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返红余热提高强韧性的低合金高强中厚板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153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返红余热提高强韧性的低合金高强中厚板及其制法,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C:0.03~0.09%,Si:0.10~0.35%,Mn:0.80~1.7%,P:≤0.015%,S:≤0.0020%,Nb:0.010~0.050%,V:0.010~0.050%,Ti:0.005~0.030%,Cr:0.15~0.50%,Mo:0.05~0.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造方法:通过合理的低碳成分设计,低硫磷冶炼工艺,配合其他的合金元素,提高中厚板淬透性,采用TMCP工艺轧制,通过控冷后合理的堆冷工艺,控制V的C、N化物析出,并且释放轧制应力。所获得的低合金高强钢板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原始奥氏体晶粒均匀、细小。生产工艺稳定,可操作性强,低成本、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领域,涉及一种低合金高强高韧中厚板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地说 是一种。
技术介绍
中厚板产品(如压力容器、锅炉、桥梁、舰船、海上平台、高层建筑及管线等)是各个 国家城市、工业和经济发展重要的钢铁材料。中厚板产品的开发水平和生产是一个国家钢 铁工业发展的标志。焊接结构用中厚钢板产品几乎占扁平材钢铁产品的一半,并认为是当 今压力容器、锅炉、桥梁、船舶、海洋平台、高层建筑及管线领域用钢的主导产品,并且这些 领域对结构轻量化、低制造成本、高结构安全性等技术指标的不断最求,带动了世界范围内 的中厚板产品开发及工程应用。 中厚板钢铁产品如何兼具高强度、高韧性及优良焊接性匹配是该领域学者们共同 研究的方向。其中提高钢板强度是实现钢板轻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依据传统的冶金学 原理,提高钢板强度的必然以损害韧性和焊接性为前提,这很难满足高结构安全性和低制 造成本的技术要求,并且减小晶粒尺寸是实现钢板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良好匹配的唯一途 径。 通常来说,工程材料一般通过综合强化效应达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具体方法 有固溶强化、析出强化、位错强化、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等。钢的强度越高,塑性与低温韧 性越难提高。为了大幅度提高钢材的强度和加工性能,同时得到高强度钢材与相匹配的良 好韧性和塑性,需要合理的利用合金化,通过冶炼工艺,乳制工艺及热处理工艺,使钢材获 得理想的组织形态,满足构件的加工制作要求。 现有的涉及在高强高韧中厚钢板的生产方法的专利,主要是通过控轧控冷或热处 理方法获得高强度钢板,具体生产方法如下: 中国专利CN201110176684. 7提供了一种Q690D优质结构钢中厚板及其生产方法,该 钢通过调整Q690D中C、Mn、Nb、V、Ti、Mo合金元素的含量和比例,严格控制P、S含量,通过 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和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控制轧后ACC冷速5~30°C /s,返红温度在 45(T550°C之间,可以得到Q690D优质结构钢。但是,该钢添加了 0. 05?0. 15%的B,焊接热影 响区冲击功波动比较大,不能达到匹配良好的焊接性能。 中国专利CN201410240035. 2提供了一种大壁厚海底管线用中厚板及生产方法, 该钢通过铸造300、400mm厚连铸坯,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至117(Tl220°C保温28(T450min, 出炉后进4300mm轧机,采用再结晶和未再结晶区两阶段轧制,其中二阶段开轧温度 76(T820°C,终轧温度75(T800°C,控轧后ACC层流冷却速度控制在疒20°C /s之间,返红 控制在40(T5(KrC之间。但是该钢坯料厚度要求300、400mm,且二阶段轧制温度较低,在 75(T820°C之间,对连铸机和轧机设备能力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综合考虑到低合金高强高韧钢板的高强度、高韧性及 可焊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返红余热提高强韧性的低合金高强中厚板及其制 法,该方法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轻压下技术,严格控制S、P等有害元素,减轻中心偏 析程度,通过TMCP工艺,利用返红余热便可获得了性能稳定的低合金高强度中厚板。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返红余热提高强韧性的低合金高强中厚板,其特征在于:该低合金高强中厚 板中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C :0. 03?0. 09%,Si :0. 10?0. 35%,Mn :0. 80?1. 7%, P :彡 0· 015%,S :彡 0· 0020%,Nb :0· 010 ?0· 050%,V :0· 010 ?0· 050%,Ti :0· 005 ?0· 030%, Cr :0. 15?0. 50%,Mo :0. 05?0. 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钢板组织为针状铁 素体+粒状贝氏体的混合组织。 由于钢的化学成分是影响连铸坯内部质量与高强高韧厚板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专利技术为了使所述钢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对所述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限制,原因在于: C :碳是影响超强度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元素,当碳含量低于0. 03则强度低,含量高于 0. 09%时,则存在韧性和可焊性变差的缺点。最适宜的区间在0. 03?0. 09%。 Si :硅是炼钢脱氧的必要元素,也具有一定的固溶强化作用,但硅含量过高,则不 利于钢板低温韧性和表面质量,固本专利技术中将娃限定在〇. 10?〇. 35%的范围内。 Mn :锰在所述钢中具有细化组织、提高强度和韧性的作用,Mn含量过高,则会引起 连铸坯偏析、韧性差和可焊性降低等问题,故本专利技术中锰含量控制在0. 80?1. 70%的范围 内。 Nb、Ti :铌、钛即是固溶强化元素,有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钢坯加热及轧制过程 中,钉扎奥氏体晶界并组织原始奥氏体晶粒的长大,但其含量过高会影响韧性和焊接性。因 此,铌含量应控制在〇. 010?〇. 050%的范围内,Ti含量控制在0. 005?0. 030%的范围内。 V :钒的碳氮化物能够在较低温度析出,厚板中加入钒可以提高强度。在回火时或 焊接后冷却时析出碳化物,增加强度。添加量小于〇. 010%时效果不明显,大于〇. 050%时, 钢的韧性与可焊接性降低。 Cr :铬是提高钢淬透性的元素,能够抑制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形成,促进中 温组织的转变,提高钢的强度。但Cr含量过高将影响钢的韧性,本专利技术中铬含量控制在 0. 15 ?0. 50%。 Mo :钥能显著促进贝氏体相变,大量添加时会增加成本,并降低韧性和可焊性,限 制在0. 20%以下。一般限制在0. 05?0. 20%。 钢中的杂质元素,如S、P等,会增加连铸坯偏析程度,严重损害所述钢和焊接热影 响区的低温韧性。因此,硫、磷含量应分别控制在彡0. 0020%和彡0. 015%以下。 一种利用返红余热提高强韧性的低合金高强中厚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生产方 法包括如下工序: 1)冶炼工艺:采用转炉冶炼,通过顶吹,充分脱碳;采用RH或VD真空脱气处理以及 LF处理,降低有害元素0、N、H、S、P含量,进行微合金化,然后铸坯,钢坯的化学成分按重 量百分比计符合,C :0· 03 ?0· 09%,Si :0· 10 ?0· 35%,Mn :0· 80 ?L 7%,P :彡 0· 015%, S :彡 0. 0020%,Nb :0. 010 ?0. 050%,V :0. 010 ?0. 050%,Ti :0. 005 ?0. 030%,Cr :0. 15 ? 0. 50%,Mo :0. 05?0. 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轧制工艺:采用控轧控冷工艺,乳前连铸坯加热温度介于1180°C?1250°C,采用奥 氏体再结晶区和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制轧制,粗轧终轧温度1000?ll〇〇°C,粗轧成 1. 5?4. 5倍成品厚度的中间坯;精轧开轧温度为840?900°C,乳后采用层流冷却,停冷温 度350?450°C,返红温度为500?650°C,堆冷3(Tl20min后拆垛空冷。 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低碳设计,低硫磷冶炼工艺,加入适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返红余热提高强韧性的低合金高强中厚板,其特征在于:该低合金高强中厚板中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C:0.03~0.09%,Si:0.10~0.35%,Mn:0.80~1.7%, P:≤0.015%,S:≤0.0020%,Nb:0.010~0.050%,V:0.010~0.050%,Ti:0.005~0.030%,Cr:0.15~0.50%,Mo:0.05~0.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利用返红余热提高强韧性的低合金高强中厚板,其特征在于:该低合金高强中 厚板中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C :0. 03?0. 09%,Si :0. 10?0. 35%,Mn :0. 80? 1. 7%,P :彡 0. 015%,S :彡 0. 0020%,Nb :0. 010 ?0. 050%,V :0. 010 ?0. 050%,Ti :0. 005 ? 0. 030%,Cr :0. 15?0. 50%,Mo :0. 05?0. 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返红余热提高强韧性的低合金高强中厚板,其特征在 于:该钢板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的混合组织。3. -种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返红余热提高强韧性的低合金高强中厚板的制法,其特征 在于该制法包括如下工序: 1) 冶炼工艺:采用转炉冶炼,通过顶吹,充分脱碳;采用RH或VD真空脱气处理以及 LF处理,降低有害元素0、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同良邓伟李恒坤崔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