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107215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第一采集单元获得表示第一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的相对姿态为第一姿态的第一姿态信息;当显示单元上显示有目标通信标识时,获得相对姿态的第二姿态信息;根据第二姿态信息和第一姿态信息,判断相对姿态是否从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其中第二姿态不同于第一姿态且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用户间满足视频通话的姿态;当该相对姿态从第一姿态调整到了第二姿态时,与目标通信标识所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视频通信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在建立视频通信连接时存在的操作方式单一的技术问题,增加建立通信连接的操作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手机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可进行通信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不仅可以通过手机拨打语音电话进行语音通信,还可以通过手机及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如QQ、微信等进行视频通信。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建立通信连接的操作通常为在指定的界面选择被呼叫的通信号码,点击指定的呼出按键,如用户A需要打电话给用户B,用户A需要选中用户B的电话号码,然后点击呼出按键以向用户B发出呼叫请求,从而与用户B建立通信连接,在这个呼叫的过程中,用户只有点击呼出按键,电子设备才会与对应的被叫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建立通信连接时存在操作方式单一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建立视频通信连接时存在操作方式单一的技术问题,增加建立通信连接的操作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得第一姿态信息,所述第一姿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使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之间的相对姿态为第一姿态;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有目标通信标识时,获得所述相对姿态的第二姿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姿态信息和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姿态与所述第一姿态不同,且所述第二姿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之间满足视频通话的姿态;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相对姿态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所述第二姿态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标识,与所述目标通信标识所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视频通信连接。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二姿态信息和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具体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用户所在环境的第一图像的第一背景信息,以及获得所述第二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用户所在环境的第二图像的第二背景信息;判断所述第一背景信息与所述第二背景信息是否相同,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其中,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背景信息与所述第二背景信息不相同,表明所述相对姿态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所述第二姿态。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二姿态信息和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具体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一参考面间距离的第一距离值;以及获得所述第二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参考面间距离的第二距离值;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距离值,获得所述第三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值时,通过所述采集单元获得包含所述用户的第三图像;判断所述用户的人脸是否处于所述第三图像的设定区域内,获得第四判断结果;基于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其中,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的人脸处于所述第三图像的设定区域内时,表明所述相对姿态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所述第二姿态。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二姿态信息和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具体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预设平面间角度的第一角度值;以及获得所述第二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预设平面间角度的第二角度值;判断所述第二角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值,获得所述第五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角度值大于所述第一角度值时,通过所述采集单元获得包含所述用户的第四图像;判断所述用户的人脸是否处于所述第四图像的设定区域内,获得第六判断结果;基于所述第六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其中,在所述第六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的人脸处于所述第四图像的设定区域内时,表明所述相对姿态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所述第二姿态。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二姿态信息和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具体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预设平面间角度的第一角度值;以及获得所述第二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预设平面间角度的第二角度值;判断所述第二角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值,获得所述第七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角度值大于所述第一角度值时,获得所述第二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参考面间距离的第二距离值;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值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获得第八判断结果;基于所述第八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其中,在所述第八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距离值在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时,表明所述相对姿态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所述第二姿态。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通信标识,与所述目标通信标识所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视频通信连接,具体包括:当检测出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有至少两个通信标识时,选择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标识中用户视线聚焦时间大于设定阈值的通信标识作为所述目标通信标识;与所述目标通信标识所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视频通信连接。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是否显示有目标通信标识,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有所述目标通信标识时,检测所述显示单元上是否存在满足预设轨迹的触控操作,获得第二检测结果;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明所述显示单元上存所述触控操作时,响应所述触控操作,与所述通信标识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可选的,所述检测所述显示单元上是否存在满足一预设轨迹的触控操作,具体为:检测所述显示单元上是否存在触控起点与触控终点之间的第一方向指向所述电子设备的图像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得第一姿态信息,所述第一姿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使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之间的相对姿态为第一姿态;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有目标通信标识时,获得所述相对姿态的第二姿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姿态信息和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姿态与所述第一姿态不同,且所述第二姿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用户之间满足视频通话的姿态;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相对姿态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所述第二姿态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标识,与所述目标通信标识所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视频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
一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得第一姿态信息,所述第一姿态信息用于表示所
述第一电子设备与使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之间的相对姿态为第一姿态;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有目标通信标识时,获得所述相对
姿态的第二姿态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姿态信息和所述第一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
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
所述第二姿态与所述第一姿态不同,且所述第二姿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
述用户之间满足视频通话的姿态;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相对姿态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所述第
二姿态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标识,与所述目标通信标识所对应的第二电子设
备建立视频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姿态信息和所
述第一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
条件的第二姿态,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用户所在环境的第一图像的第一背景
信息,以及获得所述第二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用户所在环境的第二图像的第二
背景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背景信息与所述第二背景信息是否相同,获得第二判断结
果;
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
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
其中,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背景信息与所述第二背景信息不
相同,表明所述相对姿态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所述第二姿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姿态信息和所
述第一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
条件的第二姿态,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一参考面间距离的第
一距离值;以及获得所述第二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参考面
间距离的第二距离值;
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距离值,获得所述第三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值时,通过所
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得包含所述用户的第三图像;
判断所述用户的人脸是否处于所述第三图像的设定区域内,获得第四判断
结果;
基于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
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
其中,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的人脸处于所述第三图像的设定
区域内时,表明所述相对姿态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所述第二姿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姿态信息和所
述第一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
条件的第二姿态,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预设平面间角度的第
一角度值;以及获得所述第二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预设平
面间角度的第二角度值;
判断所述第二角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值,获得所述第五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角度值大于所述第一角度值时,通过所
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得包含所述用户的第四图像;
判断所述用户的人脸是否处于所述第四图像的设定区域内,获得第六判断
结果;
基于所述第六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
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
其中,在所述第六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用户的人脸处于所述第四图像的设定
区域内时,表明所述相对姿态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所述第二姿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姿态信息和所
述第一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满足一预设
条件的第二姿态,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预设平面间角度的第
一角度值;以及获得所述第二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预设平
面间角度的第二角度值;
判断所述第二角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值,获得所述第七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角度值大于所述第一角度值时,获得所
述第二姿态信息中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参考面间距离的第二距离值;
判断所述第二距离值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获得第八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第八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相对姿态是否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
满足一预设条件的第二姿态;
其中,在所述第八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距离值在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
时,表明所述相对姿态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到了所述第二姿态。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
目标通信标识,与所述目标通信标识所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视频通信连
接,具体包括:
当检测出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有至少两个通信标识时,选择所述至少两个
通信标识中用户视线聚焦时间大于设定阈值的通信标识作为所述目标通信标
识;
与所述目标通信标识所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视频通信连接。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是否显示有目标通信标识,获得第一
检测结果;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有所述目标通信标识时,检
测所述显示单元上是否存在满足预设轨迹的触控操作,获得第二检测结果;
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明所述显示单元上存所述触控操作时,响应所述触
控操作,与所述通信标识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显示单元上是
否存在满足一预设轨迹的触控操作,具体为:
检测所述显示单元上是否存在触控起点与触控终点之间的第一方向指向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的触控操作;或
检测所述显示单元上是否存在触控轨迹可形成一闭合图形的触控操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所述触控操作,与
所述通信标识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具体为:
当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第一方向指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时,响应所述触控
操作,与所述通信标识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视频通信连接
当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轨迹可形成一闭合图形时,响应所述触控操作,与
所述通信标识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语音通信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采集单元,所述电子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法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