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顶置物箱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903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特别是用于在一个固定在车顶的置物横梁上可拆下地固定车顶置物箱的固定装置,该装置具有穿过车顶置物箱底部的、包围置物横梁且可向上张紧的U形拉紧架,其中拉紧架的支腿部可分别通过锁止元件锁定,借助一个支承在支撑基体上的、具有沿旋转方向延伸的楔形斜面的转动元件可以在一个拉紧架支腿部的释放位置和一个锁止位置之间调节所述锁止元件,其特征为:所述拉紧架(3)的支腿部(5)设有优选地形成为螺纹段的外啮合部(20);所述转动元件形成为中空的旋转手柄(12),一锁止臂(14)以有限的转动和轴向间隙支承在所述旋转手柄内部,该锁止臂在其两个端部具有对应啮合部(19),该对应啮合部在将所述旋转手柄(12)旋入锁止位置时与所述支腿部(5)的外啮合部(20)进入啮合;以及这样设计和布置所述楔形斜面(25、26、38),以在所述对应啮合部(19)啮合以后,在张紧拉紧架(3)的情况下向上抬起锁止臂(14)。(*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在一个固定在车顶的置物横梁上可拆下地固定车顶置物箱的固定装置,带有穿过车顶置物箱底部的、包围置物横梁且可向上张紧的U形拉紧架,其中拉紧架的支腿部可分别通过锁止元件锁定,借助一个支承在支撑基体上的、具有沿旋转方向延伸的楔形斜面的转动元件可以在一个拉紧架支腿部的释放位置和一个锁止位置之间调节所述锁止元件。
技术介绍
由US 6296161 B1已知一种这样的固定装置,其中锁止元件制成带有开口的板形件,所述开口稍大于拉紧架支腿部的直径。当通过弹性元件将所述锁止板保持在一个垂直于所述支腿部的纵向轴线的平面内时,就可以将该支腿部自由地推入所述锁止板的开口内。但是,如果该锁止板通过带有楔形斜面的转动元件转动被倾斜,这样该锁止板就在所述拉紧架的支腿部锁紧并由此防止所述支腿部的抽出运动,从而以这种方式和方法实现希望的固定。这种结构不仅相对成本高,而且,只通过设置一个锁止板相对于一般是光滑的拉紧架的支腿部的倾斜这种结构抗拉出性能不是非常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这样设计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固定装置,以实现一种在结构简单的情况下非常牢固、耐久和实用上抗磨损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还能够承受很高的力,从而即使在发生事故时,也能可靠地避免对其它交通参与者造成相应危险后果的断裂和车顶置物箱的飞出。为实现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设想所述拉紧架的支腿部设有优选地形成为螺纹段的外啮合部;所述转动元件形成为中空的旋转手柄,一锁止臂以有限的旋转和轴向间隙支承在所述旋转手柄内部,该锁止臂在其两个端部具有对应啮合部,该对应啮合部在将所述旋转手柄旋入锁止位置时与所述支腿部的外啮合部进入啮合;以及这样设计和布置所述楔形斜面,以在所述对应啮合部啮合以后,在张紧拉紧架的情况下向上抬起锁止臂。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置,与如在以上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只通过一个带有开口的锁止板的倾斜实现的连接相比,能够在所述拉紧架支腿部和通过锁止臂的对应啮合部形成的锁止元件之间得到一稳定得多的连接。在此在本专利技术的设置中还可以设想,所述对应啮合部为横截面为U形的开口套筒,在所述带有螺纹段的支腿部的优选实施形式中,在该套筒中造型有相应的对应螺纹部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点可以设想,在一个在下面作用在锁止臂上——优选地在其对应啮合部区域——的、设有一个用于拉紧架的支腿部的切口的所述旋转手柄的底部上,在上部形成有沿旋转方向延伸的楔形斜面。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当在释放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转动时,所述旋转手柄总是保持在相同的轴向位置,只有锁止臂被相应地抬起。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这样,即在所述底部的下面附加地形成与上面楔形斜面方向相同的楔形斜面。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到了用于锁止臂的双倍的抬起行程,即一方面是通过与所述旋转手柄相对的楔形斜面,而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经由下面的楔形斜面对旋转手柄的抬高形成的附加的抬高行程。所述旋转手柄可以例如通过一个贯穿的套筒旋转支承在一个所述支撑基体的最好同样是套筒形的支承孔内,其中所述套筒上设有侧向的切口,所述切口用于位于插入套筒内的锁止臂的支承轴上的、与切口宽度相比较窄的凸片而设置,从而形成有限的转动间隙。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所述支承轴同样也形成为套筒。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所述锁止臂相对于所述旋转手柄有限的转动间隙,其中有限的径向间隙可以以已知方式通过止推环或以其它方式形成的接合轴环来达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设想,处于释放位置的所述锁止臂由一个在位于支撑基体上的止挡/限位件上形成的压紧臂向下压,该压紧臂这样形成,即当所述锁止臂已经啮合在所述拉紧架支腿部的外啮合部内时,该压紧臂恰好使所述锁止臂释放,其中压紧臂优选地设有一个触碰斜面,用于在旋转手柄转入释放位置时将所述锁止臂从其抬起的张紧位置向下挤。与拉紧架支腿部的啮合部处于啮合中的所述锁止臂在锁止位置通过所述楔形斜面被设置于一个相对于基体并由此自然也相对于车顶置物横梁被抬高了的位置。如果这时通过将旋转手柄旋至释放位置——某些情况下由于转动间隙有一定的滞后——使所述锁止臂一起移动至释放位置,首先就必须保证,该锁止臂接下来在释放位置中又重新回到被向下推移的位置,这可以通过上述触碰斜面保证。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这样选择锁止臂和旋转手柄之间的所述有限转动间隙,即所述旋转手柄相对于在所述止挡上被止动的旋转手柄可以继续转动所述楔形斜面的释放尺度的大小而进入被止动的最终释放位置。这和上述触碰斜面一起保证了将处于释放位置的所述锁止臂推入最远至基体的确认档位置的回置运动,为了锁止臂在这个靠下面的起始位置能够与所述支腿部的啮合部相啮合以及能够由此在抬升运动中一同向上抬升所述支腿部,该回置运动是必需的。为了可靠地防止所述锁止臂从锁止位置自动向回摆转,应该在旋转手柄上设置至少一个可以用手松开的摆动锁止杆,该锁止杆通过作用/接合在支撑基体的一肩部上锁止离开锁止位置到释放位置的转动。该摆动锁止杆上最好设置一个操纵片,通过支撑基体上的一个斜面可以用手指舒服地操作该片,这样就可以进行旋转手柄的旋转运动也即解除该摆动锁止杆的锁止。为了防止旋转手柄继续摆转至比其楔形斜面重新释放所述锁止臂必需的位置更远的开放位置,即对于,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中可以设置在支撑基体上的下凹位置形成的、用于所述摆动锁止杆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与前述用于闭锁锁止位置的肩部通过一个倾斜面连接。在这种相互关系中还可以实现另一种转动限制,即所述摆动锁止杆在所述旋转手柄的释放位置通过卡接在所述限位件前面的凹口内也起到锁止所述旋转手柄向锁止位置的转动的作用,所述锁止可以通过克服一个预定的弹性力而释开。如果要将车顶置物箱固定在车顶的置物横梁上,首先从下面将一个拉紧架通过所述基体穿入。接下来通过克服所述将摆动锁止杆从限位件前面的开口中抬起必需的弹性力,将所述旋转手柄从释放位置旋转进入锁止位置,其中在经过旋转手柄和锁止臂之间短小的转动间隙之后所述锁止臂被携带转动。一旦锁止臂与所述支腿部的外啮合部进入啮合,该锁止臂就到达了脱离与所述止挡的压紧臂的接合的位置,从而所述锁止臂在同时进行的向上运动-在这一时刻所述楔形斜面即到达压紧臂下方并向上抬起锁止臂-时,携带所述拉紧架向上运动。以同样的方式还可以设置一个用于限制所述旋转手柄向锁止位置的转动的止挡,在此该限位件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以这样的方式实现,即所述用于所述锁止臂的止挡同时形成一个所述旋转手柄的后壁的限位件。最后,设置有一个布置在穿过车顶置物箱底部的用于所述支腿部的支撑基体的导入套筒前面的限位销,以防止在所述锁止臂啮合时所述支腿部的退让,这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该在拉紧架插入之后就一直贴靠在拉紧架的支腿部的限位销,尽管防止在所述锁止臂压靠上时该支腿部可能向前退移,但决不会妨碍其垂直方向的也即轴向的抬起运动,因为所述啮合部可以毫无问题地在所述限位销光滑的表面上滑动。附图的简要描述通过下面参考附图的对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得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点、特征和细节。其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的各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2示出装配完成的固定装置和在插入位置外的拉紧架的透视图, 图3示出图2所示布置的局部剖视图,处于与一个置物箱底部和一个车辆置物横梁的装配位置,该装配位置也处于图2所示的释放位置,图4示出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埃默林S·迪森霍弗
申请(专利权)人:图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