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承鸿专利>正文

汽车撞击防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966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撞击防卫装置,其利用撞击能量的大小改变油压的流量进而控制压力,并以储压器来吸收部分的撞击能量,以达到撞击能量的转换,而不以车身的结构吸收,主要包括:一撞击机构,由并列的油压缸上架设防撞杆所组成;一马达泵,连接于油压缸与储油箱之间,提供撞击机构突伸与收回的压力源;一建压管路,连接于油压缸、储油箱及马达泵间;以及一舒压管路,提供舒导撞击的压力。藉此,可达到多向回路,以避免撞击后产生死缸的现象,具有真正的最佳防撞舒压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汽车撞击防卫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撞击防卫装置,尤指一种具有多向回路,可避免受撞产生死缸且能真正达到撞击舒压效果的汽车撞击防卫装置。在交通发达、汽车风行的今日,相对也带来行车危险,因此相关业者无不努力研究如何妥善保护撞击时驾驶人的生命安全,譬如现在一般车辆基本上已设有安全气囊,使冲撞时可舒缓撞击力以达保护人身安全的效果,然而在车辆本身结构上却仍只是提供简单的防撞杆及车身金属或塑料来减轻撞击力,在撞击时防撞杆易破裂溃散,无法真正达到有效防止车身变形减震的目的,故往往造成车体严重破坏产生夹死的二次伤害。针对上述缺点的解决之道,目前有公告第232249号“汽车撞击减震装置”,及本专利技术人先前获准公告的第158805号“汽车自动伸缩保险杆减震系统”,与公告第145183号“汽车保险杆安全减震多功能系统”,所设计者对于车体受撞保护上均有相当程度的减轻作用,但因为该组成结构的缸体的突伸与否是连动受刹车所控制,即刹车踩下时缸体方才作突伸的动作,故在撞击刹那紧急情况下实不及反应到达有效的抵销冲撞位置,而且习用方式的设计在阀路规划上均较复杂,除浪费成本外,产品经测试发现因储压器装置位置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亦不相同,及电路上操控的改善,使耗电量大幅降低,才能达到更安全的车体保护。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撞击防卫装置,使其具有油压多向回路及电路的省电装置,且避免受撞产生死缸现象,能达到真正的防撞舒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撞击防卫装置,其是利用撞击能量的大小而改变油压的流量进而控制压力,并以储压器来吸收部分的撞击能量,以达到撞击能量的转换,而不以车身的结构吸收,主要包括:-->一撞击机构,由并列的油压缸上架设防撞杆所组成;一马达泵,连接于方向阀与储油箱之间,受一启动控制开关启控,以提供撞击机构突伸与收回的压力源,该启动控制开关可与汽车启控开关同步操控;一建压管路,连结于油压缸、阀类及马达泵间,其油压缸的上、下油室连管由一方向阀所控制而与马达泵相连,在下油室连管上并连一分管经泄压阀而与储油箱相连;以及一舒压管路,提供舒导撞击的压力,是在下油室连管设一分管经舒压阀而连结一储压器;籍此,当开关开启时使泄压阀关闭、方向阀动作,舒压阀关闭令帮浦动作而将油压缸建压伸出使达预撞位置,缸轴伸出定位后泄压阀打开使管路保持0压待撞,而开关关闭时使泄压阀关闭、方向阀反向,舒压阀关闭令油压缸得同步缩回,其有效的组合可达到多向回路并避免撞击后产生死缸现象,而具真正最先进的撞击舒压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汽车撞击防卫装置,其具有油压多向回路及电路,以避免受撞产生死缸现象,能达到真正的防撞舒压。其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且可延长使用寿命。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平面配置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突伸的动作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收缩的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受撞舒压的动作示意图;图5A~G为本专利技术实车撞击的电脑波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改由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供油的实施例图;图7A~B为本专利技术操控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汽车撞击防卫装置,是利用油压的流量控制压力,以储压器来吸收部份的撞击能量,以达到撞击能量的转换,不以车身的结构吸收,主要包括:一撞击机构1、一马达泵2、一建压管路3、及一舒压管路4,所组成;其中-->一撞击机构1,由并列的油压缸11上架设防撞杆12所组成,可单组配置或并连配置分设于车体的前后。一马达泵2,连接于油压缸11与储油箱21之间,受一动作开关222启控,以提供撞击机构1突伸与收回的压力源,该动作开关222可与汽车启控开关同步动作;另设于车内的复位开关221使防撞杆受撞后可重新启控马达泵2使二度突伸接受第二次的撞击。当本装置的油压系统与动力转向系统结合,正常时由动力转向系统供应压力源,当引擎不正常停止运转,压力开关61上侦测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压力开关61电源接通,马达泵2启动,供应紧急压力源(如图7A所示)又当本装置的油压系统不与动力转向系统结合时,即无设置压力开关61的必要(如图7B所示)。一建压管路3,连结于油压缸11、阀类及马达泵2之间,其油压缸11的上、下油室连管311、312由一方向阀31所控制而与储油箱21及马达泵2相连,在下油室连管312上并连一分管313经泄压阀32,而上油室连管311经一单向阀33与储油箱21相连。以及一舒压管路4,提供舒导撞击的压力,是在下油室连管312设分管411经一舒压阀41而连结一储压器42;藉此,可达到多向回路以有效地避免撞击后产生死缸现象,使具真正撞击舒压效果。如图2、图3所示,其组成结构的启动突伸及收回特殊之处,由动作开关222操控动作,因此当启动伸出时该泄压阀32及舒压阀41关闭、方向阀31动作呈交叉位置,可令马达泵2动作而将油压缸11建压使撞击机构1伸出达预撞位置,并于缸轴伸出定位后令马达泵2停止运转,泄压阀32及舒压阀41打开使管路保持0压待撞状态,而当缩回时则使泄压阀32及舒压阀41关闭,马达泵2建压、方向阀31呈平行位置,令油压缸11-->得同步缩回,如此使得车子一开动时撞击机构1即可保持发挥极佳的防卫功效,故在紧急冲击时不会有习用方式产生的突发不及伸出应付的情形发生。又如图4所示,假如行车一旦承受撞击时,其内部有效的回路安排则可使受撞的冲击力经三方面而获有效的吸收消除,其一是从油压缸11下油室经分管411的舒压阀41而进入储压器42内吸收部分压力;其二则经方向阀3 1回至储油箱21内;其三,压力油可经分管313的泄压阀32回至储油箱21内,由储油箱21提供补充油,经分管311的单向阀33至油压缸11的上油室,避免撞击时因油压缸11的下油室收缩,上油室产生真空,易造成锁缸的现象,故与习用方式消撞时不同,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具多重舒压因此不会造成死缸现象,受撞的实际消波测试可达到如图5A~G所示,化强劲的冲击单波变成较为平缓的双波及水平波,确实吸撞防止车身变形保护人身安全,而且受撞后油压缸轴会呈半伸状态,此时为避免连续车祸再受撞击,则可由人自行按下车内的复位开关221,重新建压促使撞击机构1再度突伸,故能加强防止二度冲撞的损坏,此已经车辆研究测试中心作实体撞击的试验,测试结果如图5A~G所显示的数据以供参考。其中,图5A和图5B中的“*”表示驾驶员一边,“×”表示乘客一边。另外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时其阀体控制建压管路3的方向阀31、泄压阀32及舒压管路4的舒压阀41可迳设于一单元油路板5上以达简化,同时该建压管路3的油压也可由原车的动力转向系统经一切断阀51相连而提供,切断阀51的功能,在于单独由动力转向系统供应压力油,属长关型,当伸出或收缩动作时,经通电接通,压力油使进入方向阀31,而令原马达泵2保留同时配置或将其省去,使结构安装上可获机动的调配,并通用于各式不同车形,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安装时将马达泵2省去,仅用原车动力转向系统提供油压时,则其切断阀51需与泄压阀32及舒压阀41呈ON、OFF反向互动配置,使其在供压上可与有马达泵2的等同。-->如图7A、图7B所示,电路操控内的延时器的作用,是控制方向阀31、泄压阀32、舒压阀41在伸出上死点及缩回下死点的适当位置,而不致产生油压缸11位移现象。另一自动切断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撞击防卫装置,其是利用油压的流量控制压力,以储压器来吸收部分的撞击能量,以达到撞击能量的转换,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撞击机构,由并列的油压缸上架设防撞杆所组成; 一马达泵,连接于油压缸与储油箱之间,提供撞击机构突伸与收回的压力源,由启控开关操控或另设一动作开关; 一建压管路,连接于油压缸、储油箱及马达泵间,其油压缸的上、下油室连管由一方向阀所控制而与储油箱及马达泵相连,在下油室连管上并连设一分管经泄压阀而与储油箱相连;以及 一舒压管路,提供舒导撞击的压力,是在下油室连管设分管经一舒压阀而连结一储压器; 藉此,开关启动时泄压阀及舒压阀关闭、方向阀动作,令泵动作而将油压缸建压伸出使达预撞位置,缸轴伸出定位后,泄压阀及舒压阀打开使管路保持0压待撞;而开关切断时泄压阀及舒压阀关闭、方向阀反向,令油压缸同步缩回,而达到多向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汽车撞击防卫装置,其是利用油压的流量控制压力,以储压器来吸收部分的撞击能量,以达到撞击能量的转换,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撞击机构,由并列的油压缸上架设防撞杆所组成;一马达泵,连接于油压缸与储油箱之间,提供撞击机构突伸与收回的压力源,由启控开关操控或另设一动作开关;    一建压管路,连接于油压缸、储油箱及马达泵间,其油压缸的上、下油室连管由一方向阀所控制而与储油箱及马达泵相连,在下油室连管上并连设一分管经泄压阀而与储油箱相连;以及一舒压管路,提供舒导撞击的压力,是在下油室连管设分管经一舒压阀而连结一储压器;藉此,开关启动时泄压阀及舒压阀关闭、方向阀动作,令泵动作而将油压缸建压伸出使达预撞位置,缸轴伸出定位后,泄压阀及舒压阀打开使管路保持0压待撞;而开关切断时泄压阀及舒压阀关闭、方向阀反向,令油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鸿
申请(专利权)人:杨承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