个摆动杆,所述偏心凸轮的下方设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连接着所述电气控制器,所述两个摆动杆的末端设有摆动导轮,所述摆动杆的中间位置还设有气缸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杆和气缸,所述气缸杆一端设在摆动杆的中间位置,另一端插入在所述气缸内部,所述气缸壁上设有空气入口。 本技术在使用时,需要先将电线从线盘中拉出,在固定导轮和摆动导轮缠绕若干圈,然后在所述气缸壁的空气入口处送入压缩空气,对摆杆有向下的拉力,之后启动驱动电机,放线架开始正常工作,工作过程中,前方有对电线的牵引拉力,这样摆杆就会不断的摆动在不同位置,偏心凸轮与位置传感器间的距离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并能以不同的电压值形式输入到电气控制器中,所述电气控制器中的比较单元将采集到的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后输出电压电流,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机的转速变化,当牵引速度大于放线速度时,摆动杆上升,位置传感器与偏心凸轮间距离增大,电气控制器控制电机升速,提高放线速度,使摆杆回到设定位置,到达设定位置后,位置传感器输出电压等于设定值,电气控制器就不再改变电机转速,从而使线盘转速不再变化,摆动杆保持恒定位置;反之,当牵引速度小于放线速度时,摆动杆下降,减小传感器与凸轮距离,电气控制器控制电机降速,降低放线速度,使摆动杆回到设定位置,到达设定位置后,位置传感器输出电压等于设定值,电气控制器就不再改变电机转速,从而使线盘转速不再变化,摆动杆保持恒定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增加驱动电机带动放线架,变被动放线为主动放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所述摆杆式张力调节结构以及电气控制器可以有效的在工况条件不稳定的情况下,不仅对放线的速度进行调节,从而到满足生产需要,而且放线速度的稳定对于保护电线不受损伤意义重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放线架与驱动电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中:1.线盘,2.偏心凸轮,3.位置传感器,4.固定板,5.气缸,6.空气入口,7.气缸杆,8.摆动导轮,9.上下摆动,10.驱动电机,11.摆动杆,12.牵引速度,13.固定导轮,14.电线,15.放线速度,16.固定杆,23.电气控制器。 图2中,1.线盘,10.驱动电机,17.小带轮,18.三角带,19.大带轮,20.左顶尖,21.右顶尖,22.电机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速度的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架和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和放线架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电机10外部还连接有电气控制器23,所述电气控制器23内部设有比较单元与控制单元,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摆杆式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摆杆式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底部支架两侧的固定板4,所述两固定板4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固定杆16,两固定杆16的末端设有固定导轮13,所述两固定板4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偏心凸轮2及与偏心凸轮2分别连接的两个摆动杆11,所述偏心凸轮2的下方设有位置传感器3,位置传感器3连接着所述电气控制器23,所述两个摆动杆11的末端设有摆动导轮8,所述摆动杆11的中间位置还设有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杆7和气缸5,所述气缸杆7 —端设在摆动杆11的中间位置,另一端插入在所述气缸5内部,所述气缸壁5上设有空气入口 6。 如图2所示的是所述放线架与驱动电机的连接关系,所述放线架具有一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上设有转轴,转轴两端分别设有左顶尖20和右顶尖21,左顶尖20与右顶尖21之间设有线盘,所述左顶尖20上还设有大带轮19,所述驱动电机10通过三角带18与放线架连接在一起。 本技术在使用时,需要先将电线14从线盘中拉出,在固定导轮13和摆动导轮8处缠绕3圈,然后在所述气缸壁5的空气入口 6处送入压缩空气,对摆动杆11有向下的拉力,之后启动驱动电机10,放线架开始正常工作,工作过程中,前方有对电线14的牵引拉力,这样摆动杆11就会不断的摆动在不同位置,偏心凸轮2与位置传感器3间的距离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并能以不同的电压值形式输入到电气控制器23中,所述电气控制器23中的比较单元将采集到的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后输出电压电流,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10的转速变化。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速度的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架和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架具有一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上设有转轴,转轴两端分别设有左顶尖和右顶尖,左顶尖与右顶尖之间设有线盘,所述左顶尖上还设有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挂合在皮带轮上的三角带与放线架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电机外部还连接有电气控制器,所述电气控制器内部设有比较单元与控制单元,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摆杆式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摆杆式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底部支架两侧的固定板,所述两固定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固定杆,两固定杆的末端设有固定导轮,所述两固定板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偏心凸轮及与偏心凸轮分别连接的两个摆动杆,所述偏心凸轮的下方设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连接着所述电气控制器,所述两个摆动杆的末端设有摆动导轮,所述摆动杆的中间位置还设有气缸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速度的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架和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架具有一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上设有转轴,转轴两端分别设有左顶尖和右顶尖,左顶尖与右顶尖之间设有线盘,所述左顶尖上还设有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挂合在皮带轮上的三角带与放线架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电机外部还连接有电气控制器,所述电气控制器内部设有比较单元与控制单元,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摆杆式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摆杆式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底部支架两侧的固定板,所述两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守明韩爱芝张洪涛史宏伟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