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快速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9662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快速播种装置,包括一个播种管,播种管上端配合连接播种漏斗,下侧连接压块,压块外侧配合连接播种头,播种头上配合连接收缩环,在播种管上还连接踩板,所述压块上通过压杆连接压板,压板平行设置在所述踩板的下面,且两者之间连接一个一直处于拉伸状态的拉簧,在踩板上连接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伞齿轮组连接转轴,转轴在播种管内,在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钻头,钻头对应设置在播种头的下侧并与其下端面接触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装置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整个播种过程,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种子的入土深度可随意调节,播种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使用便捷舒适,可适用小块田地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快速播种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快速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我国的播种和收割都是靠人工来完成的,传统的播种方式是由两个人来完成的,即一个人使用锄头或开穴工具对耕植地开挖穴,再由另外一个人逐个向挖好的穴里放入种子,然后再盖土掩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不断的弯腰直腰,劳动者极易疲劳,而且效率低。随着社会发展,现阶段已使用播种机来代替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但使用播种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播种机在使用时必须借助外来动力(如:拖拉机)的带动,方能完成播种,这就要求播种田地的面积够大,在小地块上无法使用播种机,所以现阶段需要一种劳动强度低,作业速度快,可在小地块上使用的播种装置以供劳动者,播种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快速播种 >J-U ρ?α装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快速播种装置,包括一个播种管,在所述播种管内纵向连接一个隔板,所述隔板把播种管的腔体分割成两部分,所述播种管上连接一个踩板,在所述踩板下侧的播种管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圆形的挡板,所述两个挡板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卡槽,在挡板下侧的播种管上套接一个能够在它上面自由滑动的压块,所述压块为通筒结构,所述压块的外侧面为外楔形面,在所述压块的上端面连接至少一个压杆,所述压杆上连接一个压板,压板平行设置在所述踩板的下面,且在压板和所述踩板之间连接一个拉簧,所述拉簧一直处于拉伸状态。 在所述压块的外侧配合连接一个播种头,所述播种管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播种头内,所述播种头是由一组相互配合的播种块配合形成圆锥体状结构,所述播种块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压块的外楔形面相配合的内楔形面,在所述播种块外侧的圆柱面设有一组弧形凹槽,在所述播种块的上侧设有一个内侧面为圆弧形的卡板,所述卡板卡接配合在所述卡槽内,在卡板上设有一个腰形通孔,所述腰形通孔与所述相应的压杆对应让位配合,所有所述播种块配合后相应的弧形凹槽配合形成一个圆环形凹槽,在每个所述圆环形凹槽内均配合连接一个环形的收缩环。 在所述播种管上端配合连接一个播种漏斗,在播种漏斗的下端连接一个软管,所述软管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播种管的一侧分割腔内。 在所述踩板的一侧连接一个电机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电机供电,在所述播种管另一侧的分割腔内还配合连接一个转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伞齿轮组与转轴配合连接,在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一个锥形的钻头,所述钻头对应设置在所述播种头的下侧并与其下端面接触配合。 优选地,在所述踩板和挡板之间的播种管上设有一段外螺纹,在外螺纹处配合连接一个深度调节板。 优选地,在所述播种管的上侧还套接一个能够在其上可伸缩调节的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上端对称连接一个手柄。 优选地,所述播种漏斗通过连接器连接固定在所述延长管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为一个阶梯管状结构,其内侧设有一个贯穿的光孔,外侧较小的轴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延长管连接的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播种管、延长管和软管均为透明结构。 优选地,所述收缩环采用环形弹簧。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整个播种过程,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种子的入土深度可随意调节,播种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使用便捷舒适,可适用小块田地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快速播种装置,包括一个透明的播种管1,所述播种管I为一根长通管结构,在所述播种管I内纵向连接一个隔板1.4,所述隔板 1.4把播种管I的腔体分割成两部分,在播种管I的下侧设有一段外螺纹1.1,在外螺纹1.1处配合连接一个深度调节板5和一个定位螺母12,所述深度调节板5通过定位螺母12挡位固定,在外螺纹1.1的下侧焊接两个平行设置的圆形的挡板1.2,所述两个挡板1.2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卡槽1.3,在所述外螺纹1.1上侧的播种管I上焊接一个踩板9,所述踩板9的下侧面焊接一个踩板拉环,所述踩板9为直板结构。 在所述挡板1.2下侧的播种管I上套接一个能够在它上面自由滑动的压块17,所述压块17为通筒结构,所述压块17的外侧面为外楔形面17.1,在所述压块17的上端面焊接两个圆柱形的压杆6,所述两个压杆6上端之间连接一个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中间焊接一个与其垂直的压板8,压板8平行设置在所述踩板9的下面,在压板8的上侧面焊接一个与所述踩板拉环相对应的压板拉簧8.1,所述踩板拉环和压板拉簧8.1之间连接一个拉簧10,所述拉簧10 —直处于拉伸状态。 在所述压块17的外侧配合连接一个播种头4,所述播种管I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播种头4内,所述播种头4是由三个相互配合的播种块4.1配合形成圆锥体状结构,所述播种块4.1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压块17的外楔形面17.1相配合的内楔形面4.2,在所述播种块4.1外侧的圆柱面设有一组弧形凹槽4.5,在所述播种块4.1的上侧设有一个内侧面为圆弧形的卡板4.3、下侧为一个平台结构,所述卡板4.3卡接配合在所述卡槽1.3内,在卡板4.3上设有一个腰形通孔4.4,所述腰形通孔4.4与所述相应的压杆6对应让位配合,所有所述播种块4.1配合后相应的弧形凹槽4.5配合形成一个圆环形凹槽,在每个所述圆环形凹槽内均配合连接一个环形的收缩环13,所述收缩环13采用环形弹簧。 在所述踩板9的一侧连接一个电机17和蓄电池20,所述蓄电池20为电机17供电,在所述播种管I 一侧的分割腔内还配合连接一个转轴19,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通过伞齿轮组与转轴19配合连接,在所述转轴19的下端固定连接一个锥形的钻头16,所述钻头16对应设置在所述播种头4的下侧,且钻头16的上侧面与所述播种头4下端的平台接触配入口 ο 在所述播种管I的上侧还套接一个能够在其上可伸缩调节的透明的延长管2,所述延长管2通过锁紧螺钉11锁紧固定在播种管I上,所述延长管2的上端对称连接一个手柄3,在手柄3上设有一个控制所述电机17工作的控制按钮。在所述延长管2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一个连接器15,在连接器15内插接一个播种漏斗14,在播种漏斗14的下端连接一个透明的软管16,所述软管16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播种管I另一侧的分割腔内。 所述连接器15为一个阶梯管状结构,其内侧设有一个贯穿的光孔,外侧较小的轴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延长管2连接的外螺纹。 在使用时,通过锁紧螺钉11调节好延长管2的高度,先通过深度调节板5调节所述播种头4的入土深度,按下控制按钮是电机17带动所述钻头16转动,然后握住手柄3,用脚踩所述踩板9使得播种头4进入土中,由于钻头16的作用播种头4入土非常容易,当播种头4达到入土的深度后,再次按下控制按钮使得电机17停止工作,然后在播种漏斗14放入需要播种的种子及数量,再次踩下压板8,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快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播种管(1),在所述播种管(1)内纵向连接一个隔板(1.4),所述隔板(1.4)把播种管(1)的腔体分割成两部分,所述播种管(1)上连接一个踩板(9),在所述踩板(9)下侧的播种管(1)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圆形的挡板(1.2),所述两个挡板(1.2)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卡槽(1.3),在挡板(1.2)下侧的播种管(1)上套接一个能够在它上面自由滑动的压块(17),所述压块(17)为通筒结构,所述压块(17)的外侧面为外楔形面(17.1),在所述压块(17)的上端面连接至少一个压杆(6),所述压杆(6)上连接一个压板(8),压板(8)平行设置在所述踩板(9)的下面,且在压板(8)和所述踩板(9)之间连接一个拉簧(10),所述拉簧(10)一直处于拉伸状态;在所述压块(17)的外侧配合连接一个播种头(4),所述播种管(1)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播种头(4)内,所述播种头(4)是由一组相互配合的播种块(4.1)配合形成圆锥体状结构,所述播种块(4.1) 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压块(17)的外楔形面(17.1)相配合的内楔形面(4.2),在所述播种块(4.1)外侧的圆柱面设有一组弧形凹槽(4.5),在所述播种块(4.1)的上侧设有一个内侧面为圆弧形的卡板(4.3),所述卡板(4.3)卡接配合在所述卡槽(1.3)内,在卡板(4.3)上设有一个腰形通孔(4.4),所述腰形通孔(4.4)与所述相应的压杆(6)对应让位配合,所有所述播种块(4.1)配合后相应的弧形凹槽(4.5)配合形成一个圆环形凹槽,在每个所述圆环形凹槽内均配合连接一个环形的收缩环(13);在所述播种管(1)上端配合连接一个播种漏斗(14),在播种漏斗(14)的下端连接一个软管(16),所述软管(16)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播种管(1)的一侧分割腔内;在所述踩板(9)的一侧连接一个电机(17)和蓄电池(18),所述蓄电池(18)为电机(17)供电,在所述播种管(1)另一侧的分割腔内还配合连接一个转轴(19),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通过伞齿轮组与转轴(19)配合连接,在所述转轴(19)的下端固定连接一个锥形的钻头(16),所述钻头(16)对应设置在所述播种头(4)的下侧并与其下端面接触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快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播种管(1),在所述播种管(I)内纵向连接一个隔板(1.4),所述隔板(1.4)把播种管(I)的腔体分割成两部分,所述播种管(I)上连接一个踩板(9),在所述踩板(9)下侧的播种管(I)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圆形的挡板(1.2),所述两个挡板(1.2)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卡槽(1.3),在挡板(1.2)下侧的播种管(I)上套接一个能够在它上面自由滑动的压块(17),所述压块(17)为通筒结构,所述压块(17)的外侧面为外楔形面(17.1),在所述压块(17)的上端面连接至少一个压杆(6),所述压杆(6)上连接一个压板(8),压板(8)平行设置在所述踩板(9)的下面,且在压板(8)和所述踩板(9)之间连接一个拉簧(10),所述拉簧(10)一直处于拉伸状态; 在所述压块(17)的外侧配合连接一个播种头(4),所述播种管(I)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播种头(4)内,所述播种头(4)是由一组相互配合的播种块(4.1)配合形成圆锥体状结构,所述播种块(4.1)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压块(17)的外楔形面(17.1)相配合的内楔形面(4.2),在所述播种块(4.1)外侧的圆柱面设有一组弧形凹槽(4.5),在所述播种块(4.1)的上侧设有一个内侧面为圆弧形的卡板(4.3),所述卡板(4.3)卡接配合在所述卡槽(1.3)内,在卡板(4.3)上设有一个腰形通孔(4.4),所述腰形通孔(4.4)与所述相应的压杆(6)对应让位配合,所有所述播种块(4.1)配合后相应的弧形凹槽(4.5)配合形成一个圆环形凹槽,在每个所述圆环形凹槽内均配合连接一个环形的收缩环(13); 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从勇
申请(专利权)人:侨健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