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磁干扰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610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电磁干扰滤波器,包括第一罐型磁芯和第二罐型磁芯扣合,形成环状结构的容纳腔,集成差模电容、第一共模电感、第一共模集成LC结构、漏感层、第二共模集成LC结构和第二共模电感依次套在第一罐型磁芯和第二罐型磁芯的磁芯柱上;第一共模集成LC结构的第一螺旋圈位于第一环状陶瓷板的一侧,第二螺旋圈位于第二环状陶瓷板的另一侧;第一共模电感与第一螺旋线圈通过导线顺向串联,形成第一顺向耦合结构;第二共模集成LC结构与第一共模集成LC结构类似;第二共模电感与第四螺旋线圈通过导线顺向串联,形成第二顺向耦合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滤波器采用环形结构,使得电流在平面螺旋线圈上均匀分布,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电磁干扰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电磁干扰滤波器。
技术介绍
滤波器按照所采用的元器件可以分为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两种,所述有源 滤波器由无源元件和有源器件组成,所述无源滤波器由无源元件组成。无源电磁干扰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滤波器是抑制开关电源中传导电磁干扰的主要手 段,而传统无源滤波器是由分立电感器和电容器组成的,具有两方面的缺点,第一、由于分 立元件数量多、体积大、形状各异,空间利用率低,影响了电力电子设备体积小型化发展。第 二、分立元件组成的滤波器由共模电感、差模电感和电容组成单级或多级滤波网络,其较长 的引线造成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使得分立元件存在寄生参数严重影响了滤波器的高频 性能。 随着电磁兼容标准的不断完善,对滤波器的体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小体 积、高性能的滤波器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集成EMI滤波器将EMI滤波器中的差模电感和 共模电感集成在一起,减小了体积,同时差模电感和共模电感的集成也改善了由于引线的 分布电感和电容造成的滤波器性能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电磁干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型磁芯、集成差模电容、第一共模电感、第一共模集成LC结构、漏感层、第二共模集成LC结构、第二共模电感和第二罐型磁芯;所述第一罐型磁芯和第二罐型磁芯扣合,形成环状结构的容纳腔,所述集成差模电容、第一共模电感、第一共模集成LC结构、漏感层、第二共模集成LC结构和第二共模电感依次套在所述第一罐型磁芯和/或第二罐型磁芯的磁芯柱上;所述第一共模集成LC结构包括第一环状陶瓷板、第一螺旋线圈和第二螺旋线圈,所述第一螺旋圈位于所述第一环状陶瓷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旋圈位于所述第二环状陶瓷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共模电感与所述第一螺旋线圈通过导线顺向串联,形成第一顺向耦...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集成电磁干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型磁芯、集成差模电容、第一 共模电感、第一共模集成LC结构、漏感层、第二共模集成LC结构、第二共模电感和第二罐型 磁芯; 所述第一罐型磁芯和第二罐型磁芯扣合,形成环状结构的容纳腔,所述集成差模电容、 第一共模电感、第一共模集成LC结构、漏感层、第二共模集成LC结构和第二共模电感依次 套在所述第一罐型磁芯和/或第二罐型磁芯的磁芯柱上; 所述第一共模集成LC结构包括第一环状陶瓷板、第一螺旋线圈和第二螺旋线圈,所述 第一螺旋圈位于所述第一环状陶瓷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旋圈位于所述第二环状陶瓷板的 另一侧; 所述第一共模电感与所述第一螺旋线圈通过导线顺向串联,形成第一顺向耦合结构; 所述第二共模集成LC结构包括第二环状陶瓷板、第三螺旋线圈和第四螺旋线圈,所述 第三螺旋圈位于所述第二环状陶瓷板的一侧,所述第四螺旋圈位于所述第二环状陶瓷板的 另一侧; 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与所述第四螺旋线圈通过导线顺向串联,形成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