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奕龙专利>正文

腔静脉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094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腔静脉过滤器,置于肾静脉和髂静脉之间的下腔静脉位置,由镍钛合金管整体激光切割成型,包括:连接杆、共同形成笼状结构的顶层过滤网,中层过滤网和底层过滤网,且所述中层过滤网位于所述顶层过滤网和底层过滤网之间,由多根切割出来的分支向内弯曲形成,所述顶层过滤网和所述中层过滤网可捕获拦截较大的血栓,所述底层过滤网可捕获拦截较小的血栓,且该三层过滤网表面包裹PTFE薄膜,所述连接杆与血管壁相接触并连接所述笼状结构,且所述连接杆可分开成两根以上的分支,扩张成型,并包裹上PTFE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过滤血栓效果佳,可重复、牢固定位,可延长植入时间,可回收,可延缓内皮化的效果的腔静脉过滤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静脉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血栓效果佳,可重复、牢固定位,可延长植入时间,可回收,可延缓内皮化的效果的腔静脉过滤器。
技术介绍
目前,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 PE)的发病率逐日增加。作为DVT最严重的并发症,PE具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根据近些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仅美国的PE的年发病人数为75万?90万人,年致死人数为12万?15万。肺血栓栓塞不仅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而且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一般肺血栓栓塞患者死于发病最初的一小时内,肺血栓栓塞还导致慢性肺动脉高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肢DVT是导致PE的最主要原因,文献报道显示约60%?70%的下肢DVT患者会发生肺血栓栓塞。研究还表明,90%?95%的肺动脉血栓栓子来源于下肢DVT。一般的小的血栓栓子很难致使肺血栓栓塞,只有当血栓栓子直径大于7.5mm时,才会使肺动脉栓塞患者危机生命。 由于PE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如何预防DVT并发PE越来越被学者所重视。目前公认的有效预防措施包括DVT急性期的绝对卧床、系统的抗凝治疗和放置腔静脉滤器(vena cava filter, VCF)。系统的抗凝治疗被认为是治疗DVT和预防PE发生的最主要方法,包括低分子肝素治疗和随后的口服华法令治疗。 但是正规的、系统的抗凝治疗也不是绝对安全和有效的。首先,研究表明,在严格的抗凝治疗下,仍有多达33%的患者会再次发生PE。其次,有许多DVT和/或PE病例为抗凝治疗的禁忌(包括:近期有高度出血危险的外伤或手术病史者、有出血性脑卒中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以及有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等)。再有,即使排除了这些高危出血的患者,在正规抗凝治疗过程中还是有0.9%?7.9%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夕卜,虽然低分子肝素可以应用于妊娠的妇女,但是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时,药物可以通过胎盘而影响胎儿的发育。在这些情况下,通过介入方法在下腔静脉内放置VCF就成为预防PE的唯一措施。 国外大宗病例回顾性分析表明放置VCF可以有效地预防PE,使DVT患者PE的发生率由60%?70%下降到0.9%?6%,而致死性PE的发生率降低到0.7%?4%。VCF预防PE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目前已被认为是首选的预防PE的方法。 VCF是一种用金属丝编织或整块金属经激光雕刻而成的器械,通过特殊的输送装置放入下腔静脉,形成网状防护结构阻挡血流中较大的血栓。这些较大的血栓往往也最容易造成致命性PE。VCF本身对下肢DVT无任何治疗作用,它的意义在于阻止脱落的较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发生PE。 VCF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第一代永久性VCF和第二代VCF。第一代VCF是永久性VCF。滤器一经置入就不能调整位置,也不能取出。永久性VCF长期安放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已逐渐引起关注,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滤器的移位、复发性PE及下腔静脉阻塞等。Decousus随机研究发现,滤器置入后近期PE的发生减少,但2年内深静脉血栓形成再发PE的情况明显增多,久置滤器处有血栓形成的危险;若不能将滤器处血栓消融,近期滤器降低PE的效果将逐渐被抵消。Obergassel等总结26篇文献共2646例使用永久性VCF的病人,穿透血管达O?41%,移位达O?26%,血栓性闭塞达O?30%,观察时间越长,并发症越高。有技术CNlOl 147705采用陶瓷膜改善镍钛合金表面的性能,提高金属的生物相容性,促使内皮细胞快速爬附,以降低其诱使血栓的形成。但是永久滤器可能导致患者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和引发其他并发症。为此,80年代中期开始了可回收VCF的实验研究。 第二代VCF包括可回收型VCF和暂时性VCF。后者置入后仍然系于经皮穿刺的导管或导丝上,在一定时间后取出,滤器的取出较为方便,但其缺点是存在感染的风险,增加穿刺静脉损伤、出血及血栓形成的风险,给患者行动带来不便,现已很少使用。可回收型VCF可应用特殊的回收系统通过介入的方法经颈静脉或股静脉将体内的滤器回收。如病情需要则作为永久性VCF留在原位置,无须更换。如患者度过危险期、病情稳定则可予以回收,从而避免了长期留置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研究表明,可回收型VCF和永久性VCF预防肺动脉栓塞的效果相同。Nadkami等报道:常用的可回收型滤器需在14天内取出,但Tempo滤器有在六周后仍成功取出的报道。经动物实验证实,滤器置入后可被血管内皮细胞爬附,发生内皮化,这一过程在7?10天内基本完成,因而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在可回收性VCF置入后10天内予以取出。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患者在14天内未度过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期。需要在将VCF放置在血管内延长至2?3个月,达到中远期预防肺动脉栓塞的效果。目前,只能将滤器永久的滞留在人体内。有技术CN103031523和CN103007361A指出将有细胞毒性的铜金属镀在VCF表面,起到延缓滤器表面被血管内皮细胞爬附的速度。但是金属铜的重金属长期毒性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和诱使滤器表面的继发血栓形成,致使血管堵塞,影响血流通过。另有技术CN103027763A在腔静脉过滤器表面使用不利于内皮细胞生长的高分子涂层来延缓内皮爬附。同样,具有细胞毒性的高分子涂层不仅对内皮细胞产生毒性,同时其毒也会诱使滤器表面的继发血栓形成,致使血管堵塞,影响血流通过。 理想的腔静脉滤器必须包括以下特征包括:①不会引起继发血栓形成,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②能有效捕获脱落的血栓,但不影响静脉回流;③能安全可靠的固定于下腔静脉壁,不易移动滤器输送系统管径细,释放机制简单;⑤无铁磁性,不影响磁共振成像机械稳定性好,不易变形、断裂、散架无严重并发症;⑧可以回收,甚至可在植入2?3月后可回收。随着滤器的不断改进,某些滤器已具备以上大部分特征,但至目前为止,任何一种滤器均不能称的上是理想的滤器。不能再同时满足上述这些特征。因此,综合各种腔静脉滤器的优缺点,发展一种滤器容易置入;捕获血栓效率高而不影响下腔静脉血流;以及滤器能安全固定于下腔静脉壁,更重要的是可延长植入时间的可回收的腔静脉滤器。 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主要的人工血管材料,因为其良好的生物惰性而广泛应用。在临床使用中因内皮细胞难以粘附致使材料表面无法实现快速内皮化。经常情况下,需要在PTFE表面进行各种改性,以提高PTFE表面的内皮细胞的粘附能力。促进内皮细胞爬附,实现PTFE表面内皮化。 因此,亟需一种过滤血栓效果佳,可重复、牢固定位,可延长植入时间,可回收,可延缓内皮化的效果的腔静脉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血栓效果佳,可重复、牢固定位,可延长植入时间,可回收,可延缓内皮化的效果的腔静脉过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腔静脉过滤器,置于肾静脉和髂静脉之间的下腔静脉位置,由镍钛合金管整体激光切割成型,包括:连接杆、共同形成笼状结构的顶层过滤网,中层过滤网和底层过滤网,且所述中层过滤网位于所述顶层过滤网和底层过滤网之间,由多根切割出来的分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腔静脉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置于肾静脉和髂静脉之间的下腔静脉位置,由镍钛合金管整体激光切割成型,包括:连接杆、共同形成笼状结构的顶层过滤网,中层过滤网和底层过滤网,且所述中层过滤网位于所述顶层过滤网和底层过滤网之间,由多根切割出来的分支向内弯曲形成,所述顶层过滤网和所述中层过滤网可捕获拦截较大的血栓,所述底层过滤网可捕获拦截较小的血栓,且该三层过滤网表面包裹PTFE薄膜,所述连接杆与血管壁相接触并连接所述笼状结构,且所述连接杆可分开成两根以上的分支,扩张成型,并包裹上PTFE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静脉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置于肾静脉和髂静脉之间的下腔静脉位置,由镍钛合金管整体激光切割成型,包括:连接杆、共同形成笼状结构的顶层过滤网,中层过滤网和底层过滤网,且所述中层过滤网位于所述顶层过滤网和底层过滤网之间,由多根切割出来的分支向内弯曲形成,所述顶层过滤网和所述中层过滤网可捕获拦截较大的血栓,所述底层过滤网可捕获拦截较小的血栓,且该三层过滤网表面包裹PTFE薄膜,所述连接杆与血管壁相接触并连接所述笼状结构,且所述连接杆可分开成两根以上的分支,扩张成型,并包裹上PTFE薄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静脉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固定锚,所述固定锚刺入血管壁内,防止器械在血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奕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奕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